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选择题快练10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doc

    • 资源ID:1193075       资源大小:16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选择题快练10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doc

    1、1快练 10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 卷)1(2018邢台质检)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防止豌豆自交B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C孟德尔通过演绎推理过程,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D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答案 D解析 授粉前,对母本进行套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A 错误;孟德尔所作假说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B 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其假说的正确性,C 错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分离定律的实质,D

    2、正确。2(2018景德镇高一期中)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 1均为蓝色。若让 F1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 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 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答案 D3(2018湖北八校联考)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 A、a、B、b 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容器中的

    3、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的小球总数量应为 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 1111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A、a、B、b 代表基因,所以甲、乙两个容器各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同一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A 错误;甲、乙两个容器中共有两对等位基因,从甲、2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其结果应该是AB、Ab、aB、ab 的比接近 1111,体现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4、合,B 正确;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应相等,C 正确;重复的次数越多,AB、Ab、aB、ab 的比越接近1111,D 正确。4(2018江西名校质检)某植物的花色受 A、a 和 B、b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 基因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AA 表现为红花,Aa 表现为粉花,aa 表现为白花;B 基因能淡化色素(使红色淡化为粉色,粉色淡化为白色,淡化效果与 B 基因个数无关)。现将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F 1表现为白花且基因型只有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群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5 种B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CF 1与亲本红花植株杂交

    5、,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1/4DF 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占所有白花个体的 1/5答案 D解析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aabb,共 5 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 正确;据题意分析可知,亲本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B 正确;F 1的基因型为 AaBb,其与亲本红花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 1/4AABb(粉花)、1/4AAbb(红花)、1/4AaBb(白花)、1/4Aabb(粉花),C 正确;F 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白花植株(1/16aa

    6、BB、2/16aaBb、1/16aabb)占所有白花个体(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的 2/5,D 错误。5(2018衡水模拟)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基因型 GGyy 与 ggYY 的豌豆植株杂交,再让 F1自交得 F2。下列相关结论错误的是( )AF 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细胞的基因型是 GgYyBF 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子叶颜色的分离比为 31C若 F2自交,F 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种皮颜色的分离比为 53D若 F2自交,F 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灰种皮绿

    7、子叶与白种皮黄子叶的比为 95答案 C解析 F 1上所结种子的种皮是由作母本的 F1的珠被发育来的,基因型与 F1相同,故种皮基因型为 GgYy,A 正确;Yy 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YYYyyy121,所以子叶的颜色是黄色绿色31,B 正确;F 2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表现出的是 F2的分离比,因此 GGggGg(F 1),Gg 自交后代(F 2)分离比为 G_gg31,C 错误;若 F2自交,3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灰种皮白种皮31,黄子叶绿子叶53,所以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95,D 正确。6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 和 a、B 和 b、C 和 c 对长度的作用相

    8、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cm,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 cm B616 cmC814 cm D816 cm答案 C解析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 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 A,长度最短为 628 cm,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 AaBBCc,长度为 64214 cm。7(2018郑州第一次质检)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

    9、A_bb 表现为灰色,aa_ 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 1全为青色,理论上 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A9/16 B3/4C6/7 D9/14答案 D解析 F 1全为青色,则 F1的基因型为 AaBb,F 2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为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B_aabb)934,由于黄色中有 50%的个体死亡,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93,理论上 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A_B_)所占的比例是9/14。8(2018洛阳第一次统考)玉米(2 n20)正常情况下是雌雄同株,也存在只生雄花序的雄株和只生

    10、雌花序的雌株。雌、雄花序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中 M控制生成雌花序,N 控制生成雄花序。当基因型为 mm 时,植株就不长雌花序,基因型为 nn时,植株中原来的雄花序转为雌花序。现在让基因型为 mmNN 与 MMnn 的植株杂交得 F1,F 1自交得到 F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需测定 10 条染色体上的全部 DNA 序列B雌雄同株的个体中雌花序和雄花序的基因型不同CF 2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雄株雌株934D若 F2中两个体杂交后代全为雄株,则此杂交组合中父本的基因型为 mmNN答案 B解析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细胞内不存在性染色体,因此,对

    11、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只需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10 条染色体上)的全部 DNA 序列,A 项正确;同一个体中的所有体细胞基因型都是相同的,B 项错误;F 1的基因型为 MmNn,按照自由组合定律,F 2个体的表现4型及比例为雌雄同株(M_N_)雄株(mmN_)雌株(M_nn、mmnn)934,C 项正确;若 F2中两个体杂交后代全为雄株(mmN_),则此杂交组合为 mmNN(父本)mmnn(母本),D 项正确。9(2018长郡中学实验班选拔)某动物(2 n36,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的毛色由一组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 DA、D B、d 控制,各种表现型及其对应的基因组成如表所示。现有一个处

    12、于遗传平衡的该动物种群 M,D A基因的频率为 1/3、d 基因的频率为 1/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表现型 基因组成灰红色 含 DA蓝色 不含 DA,但含 DB巧克力色 不含 DA和 DBA.杂合灰红色雄性个体对应的基因型有 3 种B该动物种群 M 中灰红色个体所占比例为 5/9C该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增殖时一定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该动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内应有 18 条染色单体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灰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DADA、D ADB、D Ad,则杂合灰红色个体对应的基因型只有 2 种,A 项错误;由于该动物种群 M 处于遗传平衡中,所以该动物种群 M中灰红色个体的基因

    13、型为 DADA、D ADB、D Ad,所占比例为1/31/321/31/321/31/35/9,B 项正确;精原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一般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项错误;根据“2 n36”可知,该动物的一个染色体组内有 18 条染色体,而不是 18 条染色单体,D 项错误。10(2018山西质检)小麦锈叶病的抗病和易感病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易感锈叶病小麦的基因型是 aabb,甲、乙植株是经太空育种选育的抗锈叶病小麦新品种,甲、乙植株自交所得后代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F1植株实验 亲本植株抗锈叶病 易感锈叶病 甲 75 25 乙 135 9A.太空育种能定向

    14、改变生物的性状,快速培育新品种B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C实验 F 1中抗锈叶病个体自交,后代易感锈叶病个体占 1/65D实验 F 1抗锈叶病个体中,自交后代仍是抗锈叶病的个体占 1/5答案 C解析 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故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A 错误;抗锈叶病甲植株自交后代中抗锈叶病易感锈叶病31,说明甲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 或 aaBb,抗锈叶病乙植株自交后代中抗锈叶病易感锈叶病151,说明乙植株的基因型是 AaBb,B 错误;实验 F1中抗锈叶病个体的基因型是 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

    15、,自交后代易感锈叶病个体的概率是 2/31/41/6,C 正确;实验 F1中抗锈叶病个体的基因型有 8 种(1/15AABB、2/15AABb、1/15AAbb、2/15AaBB、4/15AaBb、2/15Aabb、1/15aaBB、2/15aaBb),基因型中只要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其自交后代就都抗锈叶病,所以自交后代仍是抗锈叶病的个体占 7/15,D 错误。11某种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具体控制关系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基因正常表达时,以任一链为模板转录和翻译产生酶 ABB 基因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酶 B 的合成效率C该动物群

    16、体中无色眼的基因型只有 1 种,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 4 种D若一对无色眼亲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 a 或 b 发生突变,发育成的子代为深红色眼答案 C解析 A 基因正常表达时,先以基因中的编码链为模板转录出 mRNA,再以 mRNA 为模板翻译产生酶 A,A 项错误;以 B 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的 mRNA 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酶 B 的合成效率,B 项错误;分析图示可知,无色眼个体没有酶 A 和酶 B,基因型只有aabb 1 种,猩红色眼有 A 基因控制合成的酶 A 或 B 基因控制合成的酶 B,因此对应的基因型有 4 种,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C 项正

    17、确;若一对无色眼亲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 a 或 b 发生突变,则发育成的子代为猩红色眼,D 项错误。12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 A 和 a 控制,且 A 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等位基因B 和 b 控制色素的分布,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者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6A羽毛颜色的显性表现形式是不完全显性B基因 A(a)和 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能够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型是 BBDF 2黑色斑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3答案 C解析 由于 A 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所以羽毛颜色的显性表现形式是不完全显性,A 正确;由于 F2性状分离比为 42163,为 9331 的变式,所以基因 A(a)和 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正确;从 F2性状分离比可知斑点纯色97,故控制色素分布形成斑点的基因为 B,基因型为 BB 或 Bb,C 错误;F 2黑色斑点的基因型为AABB、AABb,其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2/3,D 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通用版)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编增分练:选择题快练10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B卷).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