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京津琼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微型专题1电场力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资源ID:1192109       资源大小:701.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京津琼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微型专题1电场力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微型专题 1 电场力的性质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进一步熟练掌握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公式,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电场线.2.熟练掌握两等量同种电荷和两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科学思维:1.建立形象化的思维模型,体会用电场线解决问题的方便性.2.掌握解决带电体动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建立解决电场中平衡问题和动力学问题的思维模型.一、两等量点电荷周围的电场1.等量同号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 1):(1)两点电荷连线上,中点 O 处场强为零,向两侧场强逐渐增大.(2)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由中点 O 到无限远,场强先变大后变小.(3)关于中心点 O 点的对称点,场强等大反向.图

    2、1 图 22.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 2):(1)两点电荷连线上,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先变小再变大,中点处场强最小.(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方向都相同,总与中垂线垂直且指向负点电荷一侧.沿中垂线从中点到无限远处,场强一直减小,中点处场强最大.(3)关于两点电荷连线中点的对称点场强等大同向.例 1 如图 3 所示, 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有等量异种点电荷 Q 和 Q,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 d 是 ac 的中点, e 是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将一个正点电荷先后放在 d、 c、 e 点,它所受的电场力分别为 Fd、 Fc、 Fe,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3、3A.Fd、 Fc、 Fe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右B.Fd、 Fc的方向水平向右, Fe的方向竖直向上2C.Fd、 Fe的方向水平向右, Fc0D.Fd、 Fc、 Fe的大小都相等答案 A解析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及中垂线上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d、 c、 e 三点场强方向都是水平向右,正点电荷在各点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同,故A 正确,B、C 错误;连线上场强由 a 到 b 先减小后增大,中垂线上由 c 到无穷远处逐渐减小,因此 c 点场强是连线上最小的(但不为 0),是中垂线上最大的,故 FdFcFe,故 D 错误.针对训练 1 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如图 4 所示, O 点

    4、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 a 点在连线的中垂线上,若在 a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4A.电子在从 a 点向 O 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B.电子在从 a 点向 O 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C.电子运动到 O 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D.电子通过 O 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一直到速度为零答案 C解析 带等量正电荷的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点 O 处的场强为零,向中垂线的两边场强先变大,达到一个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小.但 a 点与最大场强点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电子在从 a 点向 O 点运动的过程中,当 a

    5、 点在最大场强点的上方时,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当 a 点在最大场强点的下方时,电子的加速度则一直减小,故 A、B 错误;但不论 a 点的位置如何,电子在向 O 点运动的过程中,都在做加速运动,所以电子的速度一直增加,当到达 O 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C 正确;通过 O 点后,电子的运动方向与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故电子做减速运动,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当电子运动到 a 点关于 O 点对称的点时,电子的速度为零,同样因为此点与最大场强点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故加速度大小的变化不能确定,D 错误.二、静电力作用下的平衡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2.处理平衡问题常用的数学知识

    6、和方法有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和正交分解法.33.选取研究对象时,要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灵活运用.例 2 如图 5 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 q 和4 q 的两点电荷 A、 B,相距 L,问:图 5(1)若 A、 B 固定,在何处放置点电荷 C,才能使 C 处于平衡状态?(2)在(1)中的情形下, C 的电荷量和电性对 C 的平衡有影响吗?(3)若 A、 B 不固定,在何处放一个什么性质的点电荷 C,才可以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由平衡条件,对 C 进行受力分析, C 应在 AB 的连线上且在 A、 B 之间,设 C 与 A相距 r,则 ,解得: rkqqCr2 k4q

    7、qCL r2 L3(2)C 的电荷量大小和电性对其平衡无影响,距离 A 处, A、 B 的合场强为 0.L3(3)若将 C 放在 A、 B 电荷两边, A、 B 对 C 同为向右(或向左)的力, C 都不能平衡;若将 C放在 A、 B 之间, C 为正电荷,则 A、 B 都不能平衡,所以 C 为负电荷.设放置的点电荷 C 的电荷量大小为 Q,与 A 相距 r1,分别对 A、 B 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对电荷 A:有k4qqL2 kQqr12对电荷 B:有 k4qqL2 kQ4qL r12联立可得: r1 , Q q(负电荷)L3 49即应在 AB 连线上且在 A 的右边,与点电荷 A 相距

    8、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q 的负电荷.L3 491.同一直线上的三个自由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时,每个电荷受到的合力均为零,根据平衡方程可得,电荷间的关系为:“两同夹异” 、 “两大夹小” 、 “近小远大”.2.对于三个自由电荷的平衡问题,只需对其中两个电荷列平衡方程,不必再对第三个电荷列平衡方程.例 3 (多选) A、 B 两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 mA、 mB,用绝缘不可伸长的细线如图 6 悬挂,静止时 A、 B 两球处于相同高度.若 B 对 A 及 A 对 B 的库仑力分别为 FA、 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4图 6A.FAEB, EB EDB.EA ,因此 m1g m2g,即 m1 m2

    9、,选项 C 正确. m1所受的库仑力与 m2所受的库仑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D 错误.由题给条件无法判断 q1与 q2的大小关系,故 B 错误.8.相距为 L 的点电荷 A、 B 带电荷量分别为4 q 和 q,如图 8 所示,今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C 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位置是( )图 8A. q,在 A 左侧距 A 为 L 处B.2 q,在 A 左侧距 A 为 处L2C.4 q,在 B 右侧距 B 为 L 处D.2 q,在 B 右侧距 B 为 处3L2答案 C解析 A、 B、 C 三个电荷要平衡,必须三个电荷在一条直线上,外侧两个电荷相互排斥,中间电

    10、荷吸引外侧两个电荷,所以外侧两个电荷距离大,要平衡中间电荷的引力,必须外侧电荷电荷量大,中间电荷电荷量小,所以 C 必须带正电,在 B 的右侧.设 C 所在位置与 B的距离为 r,则 C 所在位置与 A 的距离为 L r,要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A 对 C 的电场力大小等于 B 对 C 的电场力大小,设 C 的电荷量大小为 Q.则有: k ,解得 r L.k4qQL r2 Qqr2对点电荷 A,其受力也平衡,则: k ,解得: Q4 q,即 C 带正电,电荷量4qQL r2 k4qqL2为 4q,在 B 的右侧距 B 为 L 处,故选 C.9.如图 9 所示,水平匀强电场中,一带电荷量为 q、

    11、质量为 m 的小球静止在倾角为 的12光滑绝缘斜面上,则关于场强方向及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 9A.向右, tan B.向左, tanmgq mgqC.向右, sin D.向左, sinmgq mgq答案 B解析 小球静止,所受合力为零.重力和水平方向的静电力不能使其平衡,因此一定会受到斜面支持力的作用.由三力平衡条件可知,小球所受静电力应水平向右,即 Eq mgtan ,由此得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tan .因小球带负电,所以匀强电场方向与小球受力方向mgq相反,即电场方向向左,故选 B.10.(多选)如图 10 所示,金属板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金属小球带电荷量为 q,当小球静止

    12、后,悬挂小球的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 ,小球与金属板中心 O 恰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且距离为 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0A.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 E1kQL2B. Q 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为 E1mgtanqC. q 在 O 点产生的场强为 E2kqL2D. q 在 O 点产生的场强为 E2mgtanQ答案 BC解析 金属板不能看成点电荷,在小球处产生的场强不能用 E 计算,故 A 错误;根据kQr2小球受力平衡得小球受电场力 F mgtan ,由 E 得: E1 ,B 正确;小球可看Fq mgtanq13成点电荷,在 O 点产生的场强 E2 ,C 正确;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金

    13、属板受到小球的电kqL2场力大小为 F mgtan ,但金属板不能看作试探电荷,故不能用 E 求场强,D 错误.FQ11.如图 11 所示,在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 A 悬挂在绝缘细线上,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则小球所带的电荷量应为( )图 11A. B.mgE 3mgEC. D.2mgE mg2E答案 D解析 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即 E 的方向与细线垂直,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mgsin30 qE,则 q ,故 D 正确.mg2E二、非选择题12.如图 12 所示,长 l1m 的轻质绝缘

    14、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 q1.010 6 C,匀强电场的场强 E3.010 3N/C,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370.6,cos370.8.求:图 12(1)小球所受电场力 F 的大小;(2)小球的质量 m;(3)将电场撤去,小球回到最低点时速度 v 的大小.答案 (1)310 3 N (2)410 4 kg (3)2m/s解析 (1)小球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F qE310 3 N14(2)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mgFtan 则 m kg410 4 kgFgt

    15、an 310 31034(3)撤去电场后,只有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mgl(1cos ) mv2012代入数值解得 v2 m/s.13.如图 13 所示,有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E1.2510 4N/C,一根长 L1.5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7的光滑绝缘细直杆 MN 固定在电场中,杆的下端 M 固定一个带电小球 A,电荷量 Q4.510 6 C;另一带电小球 B 穿在杆上可自由滑动,电荷量q1.010 6 C,质量 m1.010 2 kg.将小球 B 从杆的上端 N 由静止释放,小球 B 开始运动.求:(静电力常量 k9.010 9Nm2/C2, g10 m/s 2,sin370.6,cos370.8)图 13(1)小球 B 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 B 的速度最大时,与 M 端的距离 r.答案 (1)3.2m/s 2 (2)0.9m解析 (1)如图所示,开始运动时小球 B 受重力、库仑力、杆的弹力和电场力,沿杆方向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qEcos ma.代入数据解得: a3.2m/s 2.kQqL2(2)小球 B 速度最大时所受合力为零,即 mgsin qEcos 0kQqr2代入数据解得: r0.9m.


    注意事项

    本文((京津琼鲁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微型专题1电场力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