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云南专用版)2019版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综合强化专题1常见气体的制取真题精练.doc

    • 资源ID:1192037       资源大小:211.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专用版)2019版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综合强化专题1常见气体的制取真题精练.doc

    1、1第二部分 专题一1(2018威海)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 b 端进入C实验室干燥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气体从导管 a 端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氯气和二氧化碳,均可用如图临时存放2下面是实验室常用制取气体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试管,酒精灯。(2)实验室在 B 装置中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 2O22H2OO 2。= = = = =Mn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

    2、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O 3 = CaCl2H 2OCO 2,若用 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会从 b 管口排出。(4)硫化氢(H 2S)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SH 2SO4= FeSO4H 2S,则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B装置,收集硫化氢可选用 D 或 G 装置,干燥硫化氢可选用 A(填字母)。A浓硫酸 B碱石灰3(2018黔南州)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2(1)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仪器的名称是漏斗。(2)实验

    3、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A(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 2;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 = = = =MnO2 化钾,现有以下步骤: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烘干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3)用盛满水的 G 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b(填“a”或“b”)端通入。(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BFC(填编号)。(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 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H(填编号)。4(2018深圳节选)小明进行 H2O2溶液制 O2的实验探究。结合

    4、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MnO2作催化剂向 5 mL 5%的 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写出用 H2O2溶液制备 O2的化学方程式:2H 2O2 2H2OO 2。= = = = =MnO2 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 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 BCE(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 O2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5(2018临沂)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氢气的一种发生装置。3(1)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当出现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不下降

    5、现象时,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稀硫酸可加,要制取 H2且不影响生成 H2的量,下列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b(填字母序号)。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b.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A 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若用 D 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已收

    6、集满。(4)实验室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 F 装置的 m(填“m”或“n”)端相连;F 装置中的浓硫酸若换成氢氧化钙溶液,则可用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7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水槽。(2)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时,刚产生气泡时不宜收集,是因为刚产生的气泡是装置中的空4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填字母),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 F,气体应从左(填“左”或“右”)端通入。(4)用

    7、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 G、H 所示实验,G 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H 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湿润纸花变红色。8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的仪器名称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 = = = =MnO2 2H2OO 2;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若选用 E 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填“a”或“b”)端进入。(3)检查 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向长颈漏斗冲注水,当水超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关闭 A装置活塞,长颈漏斗中的液柱不发生变化

    8、,说明气密性良好。(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并收集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 BF 或 BD(填字母)。9(2018兰州)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加热时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5(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可选择 E 装置收集氧气。(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 B(填字母)制取 CO2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 = CaCl2H 2OCO 2。(4)通常情况下,NH

    9、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 NH3。实验室制取 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填字母),若选择 F 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NH3,气体应该从 b 口(填“a”或“b”)进入。将 NH3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10(2018娄底)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装置图 A 中标号的仪器名称:试管。(2)实验室既能制取氧气,也能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B(填字母代号),请写出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

    10、HCl= = CaCl2H 2OCO 2。(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E(或 AF)(填字母代号)。(4)实验室里通常用 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同时生成 MnCl2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 MnCl22H 2OCl 2,如果用 F 装置= = = = = 收集氯气(Cl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1),气体应从 b(填“a”或“b”)端管口通入。11(2018盐城)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6(1)仪器 a 的名称是酒

    11、精灯,仪器 b 的名称是铁架台。(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 2,用装置 C 收集氧气,证明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 = = = =MnO2 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3)实验室制取 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 CaCl2H 2OCO 2,装置 F 是小亮制取 CO2的气体发生装置,用它代替 B 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答出一点即可)。(4)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 NH3,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填字母序号)。已知 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某同学用干燥的红色石

    12、蕊试纸检验反应生成的NH3,试纸变蓝,原因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和水。12(2018邵阳)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b 的名称:a 铁架台,b 长颈漏斗。(2)若用装置 A 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 = = = K2MnO4MnO 2O 2。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应选 D;待收集完毕后应先把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某同学用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发现集气瓶炸裂,原因可能是集气瓶中没有铺一层细沙(或集气瓶中没有存少量水或铁丝与集气瓶内壁接触)。(3)实验制取 CO2,为了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选择最佳的发生装置是

    13、C;若用 G 装置收集 CO2气体,气体应从 c 端(填“c”或“d”)进入。71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 为装置编号)。(1)写出图 D 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集气瓶。(2)用 A 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 2,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D 或 E(填= = = = =MnO2 装置编号)。(3)实验室制取 CO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ac(填药品序号)。a稀盐酸 b熟石灰c块状石灰石 d稀硫酸通常检验 CO2气体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OH)2CO 2= CaCO3H 2O。(4)常温下,

    14、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 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C(填装置编号,下同)。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使用 CE 或 BE。(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 F 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填序号)。a将烧杯换成水槽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14(2018甘肃)结合下列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试管 b 锥形瓶。8(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15、 A(填代号),可用排水(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 H 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写出 G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2O 2 = = = = =点 燃 Fe3O4。(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若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或“”)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 和装置 D 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 D 中盛放浓硫酸(填物质名称)试剂。(4)实验室常用装置 C 代替装置 B 制取气体,装置 C 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5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6、(1)仪器 a 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以 A 为发生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 = = K2MnO4MnO 2O 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以 B 为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之前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选用 C 装置(填标号)。(4)温度、反应物浓度、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反应速率。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实验编号药品 甲 乙 丙 丁3g 大理石 块状 块状 粉末状 粉末状20g 盐酸(过量) 稀盐酸 浓盐酸 稀盐酸 浓盐酸实验甲与丙(填编号)对照,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盐酸的浓度。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专用版)2019版中考化学第2部分专题综合强化专题1常见气体的制取真题精练.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