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 48 分,18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下列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有 ( )A把 物 体 抽 象 为 质 点 后 ,物 体 自 身 的 大 小 和 质 量 均 可 以 忽 略 不 计B当 质 点 做 单 向 直 线 运 动 时 , 路 程 就 是 位 移C时 间 和 时 刻 的 区 别 在 于 长 短 不 同 ,长 的 为 时 间 ,短 的 为 时 刻D平 均 速 度 v= x/ t, 当 t 充 分 小 时 , 该 式 可 以 表 示 t 时 刻 的 瞬
2、 时 速 度4下列关于合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B两个力夹角为 (0 ),它们的合力随 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分力的代数和大D不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也能进行力的合成的运算3下列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运动的物体不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D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4跳伞运动员以 5m/s 的速度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在距地面 10m 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
3、用,g 取 10m/s2) ( )A1s B2s C Ds2s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 3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 5s 内的平均速度小 3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3m/s2 B1m/s2 C4m/s2 D2m/s26如图所示,重为 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 20N,水平向左7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vF- 2 -( )A重
4、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8.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1Mg B 2mg C 1(mM)g D 1Mg 2mg9.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运动时的加速度为1 m/s 2B乙运动时的加速度为 4 m/s2C从开始计时到甲、乙速度相同的过程中,甲的位移为 250 m,乙的位移为 50 mD甲、乙沿相反方向运动10三个力
5、, F13N, F27N, F39N,关于三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 1N B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19NC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 9N D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 3N1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 T 内通过位移 x1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 x2到达 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2x21T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 21T12:3x1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 A、B 两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 A 的重力为 8N、B 的重力为 6
6、N、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4N。则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大小可能是( )A18N 和 10N B4N 和 10N C12N 和 2N D14N 和 2N- 3 -二、实验题(共 12 分)13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细绳要适当长些其中正确的是_。 (填入相应的字母) (2) 实验情况如图甲
7、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 方向的是_。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14.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 6 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 30 s 内共滴下 46 个小水滴)(1)由
8、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 A 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m/s,加速度大小为_m/s 2。(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15. 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为 设某人驾车正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 4 -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司机的反应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的时间)为 0.5s0.6s请分析一下,路旁警示牌上的安全行驶车距应标多少?16.如图所示,质量为 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原长为 8cm 的轻质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其刚开始运
9、动时,弹簧的长度为 11cm,当弹簧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为10.5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200N/m。求:(1) 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大?(2 )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3) 物体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g 均取 10m/s2)17. 如图所示,A、B 两个小球在同一高度处紧挨在一起,两球用长为 L=1m 的轻绳连接,由静止释放 A 球,0.2s 后再释放 B 球,当 A 球刚好要落地时,轻绳刚好要拉直,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A 球下落的时间和两球开始时离地面的高度;(2)若开始时给 A 球一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同时由静止释放
10、 B 球,结果还是在当 A 球刚好要落地时,轻绳刚好要拉直,则 A 球抛出的初速度多大?18.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 L1和 L2、劲度系数分别为 k1和 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 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 m2的另一物- 5 -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1)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多大?(2)若用一个质量为 M 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这时平板受到上面物体 m2的压力。- 6 -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1. D 2. B 3. B 4. A 5. A 6. D 7. A 8. B 9. ABC 1
11、0. BC 11. ABD 12. BC13 (1)CD (2) F B14【答案】(1)从右向左;(2)0.19 0.03715.【答案】131.1m安全距离 x=x1+x2=131.1m16.:(1)当物体刚开始被拉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111cm8cm3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弹力为: F1 kx 200N/m0.03m6N,此时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即 Ffmax6N。(2)当物体匀速滑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 210.5cm8cm2.5cm,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弹力为: F2 kx 2200N/m0.025m5N,此时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
12、即 Ff5N。(3)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可得: Ff F N mg ,求得 0.25。17.【答案】 (1)1.8m(2)25m/s【解析】 (1)设 ,从 A 球开始运动到刚好要落地的时间为 ,则A 球下落的高度为:B 球下落的高度为:有题意可知:解得: , ; 得两球开始时离地面的高度: ;(2)由题意可知:当绳刚拉直时,B 球下落的高度:- 7 -运动时间:设 A 球抛出的初速度为 ,则:因此 A 球抛出时的初速度: 。18.【答案】(1) (2)【解析】 (1)劲度系数为 k1轻质弹簧受到的向下拉力(m 1+m2)g,设它的伸长量为 x1,根据胡克定律有:(m 1+m2)g=k 1x1解得:x 1=劲度系数为 k2轻质弹簧受到的向下拉力 m2g,设它的伸长量为 x2,根据胡克定律有:m2g=k2x2解得:x 2=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L=L 1+L2+x1+x2=L1+L2+ +(2)用一个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时,下面的弹簧应被压缩 x,上面的弹簧被拉伸 x以 m1为对象,根据平衡关系有(k 1+k2)x=m 1g解得:x=以 m2为对象,设平板对 m2的支持力为 FN,根据平衡关系有FN=k2x+m2g=k2 +m2g= +m2g=故这时平板受到下面物体 m2的压力 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