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 10 月份考试高二学年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50 分)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 H-890.3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 2(g)+2H2O(g)H890.3 kJmol -1B已知 H2O(1)H 2O(g) H44kJmol -1,则 2g H2(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比
2、生成气态水多释放 22kJ 的能量C常温下,反应 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 2O(l)=2H2(g)O 2(g) H1571.6 kJmol 1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 2O(g)=CO(g)H 2(g) H2131.3 kJmol 1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 4(g)H 2O(g)=CO(g)3H 2(g) H3206.1 kJmol 1A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使用催化剂, H3不变D反应 CH4(g)=C(s)2H 2(g)的 H74.8 kJmo
3、l 125己知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 2O H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 的转化率升高 D C 的体积分数增大9可逆反应:2NO 2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O2的同时消耗 2nmolNO2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O2的同时消耗 2nmolNO用 NO2、NO、O 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221 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全部10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
4、B(g) 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右图中曲线 a 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a 曲线变为 b 曲线,可采取的措施3A增大 A 的浓度 B扩大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 D升高温度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 H0B.图乙表示 pH 相同的盐酸与氢氟酸分别加水稀释 PH 的变化,其中曲线 a 对应的是氢氟酸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图丁表示向 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生成 CO2与所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12已知反应 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
5、反应速率分别表示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A)=0.15mol/(LS) B.(B)= 0.6 mol/(LS)C.(C)= 0.4mol/(LS) D.(D)= 0.45mol/(LS) 13已知 、 分别为 A 在甲、乙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 A(g) + 2B(g) C(g)、122A(g) C(g)中 A 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 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均减小 B. 、 均增大12 12C. 减小, 增大 D. 增大, 减小14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mol A、0.1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
6、图所示(t 0t 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 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t 3t 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4A. 若 t1=15 s,则用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 t0t 1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molL-1s-1B. t4t 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C. 该容器的容积为 2 L,B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0.02 molD. 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A(g)B(g)+2C(g)15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所
7、有盐溶液中 c(H ) c(OH )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 D强酸形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性16为了除去氯化镁酸性溶液中的 Fe3+,可以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过量的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氨水 B 氢氧化钠 C 碳酸钠 D 碳酸镁17某温度下 Kw10 13 ,在此温度下,将 pH a 的 NaOH 溶液 Va L 与 pH b 的 H2SO4溶液Vb L 混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12, b2,则 Va Vb11B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 a b12,则 Va Vb1001C若所得混合液 pH10,且 a1
8、2, b2,则 Va Vb19D若所得混合液 pH10,且 a12, b2,则 Va Vb10199 18用水稀释 0.1mol/L 的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增加而减少的是 A. c(H+) B. OH-的物质的量D. D. )(23-OHNC )(23OHCN19下列无法证明某酸 HA 是弱酸的实验方案是( )A室温下,测得 0.1molL-1HA 溶液的 pH1,证明 HA 是弱酸B碳酸钠溶液中滴入 0.1molL-1的 HA 溶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C室温下测得某 HA 溶液的 pH=a,用蒸馏水稀释 100 倍测得溶液 pH=b,且 b-a25D室温下,用 pH 试纸测得 0.1molL
9、-1 NaA 溶液的 pH720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 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c(OH )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 c(H )增大, 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盐酸,平衡逆向移动, c(OH )增大D将水加热, KW增大,pH 不变,呈中性2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呈红色的溶液: Na +、AlO 2-、NO 3-、CO 32-B.由水电离产生的 c(H+)=10-12mol/L 的溶液: NH 4+、SO 42-、HCO 3-、Cl -C.含有 0.1mol/LHCO3-的溶液:
10、 Na +、Fe 3+、NO 3-、SCN -D.无色溶液: K +、Na +、MnO 4-、Cl -22.有 4 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 0.1mol/L 的 2 种溶液混合而成:CH 3COONa 与HCl;CH 3COONa 与 NaOH;CH 3COONa 与 NaCl;CH 3COONa 与 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 B.c(CH 3COO-):C.溶液中 c(Na+): D.c(CH 3COOH):23有等体积、等 pH 的 Ba(OH)2、KOH 和 NH3H2O 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 V1、V 2、V 3,则
11、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V3V 2V 1 B. V3=V2=V1 C. V3V 2=V1 D. V1=V2V 324常温下,向 10 mL b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 0.01 molL1 的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 c(CH3COO ) c(N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0.01B混合后溶液呈中性CCH 3COOH 的电离常数 Ka10 9b 0.01D向 CH3COOH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25.已知 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 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 0.1mol/L 的的 NaHSO
12、3溶液和 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 表示 S 或 C),其中正确的是( )A.c(Na+)c(HRO 3-)c(H +)c(RO 32-)c(OH -) B.c(H+)c(H 2RO3)=c(RO32-)c(OH -) C.c(Na+)c(H +)=c(HRO3-)c(RO 32-)c(OH -) D.两溶液中的 c(Na+)、c(HRO 3-)和c(RO32-)分别相等6二、填空题。(共 50 分)26 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下图中 (填“A”或“B”)是碱式滴定
13、管,进行该实验的第一步操作是 。 (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 NaOH 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出现 (填“现象”)说明达到滴定终点。(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 NaOH 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4)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mL。 (5)某学生根据 3 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
14、数据如下表:0.100 0 molL1 盐酸的体积/mL滴定次数待测 NaOH 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第一次 25.00 0.00 26.11第二次 25.00 1.56 30.30第三次 25.00 0.22 26.31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7. 常温下,将 0.1molCH3COONa 和 0.05molHCl 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pH7).(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体系_、_、_(2)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3)溶液中粒子中浓度为 0.1mol/L 的是_,浓度为 0.05mol/L 的是_(4)
15、物质的量之和为 0.lmol 的两种粒子是_与_(5)CH 3COO-和 OH-的物质的量之和比 H+多_mol28.已知:CO(g)H 2O(g) CO2(g)H 2(g) H Q,其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7温度/ 400 500 850平衡常数 9.94 9 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该反应的 Q_0(填“”或“0)来消除 CO 的污染。请判断上述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填“可能”或“不可能”),理由是_。29.根据要求填空:(1)FeSO 4可转化为 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已知 25,101kPa 时:4Fe(s)+3
16、O 2(g)=2Fe2O3(s) H=-1648kJ/molC(s)+O2(g)=CO2(g) H=-393kJ/mol2Fe(s)+2C(s)+3O2(g)=2FeCO3(s) H=-1480kJ/mol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 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条件下,向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N2和 H2,发生反应:N 2(g)+3H2(g) 2NH3(g) Hc(CH3COO-)c(Cl-)c(H+) c(OH-) (2 分) (3). Na + Cl- (4). CH3COOH CH3COO- (5). 0.05 (2 分) (除标注外其它各 1 分)28. (每空 2 分,共 14 分:)答案(1) KError! 0 且 S0,不能自发进行29. (共 13 分:)(1)4FeCO 3(s)+O 2(g)=2Fe 2O3(s)+4CO 2(g)H=260kJmol 1 (3 分)(2)向正反应方向 (2 分) 不变 (2 分)减小 (2 分)(3)Al 2O3( 2 分) ;3HCO 3-+Al3+=Al (OH)3 +3CO 2(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