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 9 月高三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其它位置无效)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 影响畜牧和灌溉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市场 C. 海陆位置 D. 地形2. 影响美国各农业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自然条件 B. 市场 C. 交通 D. 科技【答案】1. D 2. A【解析】【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形、气候(气温、降水)、土壤、人口(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主要因素是自然条件。【1 题详解】从美国农业带分布图看岀,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
2、要分布美国的西部地区,因为该区域位于落基山脉的背风坡上,降水少,地势较高,且地形崎岖,只能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答选 D 项。【2 题详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主要受到地形、气候(气温、降水)、土壤、人口(市场、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该国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带,影响因素主导是自然条件。答案选 A 项。【点睛】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特点是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和专门化生产本题主要考查了美国农业带形成的原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2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热量丰富,生长期
3、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A. B. C. D. 4.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 【答案】3. D 4. C【解析】【3 题详解】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对。我国东北地区热量较少,只能一年一熟,错。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错。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对。土壤肥沃 ,对。D 对,A、B、C 错。【4 题详解】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机械化程度高,对。美国劳动力不足,错。市场广大,对。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低,
4、错。交通运输便利,对。C 对,A、B、D 错。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3 -5.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6.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答案】5. B 6. C【解析】【5 题详解】甲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乙地位于非洲北部地区,全年炎热少雨,气候干旱,故 B 项正确。【6 题详解】乙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气
5、候干旱,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故 C 项正确。读德国矿产资源与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中有关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径流量较小 B. 航运价值大C. 含沙量较大 D. 径流季节变化大8. 图中信息不能反映的鲁尔区发展条件是( )A. 丰富的煤炭资源 B. 便利的交通运输C. 重要的地理位置 D. 高素质的劳动力【答案】7. B 8. D- 4 -【解析】【7 题详解】甲河是莱茵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小,航运价值较大,故 B 正确。【8 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德国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在图中无法体现,故答案选 D。从图中
6、可以看出当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水陆交通便利,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 每年的情人节(2 月 14 日) ,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形较平 B. 降水较丰沛C. 气温较高 D. 土壤较肥沃10. 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11. 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A. 运费低 B. 热量
7、足 C. 技术高 D. 品种全【答案】9. C 10. C 11. A【解析】【9 题详解】哥伦比亚 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美国纬度高。 从“每年情人节(2 月 14 日) ”文字信息,可 知该时段属于北半球的冬季,美国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气温较高,故选 C,其它选项排- 5 -除。【10 题详解】从图中可知,哥伦比亚与美国不接壤,且中间有海洋相隔,距离较远,陆路 运输不便,排除 A、B。 “鲜切花”强调“新鲜” ,时效性强,而海运虽然运费低,但速度慢,排除 D。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物资效率高的特点,故选 C。【11 题详解】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纬度较高, 都以高原山地为主,故热量
8、不足,排除 B。从题干信息“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 ,可以推断出哥伦比亚 在鲜切花生产技术和品种方面占优势,故 排除 C、D。从图中可以看出,墨西哥与美国接壤,距离近便,有利于降低运费,故选 A。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2. 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接近原料产地 B. 科技力量雄厚C. 劳动力丰富 D. 便于出口- 6 -13. 近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游客不断攀升。这里的景观在非洲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A. 优美的湖滨风光 B. 优美的峡湾景观C. 极昼极夜景观 D. 林海景观【答案】12
9、. D 13. C【解析】试题分析:【12 题详解】读图,图示为波罗的海沿岸北欧部分,海湾两侧山地有森林分布,木材加工业却沿岸分布,不符合接近原料产地,A 错。木材加工业对科技水平要求不高,B 错。图示地区是发达国家人口少,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C 错。木材运送到沿岸地区,沿岸港口水运便利,便于产品出口,D 对。故选 D。【13 题详解】非洲也有湖滨风光,如维多利亚湖等,A 错。非洲有高山、深谷,裂谷湖泊多,深而似峡湾,所以也可能看到峡湾景观,B 错。非洲刚果盆地有热带雨林林海景观,D 错。非洲大陆纬度较低,看不到出现在极圈内的极昼极夜现象,C 对。故选 C。【考点定位】工业的区位因素、
10、非洲地理环境景观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4. 不需要从图示地区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日本【答案】C- 7 -【解析】【详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主要在西亚地区,该地是世界石油、天然气主要产区。在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四个国家中,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不需要进口,故答案选C。美国和中国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本国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进口石油资源,而日本本身石油资源较少。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 影响图示 20C 等温线西半段走向的因素主要有( )地形洋流太阳辐射河流A. B. C
11、. D. 16. 此时节( )A. P 地较 Q 地降水多 B. Q 地较 P 地气温低C. Q 地高温少雨 D. P 地炎热干燥【答案】15. A 16. D【解析】试题分析:【15 题详解】图示南美洲部分地区,20等温线西半段向北弯曲;西部是安第斯山,气温较同纬度低;西部沿海秘鲁寒流流经,减湿减温,温度较同纬度低;主要是地形和洋流影响。选 AB 正确。【16 题详解】图示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判断为该地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P 地位于大陆西岸 30-40之间,为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高压控制 P 地炎热干燥;Q 地在大陆东岸是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高温多雨;P 地降水多,气温较 Q 地低。选
12、BD 正确。- 8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等温线判读及气候特征。【知识拓展】由于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数值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地海洋,冬季:陆地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 1 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 ,7 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或南)半球时,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或南)弯曲,海洋相反。等温线向高纬(低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高值方向)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暖流经过,气温高,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向低纬凸出。二、综合题(共三道题,注意
1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其它位置无效)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3 月,巴西甘蔗产量达 5.6 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解析】试题分析:- 9 -(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
14、,巴西缺乏石油、煤炭等燃料能源,加上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居民消费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乙醇可以缓解燃料能源紧张的状况,巴西甘蔗产量大,为生产乙醇提供丰富的原料,所以巴西大量发展生产乙醇。(2)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尤其利弊,应拓宽思路追其根本,利在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在会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家庭汽车的普及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大量生产乙醇,可以缓解我国汽车燃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乙醇又属于清洁能源,对大气污染少,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然而我国
15、还是一个耕地面积少,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用大量的粮食去生产乙醇,会造成粮食供需紧张,影响粮食安全。考点:区域农业发展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 a 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 b 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 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2)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0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
16、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 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解析】【详解】(1)由左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条件好;(北纬 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2)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17、,复季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为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中海沿岸葡萄生长的优势条件、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18、。- 11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层土层冻结(永冻层) ,阻止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 (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每年有凌汛发生,导致河水泛滥,积水形成沼泽。(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河道落差小,流速慢,侵蚀弱,泥沙含量小。水流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考点定位】区域沼泽的成因,河流含沙量差异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