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doc

    • 资源ID:1190868       资源大小:73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doc

    1、1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热带气旋D.温带反气旋2.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A.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连续离岸吹的强风C.天文大潮中的高潮D.海底火山的喷发3.关于海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B.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很少C.海啸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均由巨浪引起D.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4.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冰仅出现在北冰洋海域B.冬季,我国的边缘海中仅有南海不会形成海冰C.海水含盐偏高的海区往往最先形成海冰D.海冰的危害主要由膨胀力及其运动时的推撞

    2、力引起5.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B.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C.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2D.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6.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 )A.多发生在夏秋季节B.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大C.增水过程相对平缓D.常出现在中低纬地区7.由岩石圈活动引发的海洋自然灾害是( )A.风暴潮B.冰山C.海啸D.海冰8.关于海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冰是北冰洋特有的水文现象B.印度洋不可能有海冰现象C.海冰一定是咸水冰D.风弱浪小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9.下列可能引发海啸的是( )海底地震 海底火山喷发 水下塌陷和滑坡A.

    3、B.C. D.读 2005 年我国主要海洋灾害损失统计表,完成 1013 题。灾种 发生次数 死亡(失踪)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风暴潮(含近岸台风浪)20 137 329.8赤潮 82 无 0.69海浪 66 234 1.91溢油 8 无 海冰 3合计 176 371 332.4010.从成因上看,下列各种海洋灾害不完全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风暴潮 B.赤潮C.海浪 D.海冰11.我国很少发生海冰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没有结冰的海域B.我国海域大部分位于中低纬度C.我国海域海水流速很慢D.我国海域海水的盐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海域12.下列地理事物不会引发海浪灾害的是(

    4、 )A.台风B.海底地震C.风暴潮D.地下水漏斗13.下列行为不能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的是 ( )A.利用气象卫星正确预报B.加固海堤C.建造沿海防护林D.入保险“卡特里娜”飓风于 2005 年 8 月 25 日袭击美国佛罗里达州,后来又于 29 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登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 1416 题。1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飓风的天气系统是( )415.飓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海啸 风暴潮 地震 狂风 暴雨 沙 尘暴A.B.C.D.16.目前防御飓风灾害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修筑防波堤B.加强监测和预报C.沿海居民内迁D.营造沿海防护林17.如下图,2005

    5、 年 8 月 25 日,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登陆,并深入美国内陆腹地,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5(1) “卡特里娜”飓风在墨西哥湾沿岸登陆时,可能带来哪些气象灾害?(2)飓风过境前后,新奥尔良的风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飓风或台风多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域而不是赤道地区,其原因是什么?(4)飓风在墨西哥湾登陆后,势力逐渐减弱的原因是什么?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4 年 12 月 26 日,于当地时间 8:00 左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了一次近百年来罕见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 3.6N、96.28E。

    6、地震引起了高达 10 米的海啸,向附近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呼啸而去。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就造成十几万人的死亡。材料二:200 年来最致命的几次海啸1883 年 8 月 27 日,印尼爪哇和苏门答腊海岸,3.6 万人死亡;1896 年 6 月 15 日,日本的三鹿地区,2.6 万人死亡;1976 年 8 月 16日,菲律宾,5 000 多人死亡;1998 年 7 月 7 日,巴布亚新几内亚,2 000 多人死亡。材料三:受此次地震影响的部分地区图:(1)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_。(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_半岛;B_ 岛;C_岛;D_(国家) 。从位置上看,A、B 都位于_板块。6(3)海

    7、啸的发生是否有地区分布的规律?原因是什么?试说明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4)C 岛屿南北两侧,海水深度差异极大,试分析原因。(5)我国海岸线漫长,是否会受到强烈海啸影响?为什么?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921 题。19.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C.20 D.1520.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 B.C. D.21.图示四个区域中( )A.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主要受寒流影响C.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主要受密度流影响22.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灾害主要是由大风和高

    8、潮水位共同引起的,使局部地区猛烈增水,酿成重大灾害。孟加拉国极易受风暴潮的侵袭。1970 年发生的某次特大风暴潮灾害,导致恒河三角洲一带约 30 万人丧命 100 多万人无家可归。读图,分析孟加拉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地理位置特殊,是飓风多发区 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 沿 岸地势低平 人7口密集 海底地震 地壳运动A.B.C.D.2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台风“海棠”于 2005 年 7 月 19 日 17 时 10 分在福建省连江县黄岐镇登陆。受“海棠”风暴潮影响,福建省、浙江省共损失 32.4 亿元,死亡 3 人。福建省沿海最大增水出现在闽江口,达 23

    9、7 厘米;浙江省沿海最大增水出现在瑞安,达234 厘米。福建省、浙江省有多个监测站潮位超过警戒潮位,浙江瑞安超过值最大,达 36厘米。材料二:2005 年风暴潮灾害(含近岸浪灾害)损失统计潮灾影响省区、市受灾人口(万)农作物受灾(万公顷)海洋水产养殖受灾(千公顷)房屋损毁(万间)损毁船只(艘)死亡失踪人数(人)直接经济损失(亿元)辽宁 300 0.31 6 0.70河北 0.64 0.42 1.13 0.040 4 0.92天津 32.20 6.67 0.20 2.20山东 3.40 6.70 0.019 28 15 2.42江苏 4.20 0.033 8.22 0.001 7 24 1.60

    10、上海 114.32 7.76 1.64 7 17.28浙江 307.58 0.084 5 542 3 40.29福建 870.80 35.84 36.02 2.30 74 138.20广东 252.47 14.94 17.64 0.23 1 7.94广西 37.81 2.08 0.66 0.047 4 0.58海南 701.04 79.33 11.11 3.39 734 37 117.67合计 2 316.9 147.1 389.37 7.95 6 342 137 329.8(1)在我国,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多发生在_季节,它的特点是什么?8(2)这次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引起了风暴潮。在风暴潮这种

    11、灾害中,受灾体是_,致灾因子是_。 (3)分析闽江口是福建省在这次台风袭击过程中潮位最高的原因。(4)从表中数据看,受这次台风影响,损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_,试分析其损失严重的自然原因。(5)海南与广东相比,距福建更远,为何损失却比广东大得多?参考答案1 解析: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答案:C2 解析: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答案:A3 解析:风暴潮的危害系水位暴涨以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引起;海啸的危害则由巨浪引起。答案:C4 解析: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四大洋均有海冰出现;冬季,我国的渤海和黄

    12、海北部海域会形成海冰;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答案:D5 解析:冰山属于淡水冰的一种;根据淡水与海水的密度差异可知,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比值大致是 17;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由于低纬海区水温较高,南极大陆断裂形成的冰山不可能到达北大西洋。答案:C6 解析:注意热带气旋与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的区别。热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大。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多发9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相对平缓,常出现在中高纬地区。答案:C7 解析:由岩石圈活动引发的海洋自然灾害主要是海啸。答

    13、案:C8 解析: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四大洋均可能出现海冰现象。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和流入海洋的河冰等淡水冰。风弱、浪小、流速慢、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答案:D9 解析: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海港的破坏性大浪都会引起海啸。答案:D10-13 解析:该组题主要考查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防范措施。目前赤潮的发生主要与人类大量排放富含营养物质(尤其是磷)的废水造成的;海冰灾害多发生在高纬度海域,我国有结冰的海域,但很少成灾;地下水漏斗是陆地上由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一种现象;入保险可以减轻个人或部门的损失,但将损失转嫁到了保险公司,从整

    14、体上看,灾害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减少。答案:10.B 11.B 12.D 13.D14-16 解析:第 14 题,飓风是热带洋面上发育的势力强大的低气压,其中心气压值远低于四周,故气流辐合,据此可排除 A 项;B 项中的气流由气压低处流向高处,显然不对;影响美国的“卡特里娜”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应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第 15 题,由于飓风的气压很低,和周围地区存在着很大的气压梯度力,所以常会形成大于等于 12 级的大风,这么强烈的气流辐合后急剧地上升、降温,从而出现暴雨;大风吹动海面,也容易形成风暴潮。第 16 题,题中的几个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飓风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监测和

    15、预报,准确地分析清楚台风将会影响的时间和地点,从而及早做好防台风的准备,这样可大幅度地减少损失。答案:14.C 15.C 16.B17 答案:(1)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2)由偏北风到偏南风。(3)赤道地区没有地转偏向力。(4)登陆后,摩擦力加大;中心气压升高;水汽来源减少。1018 答案:(1)26 日 10:00 左右(2)马来 苏门答腊 爪哇 泰国 亚欧(3)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板块构造的交界地带,这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是诱发海啸的重要原因。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灾害严重的原因:距震中近,受海啸影响大;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缺乏海啸防御设施和预警机制。(4)爪哇岛南侧正好是

    16、板块的碰撞边界,表现为海沟,是大洋中海水最深的地区,岛屿的北侧位于板块的内部,海水较浅。(5)我国遭受强烈海啸影响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我国东部临海,受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影响,但与太平洋之间有岛弧链相隔,只有台湾岛可能受到大的影响。19-21 解析:第 19 题,据图可知,日界线附近,即图中 180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 15N,故 D 项正确。第 20 题,影响美国的飓风多形成于大西洋低纬海域,图中位于印度洋,位于太平洋,只有位于大西洋,因此 D 项正确。第 21 题,位于北印度洋海区,为季风洋流区,主要受风海流影响,A 项正确。位于太平洋西岸,受日本暖流影响,B 项错误。位于太平洋东

    17、岸,墨西哥以西,没有著名渔场,C 项错误。位于大西洋加勒比海附近,无明显密度流影响,D 项错误。答案:19.D 20.D 21.A22 解析:孟加拉湾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印度洋,又是飓风多发区,在飓风来临时,大量海水涌向湾内,随着海域面积的收缩而海水不断抬高,来势凶猛;而孟加拉湾内部地势低平、人口密集,非常易发洪涝灾害。这两个内外原因的结合必然导致灾害严重,是世界灾害的多发区。答案:D23 解析:台风是一种发育在广阔的温暖洋面上的气象灾害;其中灾害发生的诱因为其致灾因子,承受其灾害的各种客体为受灾体。风暴潮潮位的高低不仅与距台风登陆点的距离有关,还受地形、风向、径流等要素的影响;分析某种灾害的成灾强度要结合其强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对灾害的防范程度等。答案:(1)夏秋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2)人类和人类社会 台风(3)闽江口离台风登陆点近,台风的强度大;此时为闽江的丰水期,河水与潮水相互叠加,增加潮势;闽江口的河口地形,利于潮水汇集。(4)闽 台风在福建登陆,风暴潮的强度大;福建海岸曲折,多海湾,利于潮水的汇集。11(5)海南岛沿海地势低平,曲折的岸线,利于潮势的汇集;海南岛的城市、人口和工业多分布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