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1190619       资源大小:59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1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4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共 2 分20=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数目非常庞大,对此你认为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碳原子的四价结构特点,即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B. 存在同分异构现象C. 碳原子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D. 碳原子能与 H、O、N、S、P 等多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答案】C【解析】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的多样性和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合物在自然界

    2、中数目庞大的重要原因,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的多样性包括:碳原子能与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结合方式很多,如形成单键、双键、叁键等,形成链状、环状等;碳原子能与 H、O、N、S、P 等多种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化合物,所以 A、B、D 都正确;C 项,碳原子在地壳中分布广泛,但含量并不丰富,故 C 错误。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B.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C. 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D.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答案】C【解析】A.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A 错误;B.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 4 个碳氯共用电

    3、子对,碳原子和氯原子最2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 B 错误;C.2-乙基-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 ,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 原子、H 原子不需要标出,所以 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为 ,故 C 正确;D 为丙烷的球棍模型,丙烷的比例模型为 ,故 D 错误;故选 C。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系物一定符合同一通式B. 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 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有机物必定是同分异构体D. 同分异构体间不一定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同系物:结构和组成相似,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

    4、多个“CH 2”的化合物,同系物一定具有相同的通式,故错误;B、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因此具有相同最简式,故错误;C、如乙醇和甲酸分子式相同,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故正确;D、如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烯烃能发生加成反应,环烷烃不能,故错误。考点:考查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等知识。4.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可以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加成 消去 水解 酯化 氧化 加聚A. B. C. D. 【答案】B3【解析】试题分析:此有机物中含有官能团是酚羟基、醇羟基、羧基,含有苯环,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醇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正确;不含

    5、卤素原子和酯的结构,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错误;含有醇羟基和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错误;醇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有氢原子、酚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不含碳碳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发生加聚反应,故错误,故选项 B 正确。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5. 分子中含有四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氧化后能生成醛的有( )A. 4 种 B. 3 种 C. 2 种 D. 1 种【答案】C【解析】分子中含 4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为 C4H9OH,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则与羟基所连碳上至少有两个氢可氧化生成醛,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若为正丁烷形成的醇,该醇结构为 CH3-CH2-CH2-

    6、CH2-OH,若为异丁烷形成的醇,该醇结构为 CH3-CH(CH3)-CH2-OH,故生成醛的数目为 2 种,故选 C。点睛:分子中含 4 个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醇为 C4H9OH,羟基碳上至少有两个氢才可以催化氧化为醛,据此结合丁烷的同分异构体判断。6. “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 标定为100,以下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A. 1,1,3,3-四甲基丁烷 B. 2,2,4-三甲基-戊烷C. 2,4,4-三甲基戊烷 D. 2,2,4-三甲基戊烷【答案】D4点睛:本题的关键是选对主链,编号,注意书写规范性。7.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7、 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mol 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 4NAB. 2.8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2NAC. 0.1molCnH2n+2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 0.1nNAD. 标准状况下,2.24LCHCl 3含有的分子数为 0.1N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1mol 苯乙烯中含有 1mol 碳碳双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错误;B、通式为 CnH2n,因此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8n/14nmol=0.2mol,故正确;C、含有碳碳单键的通式为(n1),即 0.1mol 烷烃中含有碳碳单键的物质的量为 0.1(n1)mol,故错误;D、标

    8、准状况下,CHCl 3不是气体,故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8.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 苯酚能跟 NaOH 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B.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苯与硝酸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乙烯含有双键,是官能团,故 C 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性质等知识。9. 要使有机物 转化为 ,最佳试剂是( )5A. Na B. NaHCO

    9、3 C. Na2CO3 D. NaO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电离出 H 能力大小:COOHH 2CO3酚羟基HCO 3 ,因此选项 B 正确。考点:考查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10. 下列有机物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中的是杂质):( )A. 乙酸(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B. 苯(苯酚):加入溴水,过滤C. 溴乙烷(溴单质):加入热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 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乙酸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错误;B、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故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错误;C、加入热的 NaOH,后溴乙烷发生水解,错误

    10、;D、正确。考点: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11.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实验室中用甲醛溶液浸泡动物标本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所以糖类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甜味剂。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A. B. C. D. 全部【答案】C【解析】甲醛有毒,可致癌,可用于生物标本的保护,故正确;甲酸与小苏打或稀氨水发生中和反应,则减缓疼痛,故正确;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油脂发生氧化反应,与水解反应无关,故错误;多糖没有甜味,木糖醇有甜味不属于

    11、糖,蔗糖、木糖醇均可作甜味剂,故错误;强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则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故正确;故选 C。12.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每组醇与酸的关系,找出其关系的共同点,判断 X 的分子式为( )6组 组 组 组醇 C2 H5 OH C4 H9 OH XCH3 CH(OH)CH(OH)CH3酸 HCOOH CH3 CH2 COOH H2 CO3 HOOCCOOH A. C3 H10 O B. C2 H6 O2 C. C4 H10 O D. C3 H8 O2【答案】B【解析】关键培养观察、发现规律的能力,每组醇与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用甲烷相对分子质量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12、进行代换,可以找出规律。中碳酸一个氧换成 CH4,即选择 B。答案:B13.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A. 装置用于检验溴丙烷消去产物 B. 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C. 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 D. 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装置有乙醇挥发出来,乙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不能用于检验 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故 A 错误;石油的分馏是温度计的液泡在支管口处,故 B 错误;水浴加入到 55-60制取硝基苯,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故 C 正确;盐酸易挥发,氯化氢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装置不能证明酸性:碳酸苯酚,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

    13、化学实验装置。14. 在一次有机化学课堂小组讨论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7A. 用氯苯合成环己烯:B. 用甲苯合成苯甲醇:C. 用乙烯合成乙酸:D. 用乙烯合成乙二醇:【答案】D【解析】A 项,流程中第一步为苯环中不饱和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第二步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故 A 可行;B 项,第一步为甲苯侧链上的卤代反应,第二步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故 B 可行;C 项,第一步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第二步为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第三步为乙醛催化氧化成乙酸,故 C 可行;D 项,第二步中乙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生成物不唯一,副产物较多,无法控制得到 CH2ClCH2Cl,可用 CH2

    14、=CH2与卤素单质加成的方法得到CH2ClCH2Cl,然后水解制 HOCH2CH2OH,故 D 不可行。15. 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麦芽糖 B. 蔗糖 C. 油脂 D. 淀粉【答案】B【解析】A 项,麦芽糖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故 A 错误;B 项,蔗糖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B 正确;C 项,油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水解,其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C 错误;D 项,淀粉能够在酸性溶液中水解,其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 D 错误。16. 关于化合物 说法错误的是

    15、( )A. 1mol 该化合在一定条件下加氢最多可消耗 5mol H2B. 该化合物最多有 14 个原子共面C. 该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该化合物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8【答案】B【解析】A.根据该化合物的结构,碳碳三键可以加成 2mol H2,苯环可以加成 3mol H2,所以该化合物一定条件下加氢最多可消耗 5mol H2,故 A 正确;B.苯环上的所有原子共面,乙炔中的所有原子共线,所以该物质中除了苯环上的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之外,其它所有的 14 个原子一定共面,而甲基上的三个氢原子中可以有一个氢原子通过旋甲基和苯环间的碳碳单键实现与苯环的共面,所以最多有 15 个原子共面,故

    16、 B 错误;C.碳碳三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该化合物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 正确,D. 和 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但是分子式均为 C9H8,所以这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D 正确;本题选 B。17. 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柏利沙普利斯和日本化学家野依良治因通过使用快速和可控的重要化学反应来合成某些手性分子的方法而获得 2001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所谓手性分子是指在分子中,当一个碳原子上连有彼此互不相同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时,称此分子为手性分子,中心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机化合物: 有光学活性。则该有机化合物分别发生如下反应后,

    17、生成的有机物仍有光学活性的是( )A. 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B. 与 NaOH 水溶液共热C.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 D. 与银氨溶液作用【答案】D【解析】A 错,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为: ;B 错,与 NaOH 水溶液共热产物为: ;C 错,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作用生成产物为: ;D 正确,与银氨溶液作用生成产物为:;918. 对有机物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与 Na2CO3溶液反应B. 能发生碱性水解,1 mol 该有机物能消耗 7 mol NaOHC. 与稀 H2SO4共热生成一种有机物D.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14H10O9【答案】B【解析】根据有机物结构决定

    18、性质可知,有机物含有官能团:5 个酚羟基、1 个羧基,1 个酯基。A.-COOH 与 Na2CO3反应生成 CO2气体,故 A 正确;B.图中酯基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故1mol 酯基消耗 2molNaOH,5mol 酚羟基、1mol 羧基消耗 6molNaOH,共消耗 8mol,故 B 错误;C.与稀硫酸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故 C 正确;D.由分子结构可得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 14 个 C 原子、10 个 H 原子 9 个 O 原子构成该有机物的化学式是 C14H10O9,故 D 正确;本题选 B。19.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19、( )A. 溴乙烷中滴入 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 +Ag+=AgBrB. 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 3 + 2H+=Ca2+ + H2O + CO2C. 苯酚与纯碱溶液混合:2C 6H5OH + CO32- CO2 + H 2O + 2C6H5O-D. 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HO+4Ag(NH 3)2+4OH- CO32-+2NH4+4Ag+6NH 3+2H2O【答案】D【解析】A.溴乙烷中没有自由移动的溴离子,所以溴乙烷和硝酸银溶液不反应,则没有离子方程式为,故 A 错误;B.弱电解质醋酸应该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

    20、+2CH 3COO-,故 B 错误;C.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钠,离子方程式为 C6H5OH+CO32-HCO 3-+C6H5O-,故 C 错误;D.甲醛与足量的银氨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银、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HCHO+4Ag(NH3)2+4OH- CO32-+2NH4+4Ag+6NH 3+2H2O,故 D 正确;本题选 D。10点睛:甲醛从结构上看,左右各一个醛基。所以消耗银氨溶液的量是其他饱和一元醛的 2倍。20. 0.1mol 某有机物的蒸气跟足量的 O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生成 13.2gCO2和 5.4gH2O,该有机物能跟 Na 反应放出 H2,又能跟新制 Cu(OH

    21、)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有机物中碳原子、氢原子个数分别为:N C= =3、N H= =6,该有机物能跟 Na 反应放出 H2,则含有羧基或羟基,又能跟新制 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则含有醛基,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则确定含有羟基,形成的酯为乙酸酯类物质,有结构 CH3COO-,符合条件的只有选项 D 。答案选 D。第 II 卷 非选择题(60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21. 现有下列 5 种有机物:CH 2=CH2 CH 3CCH C

    22、H 3CH2CH2OH CH 3OCH2CH3 。请回答:(1)属于烃类的是_(填序号,下同) ,与互为同系物的是_,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2)用系统命名法给命名,其名称为_【答案】 (1). (2). (3). (4). 2甲基2丁烯【解析】试题分析:(1)烃:仅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属于烃的是;属于烯烃,因此与互为同系物的也属于烯烃,故正确;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因此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2)选择含有官能团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从里11官能团最近的一端进行编号,因此为 2甲基2丁烯。考点:考查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的命名等知识。22. 充分燃烧 2.8g 某有机

    23、物 A,生成 8.8g CO2和 3.6g 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 N2的 2 倍(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_(2)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3)若有机物 A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即只有一种氢原子) ,则用键线式表示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 (1). C 4H8 (2). CH2=CHCH2CH3 (3). CH3CH=CH2CH3 (4). (5).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元素守恒,n(C)=8.8/44mol=0.2mol,n(H)=3.62/18mol=0.4mol,其质量为 m(C)=0.212g=2.4g,m(H)=0.4g,说

    24、明有机物中不含氧元素,其最简式为 CH2,相对密度是氮气的 2 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为 228=56,因此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4H8;(2)属于链烃,以及有机物的分子式,推出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可能为:CH 2=CHCH2CH3,CH 3CH=CH2CH3, ;(3)只有一种峰,说明只有一种氢,烯烃和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同分异构体等知识。23.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 中放有浓硫酸,B 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钠,D 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微溶于水的 CaCl26C2H5OH;有关

    25、有机物的沸点: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12沸点/ 34.7 78.5 118 77.1请回答:(1)浓硫酸的作用:_;若用同位素 18O 示踪法确定反应的断键规律,写出能表示 18O 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2)球形干燥管 C 的作用是_。若反应前向 D 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反应结束后 D 中的现象是_。(3)该小组同学在实验时加入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同时慢慢滴加乙酸并加热蒸馏,原因是_。(4)从 D 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

    26、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A五氧化二磷 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 D生石灰【答案】 (1). 催化剂和吸水剂 (2). CH 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2H5+H2O (3). 防止倒吸 (4). CO 32-+H2OHCO3-+OH- (5). 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6). 增加乙醇的用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和提高酯的产率 (7). 增加反应的量,提高转化率,同时蒸馏出乙酸乙酯,减小生成物,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产率 (8). 乙醇 (9). C【解析】 (1)酸与乙醇反应需浓硫酸作催化剂,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

    27、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OH 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其它基团相互结合生成酯,同时该反应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2H5+H2O;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CH 3COOH+CH3CH218OH CH3CO18OC2H5+H2O(2)圆底烧瓶受热不均,球形干燥管的管口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球形干燥管体积大,可以防止倒吸;碳酸根水解 CO32-+H2OHCO3-+OH-,溶液呈碱性,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13色;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密度比水小,溶

    28、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乙酸和碳酸钠反应而使溶液红色变浅;故答案为:防止倒吸;CO 32-+H2OHCO3-+OH-;溶液分层;上层无色油体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3)增加乙醇的量有利于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可以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和提高酯的产率;,慢慢滴加加乙酸的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量,提高转化率,同时蒸馏出乙酸乙酯,减小生成物,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产率。故答案为:增加乙醇的用量,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和提高酯的产率;增加反应的量,提高转化率,同时蒸馏出乙酸乙酯,减小生成物,反应正向进行,提高产率。(4)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 CaCl26C2H5OH,用氯化钙除去少量乙醇,用无水硫酸钠除

    29、去少量的水,无水硫酸钠吸水形成硫酸钠结晶水合物,不能选择五氧化二磷、碱石灰和生石灰等固体干燥剂,以防乙酸乙酯在酸性(五氧化二磷遇水生成酸)或碱性条件下水解,故答案为:乙醇;C。24.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 A、C、D 的结构简式:A:_;C:_;D:_。(2)如果不考虑、反应,对于反应得到 D 的另一种可能结构简式为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14【答案】 (1). (2). (3). (4). 或者 (5). (6). (1)由 以上分析可知 A 为 ,C 为 ,D 为 ,故答案为: ; ; ;(2)如果

    30、不考虑、反应,对于反应, 可与溴发生 1,2 加成,1,4 加成或完全加成,得到的 E 可能为 ,15故答案为: 或者(3)A 为 ,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 B 的方程式为 ,E为 发生水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5. 化合物 H 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 A 制备 H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化学名称为_。(2)由 C 生成 D 和 E 生成 F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3)E 的结构简式为_。(4)G 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由 F 生成 H 的化学方程式为_。(5)芳香化合物 X 是 F 的同分异构体,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其核磁共振氢

    31、谱显示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6211,写出 2 种符合要求的 X 的结构简式_。(6)写出用环戊烷和 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_(其他试剂任选) 。16【答案】 (1). 苯甲醛 (2). 加成反应 (3). 取代反应 (4). (5). (6). 、 、 、 (任写两种) (7). 【解析】结合 A 生成 B 的步骤与已知信息可知 A 为苯甲醛,B 为 ,根据反应条件 Cu(OH)2和加热可知 C 为 ,C 经过 Br2的 CCl4溶液加成生成 D,D 生成 E 的过程应为卤族原子在强碱和醇溶液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则 E 为 ,E 经过酯化反应生成 F ,F

    32、中的碳碳三键与 G 中的碳碳双键加成生成 H,结合条件和小题(4)可知 G 为 。(1)A 的化学名称为苯甲醛。(2)C 生成 D 为溴的加成反应,E 生成 F 为醇和羧酸的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3)由分析可知 E 的结构简式为 。(4)G 为甲苯的同分异构体,则 G 的分子式为 C7H8,G 的结构简式为 ,所以 F 生成 H17的化学方程式为:(5)芳香化合物 X 是 F 的同分异构体,则 X 的分子式为 C11H10O2,X 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说明 X 中含有羧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 4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6211,所以 X 有 、 、 、共 4 种可能性,任意写两种即可。(6)结合有机合成与题中给出的可以得到该合成路线如下:。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