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doc

    • 资源ID:1190215       资源大小:24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doc

    1、- 1 -陕西省榆林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1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法 B儒、法、道 C法、儒、道 D道、法、儒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3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

    2、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A “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4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B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5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3、” ,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 “致良知”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其主张是(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C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7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 a、b、c、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 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 Bb 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 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 D.d 处: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8李

    4、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 2 -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9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A行书 B隶书

    5、 C篆书 D草书10.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明清小说 汉赋A. B. C. D.1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1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

    6、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 ”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13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政府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1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

    7、农群众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15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18601899 年 19021904 年类别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3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1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中体西用” 、 “维新变法” 、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

    8、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17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18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 “民族” 、 “民权” 、 “民生”三大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9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 “(中国)无议会可以利

    9、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20.“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 A 论十大关系 B 关于

    10、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新民主主义论21.下列观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 ) A. B. C. D.2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十二大和十五大 D十三大和十四大231959 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 ,一共展出了 35部优- 4 -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 1959年” 。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11、( )A.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C.“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2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完善了教育立法 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 B C D252003 年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 。他报道的科技成就是( )二、材料题(共 3小题,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 分)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

    12、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

    13、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6 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 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4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 5 -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

    14、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件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 (1)材料一所体现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4 分)(2)材料二的观点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哪一事件相关?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 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4 分)(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 分)28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 20

    15、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材料一 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材料二 1937 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 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复兴之路(环球时报)材料三(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 (4 分)(2

    16、)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毛泽东之所以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从理论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作出了怎样的贡献?(4 分)(3)根据材料三图片,回答 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4 分)(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一条共性。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 (4 分)- 6 -答案一、选择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DACAD DDCCD ADDBA BDBBD BACBB二、材料题(共 3小题,50 分)26、(18 分)(1)因素:民心

    17、。主张:仁政。(4 分)(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诫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6 分)(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 分)(4)标准:百姓的忧乐。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4 分)27、(16 分)(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2 分)。洋务派(2 分)。(2)戊戌变法(2 分)。实行君主立宪(2 分)。(3)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4 分)(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

    18、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4 分)28、 (16 分)(1)目标: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变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 分)(2)原因:长征胜利结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任答 1点即可,2 分)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任答 1点即可,2 分)(3)第 1次是辛亥革命;第 2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 3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救国、建国、强国的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4 分)(4)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4 分)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榆林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摸底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