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尚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在第二卷相应的位置上。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第卷(70 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部季风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其分界线为: ( )A阴山燕山一线 B秦岭淮河一线C南岭一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A B
2、C D某地农村的传统住宅,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房屋多坐北朝南。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多种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完成 35 题3、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农村景观 ( )A、松辽平原 B、黄淮平原 C、河套平原 D、江汉平原4、该平原上住宅多呈坐北朝南的形式,主要原因是 ( )A、风向 B、水源 C、地形 D、宗教信仰25、该地易出现荒歉的原因是 ( )A、生长季太短 B、冬季风太强 C、降水变率太大 D、土壤盐度太高读“我国某区域 1 月份气温分布图” ,回答 67 题。6、根据上图所示的地理位置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所在
3、省区少数民族数量全国最多B本地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甘蔗C该区域有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石油、天然气D该区域的聚落普遍沿河分布7、下列对该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北部地势高,雪山连绵 B该区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C河流甲向东最终注入太平洋 D该地最主要的特征是干旱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 89 题。8、2001 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 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 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
4、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9、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 B C D10.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和进行国土整治工作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是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合理进行排灌,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改良盐碱地、涝洼、沙荒地,使黄土地3变成黑土地 ( )A. B. C. D.11.我国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耕作制度的形成条件是 ( )A.生长期长,雨热同期 B.平原
5、广大,适于机耕 C.土壤比较肥沃 D.冬季风不能到达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读右图并回答 1315 题。13、开垦 P 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14、国家在 P 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15、目前国家决
6、定停止在 P 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4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地16我国地热、太阳能、水能均很丰富的省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四川 D.台湾读右图,回答 1720 题:17图序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北平原C南部沿海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 黄河中下游地区 东北平原 南部沿海地区18两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差异 B热量的差异 C水分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19两地农作物品种不同的
7、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20两地都有棉花种植,两地相比,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 ( )A春季多雨,利于棉苗的生长 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C秋季“秋高气爽” ,利于棉花生长 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苗生长21、若图中的 a、b、c 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b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a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b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 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回答 2224 题。22下列叙述中,为
8、该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是 5(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C有“水乡”之称 D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的泥沙冲积而成23该地形区农作物的熟制为 ( )A 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24该地形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 ( )A春小麦和玉米 B冬小麦和水稻 C小米和高粱 D小米和春小麦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据此回答 2527 题。25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是 ( )A能源、水、矿产、矿产、生物B矿产、水、水、能源、生物C能源、水、粮食、能源、能源 D能源、水、水、能源、能源26图中调出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酸雨、水土流失C地
9、面沉降、土壤盐碱化 D荒漠化、地面沉降27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产生的影响有 ( )A减轻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改善调出区的环境问题C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加大调出区与调入区的经济差距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值线图,据图回答 2829 题。628在河流综合治理中 A 地的主要作用是 ( )A养殖 B改善气候 C分洪与蓄洪 D立体开发利用29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C下游退耕还湖 D修建和加固河堤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 3031 题。30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
10、然条件是 ( )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地广人稀 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A B C D31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劳动力充足 机械化程度高 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 交通运输便利A B C D“组团式”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都市圈”是江苏省城市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据此回答 3233 题。32.江苏省三大“城市圈”是指 ( )A.南京、苏州、无锡 B.南京、苏锡常、徐州 C.无锡、常州、徐州 D.无锡、苏州、徐州733.实施该城市化战略,是针对江苏省城市化存在的什么问题而提出的 ( )A.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过分集中 C.缺少特大型城市 D.小城镇
11、规模缩小,大城市规模相对扩大34确定地球上任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以下哪三个数据: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纬度、海拔 C经度、相对高度、距离 D到两极、赤道的距离和等高线35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RS 技术 BGIS 技术 CGPS 技术 D观测第卷(30 分)二、综合题(3 小题,共 30 分)36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图 1 中甲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当地人们利用该盆地内的倾斜地势,巧妙地建造了引用地下水的特殊工程 ,以灌溉农田。该盆地是我国 的主要产区之一。(
12、2)图 2 盆地位于我国 自然区,属于 气候。该盆地四周被 和 环绕,地势特点是 。该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 ”美誉。3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共 10 分)(1)将下列选项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空格内,使其正确表示出德国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间的联系。 (共 5 分)8A机械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力工业 E化学工业(2)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5 分)38.读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4 分):山脉:A_,B_;省会名称:C_,D_。 (2)(2 分)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_ 。(3)(4 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_,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治理中要采用_措施、_措施和_措施三者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