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选题(30260 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苏仙岭自然风光 2017 年 12 月,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晨练、唱歌、广场舞等社区活动 各校举办 2018 年“元旦文艺晚会”A B C D22017 年 12 月 13 日是南京大屠杀 80 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仪式结束后参观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 。国家领导人如此重视抗战历史资料,是因为这些资料( )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所特有 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缅怀先烈提供重要的物质载体可以教育民
2、众铭记近代屈辱历史,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 可以更好地打造各地的文化形象与品牌A B C D32017 年 11 月 18 日,首届江西省兴国县“四星望月”美食旅游节暨第九届兴国山歌艺术节盘式开慕,活动共有客家美食、山歌擂台、民俗表演、沙雕艺术、乡村旅游、摄影展览等十项: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新时代江西赣州人的文化生活状况。这说明( )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A B C D4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是因为( )文化是由社
3、会的政治与经济决定的 文化对政治与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52017 年 6 月 24 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面包糕饼专业委员会、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及昆明焙烤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月饼文化节”在昆明成功召开。文化节对树立名优品牌,展示不断创新的中秋文化,提升月饼品牌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具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 )- 2 -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定的经济决定于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前提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 B C D6苹 果 公 司 于 北 京 时 间 2017 年 9 月 13
4、日 发 布 iPhone 8 和 iphone X, 有 人 说 : “苹 果 的 电 子产 品 引 领 了 世 界 潮 流 , 它 不 仅 仅 是 一 件 产 品 , 更 是 一 种 信 仰 。”这 说 明 ( )物质产品附着文化内容,文化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是经济的表现,并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A B C D72017 年 5 月 11 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存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这说
5、明( )A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 D一定的文化产生一定的经济8在一个利益多元化、价值观纷呈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国家工程都能赢得国人的齐声叫好和支持,而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大手笔,比如探月工程,却赢得普遍的祝福和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改变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A B C D9截止 2017 年 10 月 18 日, 战狼 2总票房突破 56.8 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票房百强行列。这说明( )A经济与文化发展是同步的
6、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D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102017 年 6 月 26 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 254 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 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国迈向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这主要说明( )A经济发展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B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越来越突出C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D文化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3 -11 “皮皮虾,我们走” 、 “扎心了老铁” 、 “我可能遇到了假的
7、 XX”,2017 年的这些流行语,你都“怼”上了吗?网络热词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始终是同步的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122017 年 7 月 27 日,作为建军 90 周年献礼片, 战狼 2登陆国内各大院线。影片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借助商业电影的叙事模式,融入特效等手段而又契合商业化元素,努力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不仅有效传递了英雄主义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这说明(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
8、神力量A B C D13习近平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历久弥新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14文化创造美好,美好需要文化,文化与美最相关、最契合。只要有空地,就会有广场舞的身影;读书、看戏、听讲座,人们乐于用文化活动填补闲暇时间;插花、茶艺、琴艺等更为精致的“雅生活”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文化味儿,正成为时下国人日常生活中散发的新气息。这折射出(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
9、的 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追求“雅生活”有利于消除生活方式的差异A B C D1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读这些感人事,使人心灵上受到冲击和震撼,情感上得到共鸣和升华,更是一次思想上的对标和看齐。这表明(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提高人的科学素养A B C D1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因为文化( - 4 -)可以全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0、 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172018 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76 周年。76 年来, “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说明( )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B C D182017 年杭州市各地、各部门积极部署以清理校园周边文化垃圾、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重点的“护苗
11、2017”和“绿书签”行动。这一行动基于(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 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个人成长文化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19每年的 3 月 5 日是学习雷锋日。跨越 50 多年的时空,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长期以来,某校坚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一活动有助于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之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公德的实践者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这说明文化( )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A B C D202017 年 8
12、月 8 日,2017 书香天津读书月系列活动启动。读书月期间,天津开展优秀出版物展示展销、文化讲堂、阅读分享、阅读论坛、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近 13 项活动。开展上述活动的理由是(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文化深远持久的影响A B C D21要 实 现 中 国 制 造 2025 确 定 的 目 标 和 任 务 , 从 “制 造 大 国 ”变 为 “制 造 强 国 ”、 从 “中 国制 造 ”转 向 “中 国 智 造 ”, 尤 其 需 要 培 育 和 弘 扬 “工 匠 精 神 ”,
13、即 对 产 品 精 心 打 造 、 精 工 制 作- 5 -及 对 创 新 成 果 的 理 念 和 追 求 。 这 是 因 为 “工 匠 精 神 ”( )对劳动者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提升国家的创造力有着决定性作用是解决我国当前创新不足问题的主导力量 有利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A B C D222018 年 5 月,某市各中学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校这样做的依据在于( )A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23厦门园博会的吉祥物是以“小水滴”作为卡通形
14、象的吉祥物“晶晶” 。 “晶晶”采用“小水滴”的拟人表现手法,生动鲜明地映射出园博会的特色与魅力。设计上运用写意的中国人物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取意于滨海城市厦门与水的特有情结。小水滴“晶晶”的设计表明( )灵感是文学、艺术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可以塑造人生A B C D24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
15、式的有益文化活动A B C D25.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艺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26. 2010 年南非世界杯这一体育盛事,不但为南非带来近 49 亿美元的收入;同时带动疲软的欧洲经济微幅增长;甚至,没有球队参赛的中国企业也尽力通过世界杯提升品牌价值。上述材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16、 - 6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7. 中央电视台开播鉴宝节目以后,一些高深的文物知识过现场实物诠释变得通俗易懂,不少观众观认为他们在不知不觉学到了很多历史文化、风俗知识,提高了文物的鉴赏能力。这说明(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 B. C. D.28. 阿凡达是一部运用 3D 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 27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 3D 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 )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17、 B. C. D.29.近年来,商家借传统节日之际,纷纷推出令人眼花缭乱、愈来愈高档的具有“传统意味”的节令商品,大发“过节财” 。这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主要体现了 ( )A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B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30.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了“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
18、动A B. C. D. - 7 -班级 姓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简答题(40 分)312010 年 10 月 31 日,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温家宝总理在以“城市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高峰论坛上表示,本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当代文明成就,汇集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创造了多项世博会的新纪录,谱写了世界博览史的辉煌篇章。他指出,上海世博会是一次精彩的盛会,近 6 平方公里的
19、世博园仿佛是一个地球村,一座座风格迥异、造型别致的建筑物毗邻而居,尽情挥洒着人类智慧的奇思妙想;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纷纷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平均每天 100 多场、总计 2 万多场次的文化演艺活动,则荟萃了绚丽多姿的各国文化的精髓,给人心旷神怡的精神享受;而全球许多政治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莅临中国,在上海世博会系列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探索未来世界,碰撞出无数睿智的思想火花。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12 分)- 8 -32.材料一: 2010 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日本为,而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这个比例偏低。截至去年,文化部
20、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创造增加值近507 亿元,但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0.38%,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年月日至日在北京举行。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有关文化的内容单独成段,文化产业也随之上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4 分(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发展文化产业有何意义?12 分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作用。(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