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9届高三理综9月份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189723       资源大小:1.75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9届高三理综9月份月考试题.doc

    1、- 1 -重庆市铜梁一中 2019 届高三理综 9 月份月考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1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6 分)1.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C染色体变异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菌增殖过程中D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一定会表现为新性状2.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图 1 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中两支试管内加入的 H202的浓度和量都属于无关变量B.若将图甲中的萝

    2、卜提取液换成等量新鲜肝脏研磨液,则 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C.图乙中引起 A、B 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不同D.过氧化氢酶可保存在低温、PH 为 7 的环境中3以下关于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致病基因不会从雄性传递给雄性B 如果父亲是患者、母亲是携带者,则雌性子代可能患病C 致病基因对雄性和雌性均有影响,但对雌性的影响比雄性大D 该遗传病往往表现出隔代交叉遗传4. 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B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DNA,使其产生原癌基因C未离开生物体的细胞不具有全能性D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高尔基体都与多糖的合成有关

    3、5.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 2 -不同阶段的细胞(-)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 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 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 代表染色体D. -中的数量比是 2:4:4:16. 植物越冬休眠和夏天生长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过程能増加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含量, 促进植物生长B秋末过程能增加叶肉细胞内的胡萝卜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越冬休眠过程中, 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D各种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7.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 我们的生活,我

    4、们的未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使氯化镁分解获得镁并释放出能量。B. 推广使用应用原电池原理 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和氢动力汽车,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C. 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这说明“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电子。D. 采煤工业上,爆破时把干冰和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 -A. 0.01mol 乙烯气体被浓溴水完全吸收,反应伴随 0.02NA个碳碳共价键断裂。B. 实验室用电解熔融 NaOH 制取金属钠,制得 2.3g 钠电路上至少转移 0.1

    5、NA个电子。C. 标况下,44.8LHCl 气体溶于 1.0L 水中,所得溶液每毫升中含 210-3NA个 H+。D. 含 4molHC1 的浓盐酸与足量的 MnO2混合后充分加热,可产生 NA个 Cl2分子。9.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 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 4+6Na2O22Na 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mol FeSO 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 10 mol 电子转移。B每生成 16g 氧气就有 1molFe2+被还原。CNa 2O2只作氧化剂。D氧化产物只

    6、有 Na2FeO4。10.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其中只有 Z 为金属元素,X、Y、Z 同周期且位于不同奇数族,Z、W 同主族,Y、Z 的原子序数相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 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一定大于 Z 的简单阳离子半径。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定强于 Y。C. Y 单质分子的电子式定为: D. X、W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必须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中。11关于有机物 a( )、b( )、c( )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c 互为同分异构体。Ba、b、c 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a、c 与足量氢气反应消耗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3 。Da、

    7、b、c 的一氯代物分别有 5 种、1 种、2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2储氢材料是当前新能源领域研究的一类热门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以 Cu-Zn 原电池作电源,利用图 4 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储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 Cu-Zn 原电池装置工作时,盐桥内的 Cl-向铜电极一端移动。- 4 -B电极 C 为阳极,在电极 D 上发生还原反应。C气体 X 的主要成分是 H2。DH +透过高分子膜从右室进入左室,在电极 C 上发生还原反应。13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 0.100 molL 1盐酸分别滴定 10.00 mL 浓度均为 0.100 molL1 的 NaO

    8、H 溶液和氨水溶液。利用传感器测 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代表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B滴定氨水的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Cb 点溶液中: c(H ) c(OH ) c(NH4 ) c(NH3H2O)Da、b、c、d 四点的溶液中,水的电离 程度最大的是 c 点14如图所示为 A、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A 质点的图象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 C、D 坐标如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相遇一次Bt 1t 2时间段内 B 的平均速度大于 A 匀速运动的速度C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 t1t 2时间内的中

    9、间时刻DA 在 B 前面且离 B 最远时,B 的位移为15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所用的时间为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所用时间为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16如图,A、B、C 三球质量均为 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 A 球相连,A、B 间固定一个轻杆,B、C 间由一细线连接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g - 5 -C. A、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 2mgsin D. A、B

    10、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gsin 1217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若增大水平力 F 而仍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A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定减小B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一定增大C物体所受外力的个数一定不变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增大18如图,粗糙水平地面上放有一斜劈,小物块以一定初速度从斜劈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 回到斜劈底端时的速度小于它上滑的初速度。已知斜劈始终保持静止,则小物块 ( )A上滑所需时间与下滑所需时间相等B上滑和下滑过程,小物块机械能损失相等C上滑时的加速度与下滑时的加速度相等D上滑和下滑过程,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11、19 (多选)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 量分别为 2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与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2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当 F2mg 时,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g1220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 A、 B 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 m 的重物 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A当 m 一定时, 越大,轻

    12、杆受力越大B当 m 一定时, 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当 一定时, m 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 一定时, m 越小,轻杆受力越小21 (多选)在光滑水平面上, a、 b 两小球沿水平面相向运动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 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恒力作用小球间距大于 L 时,相互排斥力为零小球在相互作用区间运动时始终未接触,两小球运动时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a 球质量大于 b 球质量B在 t1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小C在 0 t2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D在 0 t3时间内 b 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2

    13、(6 分)将两根自然长度相同、劲度系数不同、粗细也不同的弹簧套在一起,看作一根新弹簧,设原粗弹簧(记为 A)劲度系数为 k1,原细弹簧 (记为 B)劲度系数为 k2、套成的新弹簧(记为 C)劲度系数为 k3.关于 k1、k 2、k 3的大小关系,同学们做出了如下猜 想:甲同学:和电阻并联相似,可能是 1k3 1k1 1k2乙同学:和电阻串联相似,可能是 k3k 1k 2丙同学:可能是 k3k1 k22(1)为了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如图)(2)简要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应填空a将弹簧 A 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 A 的自然长度 L0;b在弹簧 A 的下端挂上钩码,记下

    14、钩码的个数 n、每个钩码的质量 m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g,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 L1;c由 F _计算弹簧的弹力,由 xL 1L 0计算弹- 7 -簧的伸长量,由 k 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Fxd改变钩码个数 n,重复实验步骤 b、c,并求出弹簧 A 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 k1;e仅将弹簧分别换为 B、C,重复上述操作步骤,求出弹簧 B、C 的劲度系数的平均值k2、k 3.比较 k1、k 2、k 3并得出结论(3)右图是实验得到的图线,由此可以判断 _同学的猜想正确23 (9 分)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 F 及质量 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

    15、小车拉力 F 的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的大小可由纸带上的点求得。(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2)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0、1、2、3、4 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 a=_m/s2。 (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与合力 F 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原因可能是_24 (14 分)如图

    16、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 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 F 作用于 A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 OB 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 OA 与AB 垂直且长度之比为 3:4.试计算:(1) OA 绳拉力及 F 的大小?(2)保持力 F 大小方向不变,剪断绳 OA,稳定后重新平衡,求此时绳 OB 及绳 AB 拉力的大小。25 (18 分)如图(a)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 t=0 时刻以 =8m/s 的速度大小滑上- 8 -莫尔盐碱石灰 酚酞溶液CBA一固定斜面, 斜面足够长,斜面的倾角 =30,物块与斜面

    17、间的动摩擦因数 = 。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返回斜面底端,取重力加速度 g=10m/s.求:(1)物块向上和向下滑动过程中,物块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从斜面底端出发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总时间;(3)求出物块再次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并在图(b)中画出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26 (14 分)莫尔盐(NH 4)2Fe(SO4)2.6H2O广泛应用于定量分析、医药及冶金、电镀等。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检验莫尔盐晶体强热时的分解产物。加热试管一段时间后装置 C中溶液变红色。由 C 中现象知分解产物中含有_。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_。C

    18、 装置进气导管末端如图设计的作用是_。(2)乙组同学认为莫尔盐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含有 SO3 (g)、SO 2 (g)及 N2。为进行验证,选用甲 组实验中的装置 A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品红溶液 NaOH 溶液 BaCl2 溶液 无水氯化钙 排水集气法收集 安全瓶与足量盐酸B C D E F G- 9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中,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 。装置 D 中足量盐酸的作用是_;含有 SO3的实验现象是_;含有 SO2的实验现象是_。(3)设计实验证明莫尔盐是否已氧化变质,简答操作_。27 (14 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制取与氢能源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知: CH

    19、4(g)H 2O(g)CO(g)3H 2(g) H +206.2kJmol 1CH4(g)CO 2(g)2CO(g)2H 2(g) H +247.4 kJmol 12H2S(g)2H 2(g)S 2(g) H +169.8 kJmol 1(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 4(g)与 H2O(g)反应生成 CO2(g)和 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H 2S 热分解制氢时,常向反应器中通入一定比例空气,使部分 H2S 燃烧,其目的是_。(3)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 H2SO4,又能制 H2(如图 27-1)图 27-1 图 27-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

    20、为_。- 10 -(4)H 2O 的热分解也可得到 H2,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27-2 所示。图中 A、B 表示的物质依次是_。(5)已知 H2(g)的燃烧 热H 为-285.8kJmol -1。在直接以氢气为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_;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 11.2L 氢气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 136.9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燃烧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28 (15 分)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铁红颜料跟某些油料混合,可以制成防锈油漆工

    21、业制硫酸产生的硫酸渣中主要含Fe2O3、SiO 2、Al 2O3、MgO 等,用硫酸渣制备铁红(Fe 2O3)的过程如下:已知:离子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 PH 范围:Fe3+:2.7-3.2 Al3+:3.8-5.2 Fe2+:7.6-9 .7 Mg2+:9.4-12.4FeS2是一种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则: “滤渣 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还原过程中加入 FeS2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 Fe3+还原为 Fe2+,而本身被氧化为H2S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为了确保铁红的质量和纯度,氧化过程中加 NaOH 调节溶液的 pH 的范围是_。滤液 B 中可以回收的物质有_。(2)高锰酸钾广泛用

    22、于滴定分析、医药等。电解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滤液 B铁红 研磨 烘干 洗涤硫酸渣 酸溶 还原 过滤 氧化 过滤 H2SO4 FeS2 粉 滤渣 ANaO 空气 H2O- 11 -(图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 K+离子通过):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阴极区生成 KOH 的原因是_。若电解开始时阳极区溶液为 1.0 L 0.40mol/L K2Mn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n(K)/n(Mn)为 6:5,阴极区生成 KOH 的质量为_。(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29. 如图与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有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1)由图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

    23、,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_进行调节两者均是与免疫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相应的_结合后起调节作用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功能(2)若图中免疫活性物质为抗体,则该免疫细胞_(填“有”或“无” )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 (1 分)(3)若图中的神经元未受刺激,按图示检测时微型电流计的指针向_偏转 (1 分)(4)图中 A 处的信号转换过程为_(5)该图示可以体现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为_30.如图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 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 图回答问题(8 分):- 12 -(1)图有_条食物链,其中北极狐和雷鸟之间有明

    24、显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图的中食物链_(3)北极地区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或换毛的习性,这是受_信息的影响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4)下表表示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10 6J) 储存能量(l0 6J) 呼吸消耗(10 6J)A 900 200 700B 100 15 85C 15 2 13D 18 60 12分析上表可知,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 _ (1 分)31.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 (1 分)A、B 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

    25、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 _ _(填“A”或“B” )处 (1 分)(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条色素带缺失第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1 分) ,该植株对_(1 分)光的吸收能力减- 13 -弱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 CO2吸收速率,结果如表所示:光照强度(klx) 0 5 10 15 20 25 30甲 -3.6 -0.72 2.4 3.0 4.8 6.9 7.2CO2吸收速率(mgm -2h-1) 乙 -4.6 -1 2.4 3.6 5.8 7.9 8.8根据表格中

    26、信息可知,更加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 _ _(填“甲”或“乙” )植株当光照强度为 15klx 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 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 30klx 时 ,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 _mgm -2h-132.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 3 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7 分):(1) 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3) 长翅与残翅

    27、、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 (3 分)33 【物理选修】(15 分)(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给农作物松土,是破坏土壤的毛细管从而保存土壤中的水份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就越高C第二类永动机不能做成,是因为其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D在孤立系统中,一切不可逆过程必然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E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2)(10 分)如图所示,两端封闭的试管竖直放置,中间一段 24 cm 的水银柱将气体分成相等的两段,温度均为 27 ,气柱长均为 22 cm,其中上端气柱的压强为 76 cmHg.现将试管水平放置,求:水

    28、银柱如何移动(向 A 还是向 B 移动)?移动了多远?保持试管水平,将试管温度均匀升高 100 ,那么水银柱如- 14 -何移动?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分别多大?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它们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纳 米 氧 化 亚 铜 ( Cu2O) 是 一 种 用 途 广 泛 的 光 电 材 料 , 已 知 高 温 下 Cu2O 比 CuO 稳 定 。画出基态 Cu 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图 ;从核外电子排布角度解释高温下 Cu2O 比 CuO 更稳定的原因 。(2)CuSO 4溶液常用作农药、电镀液等,向 CuSO4溶液中

    29、滴加足量浓氨水,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再向其中加入适量乙醇,可析出深蓝色的 Cu(NH3)4SO4H2O 晶体。Cu(NH 3)4SO4H2O 晶体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SO 42的立体构型是 ,其中 S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已知 NF3与 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 NF3不易与 Cu2 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3)NaCl 和 MgO 都属于离 子化合物,NaCl 的熔点为 801.3,MgO 的熔点高达 2800。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4)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 2、H 2及少量 CO、NH 3的混合气

    30、)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醋酸二氨合铜(I)溶液来吸收原料气体中的 CO(Ac 代表 CH3COO ),该反应是: Cu(NH3)2Ac+CO+NH3 Cu(NH3)3COAc(醋酸羰基三氨合铜)(I) H0C、N、O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配合物Cu(NH 3)3COAc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 。(5)铜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右图是氯化亚铜的晶胞结构,已知晶胞的棱长为 a cm,则氯化亚铜密度的计算式为: = g/cm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15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

    31、泛。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 )合成聚芳酯 E 的路线(省略部分产物):已知:(R、R表示烃基)(1)A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填官能团名称).(2)B 与 D 的反应类型为_,B 的结构简式为_(3)C 生成 D 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4)C 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_个吸收峰;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 C 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能发生银镜反应 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 遇 FeCl3溶液显紫色F 与 C 属于官能团异构的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一种官能团,则 1mol F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时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为_(5)根据合成聚芳酯 E 的路线,请你以苯酚及 2丙醇为原料 (无机试剂任选)

    32、,设计合成 G:的路线._.37.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如下表所示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15 分):成分 NaNO3 K2HPO4 MgSO47H2O FeSO4 (CH2O) 琼脂 H2O - 16 -含量 3g 15g 0.5g 0.01g 30g 10g 1000ml(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1 分) (2)根据培养基原料,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3)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 。(4)不论何种培养基,在配好之后倒平板之前都要先进行的是 ;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 左右,并在 操作。(5)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除去物质 ,并加入物质

    33、38.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Sma、EcoR、Apa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15 分):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 A 时,应选用限制酶_、_,对_、_进行切割。(2)培养板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 A 中含有_, (1 分)作为标记基因。(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图中、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_、_。- 17 -答案 ABCDAA29.(1)神经递质 激素 受体 进行

    3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无 (1 分)(3)左 (1 分) (4)电信号化学信号(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30.(1)5(1 分) 捕食和竞争 (2)ABD(3)物理(4) 18%(1 分)31.(1)纸层析法(1 分) A (1 分)(2)叶黄素(1 分) 蓝紫(1 分) 乙 小于 4.932.(1) A、a、b、b、D、d(2)AbD、abd 或 Abd、abD (3) 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 分)37.(1)固体 (1 分) (2)异养型 (3)(CH 2O) (4) 灭菌 50 酒精灯附近 (5)NaNO 3 尿素38.(1)Pst;EcoR;含抗

    35、病基因的 DNA;质粒 (2)抗卡那霉素基因(1 分)(3)全能性; 脱分化; 再分化DBABB DB26 (共 14 分)(1)NH 3(2 分) 吸收分解产生的酸性气体(2 分) 防倒吸(2 分)(2) GDBCF(2 分) 吸收 NH3,防止 SO2的干扰(2 分) D 中有白色沉淀(1 分) B 中品红褪色(1 分)(3)取少量晶体溶于水,滴加 KSCN 溶液变红色,证明晶体已变质,反之未变质(2 分)27 (共 14 分)(1)CH4(g)2H 2O(g) CO 2(g)4H 2(g) H+165.0 kJmol 1 (3 分)(2)为 H2S 热分解反应提供热量(2 分) (3)

    36、SO22H 2OH 2SO4H 2(2 分)(4) H、O(或氢原子、氧原子) (2 分)(5)H22e -=2 H+(2 分)0.96 或 95.8%或 96.0%(3 分)28 (共 15 分)(1) SiO 2(2 分) FeS 2+14 Fe3+8 H2O=15Fe2+2 SO42 +16 H+(2 分) 3.23.8(2 分) Na 2SO4、Al 2(SO4)3、MgSO 4(2 分) - 18 -(2)MnO 42-e -= MnO4-(2 分)阴极区发生电极反应 2H2O2e =2OH H 2,产生OH ,在电流作用下,阳极区的 K+定向移动到阴极区(2 分)17.9 g(3 分)35 (15 分) (1) 3d 4s 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 (1 分) (2) a、b、d (2 分) 正四面体 (1 分) sp 3 (1 分) NH3中的 N 原子带负电性,易与 Cu2+结合,NF 3的 N 原子带正电性,与带正电的 Cu2+相互排斥,难以结合。 (2 分)(3)MgO 晶体所含离子半径小,离子电荷数多,晶格能大 (2 分)(4)C O N (1 分) 4 (1 分) (5) 499.5NAa3 (2 分)36(15 分)(1)羧基、羟基;(2)缩聚反应; ;(3) ;(4) 4;10;4mol;(5) 。- 16 -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铜梁一中2019届高三理综9月份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