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重庆市第八中学 2019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 年 9 月 16 日,超强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受其影响,广东
2、、香港、澳门等地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多地停水停电,造成重大经济财产损失。读图 1,完成 1-3 题:1下列关于“山竹”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呈逆时针旋转B形成于东南太平洋热带洋面C中心地带风力最大D自东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2影响台风“山竹”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3 “山竹” ()A标志着台风进入高发季节 B引发珠江河口风暴潮等次生灾害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 GPS 监测 - 2 -D对云贵高原的危害最大热融地貌是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一种地形,亦称热喀斯特地貌,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热融地貌可
3、分为 2 类: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形成沉陷漏斗、洼地、沉陷盆地,积水后成为热融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热融滑塌,多在16的缓坡上发育,中国祁连山东侧的热融滑塌较为典型。4图示热融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属于()A风化作用 B溶蚀作用C风力作用 D沉积作用5祁连山东侧的热融滑塌主要发生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6下列地形区中能够形成热融沉陷地貌的是()A云贵高原 B德干高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东北平原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 ,2018 年 10 月 10 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试种基地的海水稻收割,测定产量达到 261.39 公斤/亩。今年开始,该研发中心已在全国六省
4、区同时开展试种试验。据此完成 7-9 题。7青岛成立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最有利的条件是()A气候雨热同期 B劳动力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 D滩涂面积广大8 “海水稻”最不可能具备的特性是()A在海水中能正常生长结实B在高温时能正常生长结实C耐强风抗倒伏D耐涝耐湿- 3 -9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方面来考虑,下列地区最宜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是()A吉林省盐碱荒地 B海 南岛沿海滩涂C洞庭湖平原地区 D青 海湖湖边滩涂读图 3“世界部分海域大洋环 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10-11 题。10下列有关图示海域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 B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洋流对沿
5、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该海域可能出现上升补偿流1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向东流黄河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甲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丰沛乙地风浪正处全年最大时期开普敦的白昼时间短于重庆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A BC D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必考题(共 7 小题,共 135 分)36.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德国农业高度发达,农产品自给率较高,其中畜牧业对饲料的需求量大,且农产品加业十
6、分发达,农产品生产、销售、服务都有专业化公司进行管理,农民收入高。德国政府严格实施土地整治法 ,明确相关村镇规划,划定自然保护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2001 年,德国政府提出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计划,还致力于开发农业信息技术,对农业实施精准管理。图5 为德国位置及其北部种植业、南部养殖业结构图- 4 -(1)北德平原呈波状起伏,指出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说明该地土壤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 (4 分)(2)分析德国南部养殖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6 分)(3)分析德国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的原因。 (8 分)(4)说明德国农村环境十分优美的原因。 (4 分)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青藏高原为
7、核心的第三极被称为“亚洲水塔” ,它关系到黄河、长江、恒河、湄公河等十一条亚洲重要河流的水源补给,高原上分布着除南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川群,第三极冰川总面积为 11.6 万平方公里,冰储量约为 9 万亿吨。过去 50 年,青藏高原气温以每 10 年 0.26的速度上升,远远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速度,自 1998 年起,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就开始增多。“亚洲水塔”的主要构成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河流等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冰川面积由 5.3 万平方公里缩减到 4.5 万平方公里,退缩了 15%;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从150 万平方公里缩减到 126 万平方公里,减少了 16%;大于 1 平方公里的湖泊
8、数量从 1081 个增加到 1236 个,湖泊面积从 4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4.74 万平方公里。图 6 为青藏高原地理略图。- 5 -(1)分析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的理由。 (8 分)(2)推测过去 50 年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的原因。 (6 分)(3)指出青藏高原湖泊水位呈现的时间变化特点。 (4 分)(4)近年来,青藏高原植被返青期提前、枯黄期推后,高原总体变绿。试分析其原因。 (6 分)二、选考题(共 5 小题,共 25 分)请考生在第 43、44 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
9、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3 (10 分)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2010 年 1 月 4 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自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全国各地自驾游海南的汽车每年都保持了 15%的增长,海口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滞港现象,2018 年春节期间琼州海峡附近出现多年不遇的连续七天大雾天气,而该时段需要出岛的车辆高达 10 万余辆,长长的车队在海口市排起了长龙(图 9)。- 6 -(1)推测琼州海峡 2018 年春节期间连续大雾的自然原因。 (4 分)(2)分析假日期间,大量自驾游车辆涌入对海南岛旅游品质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6 分)44
10、 (10 分)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4 月 24 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的一篇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文章称,一种叫做“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生蚝来自南方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现在如此巨大的规模。当地居民并不善于生蚝的烹饪。生蚝生活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 7m 左右的江河入海近处,泥沙质海滩、岩礁上也可见。生长适宜水温为 632,适宜盐度范围为0.6%3.0%;杂食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食。(1)分析生蚝在丹麦泛滥的原因。 (6 分)(2)推测生蚝泛滥给丹麦沿海地区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4 分)- 7 - 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