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89250       资源大小:765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辽宁省阜新二高 2017-2018 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个小题 1.5 分,共 60 分)1.下面的分别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其中 Q 分别代表三种物质,下列有关 Q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能位于细胞膜上QB. 中可能含有硫元素C.不一定发生在细胞内D.必须依赖三磷酸腺苷2.如图为细胞中化合物 A 与化合物 B 生成化合物 D 的过程示意图,C 为化学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 A 为甘油、B 为脂肪酸,则 D 中可能含有元素 N、PB.若 A 为葡萄糖、B 为果糖,则 D 为麦芽糖C.若 A 为甲硫氨酸、B 为甘氨酸,则 C 可表示为 CO-

    2、NHD.若 A 为腺嘌呤,B 为胸腺嘧啶,则 C 为氢键3.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XYB.过程可以产生 ,过程需要消耗HH- 2 -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4.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 2O 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中 H2O 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 H 2O 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 CO2还原成(CH

    3、2O) 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调节能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5、图甲,乙分别表示置于透明玻璃罩内的两棵相同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时,甲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点B. 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点时,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低于 点D.丁图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点是 点对应的时间6.细胞周期包括 G1期、S 期、G 2期和 M 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G2期。 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

    4、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S 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 S 期C.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D.M 期细胞与 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 G1期细胞核中的 DNA 表达7.动物细胞中的一类基因是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在各种细胞中都能表达。另一类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下图为胰岛 A 细胞,关于该细胞中三个基因的表达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其中有一个能表达,即 A 抗体基因B.其中有一个能表达,即 ATP 合成酶基因C.其中在号染色体上有两

    5、个能表达D.三个都能表达8.下图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B.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时,遗传信息不发生改变C.组织细胞的衰老不受基因调控,衰老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D.组织细胞的凋亡受基因调控,细胞内溶酶体的功能增强9.科学家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 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这个细胞将分化并最终衰老凋亡(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连续分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细

    6、胞周期B.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 DNA 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C.成体干细胞通过该方式分裂时,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D.成体干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0.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4 -A.图 3 的交配方式为测交B.图 2 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 1、2 的分离,等位基因 D、 d 分离,进入不同配子C.图 1和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D.图 2 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假说演绎的核心内容11.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 )控制,其基因型为 的个体为红褐

    7、色, 为红色,在AaAa基因型为 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 、 两种基因型,Aa其比例为 1:2,且雌:雄=1:1。若让该群体的牛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A.自交红褐色:红色=5: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8:1B.自交红褐色:红色=3: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1C.自交红褐色:红色=2: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2:1D.自交红褐色:红色=1:1;自由交配红褐色:红色=4:512.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I、i 影响。当基因 I存在时,基因 Y 的作用不能显现出

    8、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 Y 与基因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C.若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 5/9D.若实验一的 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 5/1213.某观赏花丼的颜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图 1 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图 2 为基因与花色的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A.图 1 所示个体与 yyrrww 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1:1:1:1B.图 1 所示个体自交后代中,白色:粉色:红色

    9、:紫色=4:4:2:6C.若该植物 ww 纯合个体致死,则无论哪种基因型正常情况都不可能表现出红色D.该花卉花色控制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14.某同学研究了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如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是伴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B.甲、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1 能产生两种基因型的卵细胞D.-5 一定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15.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基因型为 AaBb 的小鼠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 A、a 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 B、b 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视野中可以观

    10、察到 3 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的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 2 个C.次级精母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荧光点,各 1 个D.若产生的精细胞中观察到 3 个荧光点,则最可能是分裂后期有 1 对染色体未正常分开16.下图为基因型为 AaBbEe 的雌果蝇(只表示出了部分染色体)的卵原细胞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据此可判断( )- 6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Be 或 ABeC.欲探究该果蝇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可选 aabbee 的雄果蝇与其交配D.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17.如图是基因型为

    11、AaBb 的某生物体内两个不同时期的分裂模式图,其中染色体上标注的是相应位置上的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个细胞的中央将出现赤道板B.图中细胞 2 的基因型是 AaBBC.图所示的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D.图所示的细胞中有 4 个四分体18.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 ab 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 R 型细菌的抗体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 S 型细菌是由 R 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

    12、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图乙中若用 32P 标记亲代噬菌体,出现上清液放射性偏高一定是保温时间过短导致19.下图是某 DNA 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7 -A.该 DNA 分子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碱基互补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是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片段20、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 1 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基因 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 的值减小而 的值增大C. 聚合酶进入细胞

    13、核参加转录过程,能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D.基因复制过程中 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21.某多肽链“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控制它合成的一段链如下(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NAAUGA.这段 中的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 、 、 、 、ACAGUAC.这条多肽链中有 4 个“ ”的结构CONHD.若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2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正确是( )- 8 -A.或都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但发生在不同细胞中B.基因 1 和基因 2

    14、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生物体中一个基因只能决定一种性状D.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只有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瓢虫种群的黑色(B)、红色(b)两种体色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如果该种群中 BB个体占 16%,Bb 个体占 20%,则该种群 b 的基因频率为 74%D.新物种形成不一定有隔离,但隔离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因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4.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

    15、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25.将离体的蛙坐骨神经置于某溶液中,给予一定强度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如所示,其中、的指针偏转到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点肯定位于乙的右侧某处B.图中甲处钾离子通道开放,乙处钠离子通道开放C.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增大,、的指针偏转幅度增大D.降低溶液中 Na+浓度,、的指针偏转幅度减小图所示- 9 -26.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调

    16、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激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B.、激素间既有协同作用又有拮抗作用C.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D.图中的结构 a 还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无机盐平衡27.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2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有关图示的相关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

    17、胞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C.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D.信息分子可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29.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 500mL 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10 -A.若饮入的是清水或 0.9% NaCl 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c、bB.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 a 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减少C.当饮入 0.9% NaCl 溶液时,细胞外液 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 Na+的增加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 c 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

    18、递质的参与30.下图所示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A.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甲细胞,由甲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与淋巴因子作用增殖分化形成B.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C.抗原一抗体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D.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的过程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31.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

    19、,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 过敏反应A. B. C. D.3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荫发的作用D.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1 -33

    20、.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 、 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AB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据图可以推断出 浓度高于 浓度ab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 和 属于拮抗关系ABD.激素 、 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34.为了确定某水域中鱼的养殖量,研究人员经过相关研究,得出了如下图甲所示的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和如图乙所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 E 点对应图甲中的 B 点,D、F 点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B.图甲中从 O 点到 D 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C.图甲中的两曲线围成的面积可表

    21、示该水域中鱼的生长总量D.从 B 点以后的任何时期进行捕捞,均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3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的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能实现目的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 12 -36.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 点为b发生火灾的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段,植物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bgB.图中曲线最可能代表灌木的生物量C. 点时

    22、群落的结构与火灾前相比没有发生变化D. 段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灌木又被乔木取代bg37.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中共有 6 条食物链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A. B. C. D.38、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13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

    23、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9、设某生态系统中具有单一食物链结构,与某种群有关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 A、B、C、D、E 代表能量值。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下一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 C 的 10%20%B.该种群各个体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属于 A 的一部分C.该种群未被生态系统利用的能量为 E 与 D 之和D.该营养级之后的所有营养级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于 C4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B. 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 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过程D.大气中碳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群落中碳的循环途径除了图中的

    24、之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途径一、选择题(每个小题 10 分,共 40 分)41、利用动物乳腺生产产品的技术称为动物乳腺反应器技术。2005 年青岛“崂山奶山羊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生产的药用蛋白具有表达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高、易于分离纯化的优点,可产生乙肝表面抗原及抗凝血酶等医药产品,造福人类健康。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这一新品种和抗虫棉的过程,据图回答:- 14 -(1)在基因工程中, 表示 ,如果直接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得抗虫基因,过程使用的酶区别于其他酶的特点是 , 表示 。(2)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从相关基因组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并采用 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了

    25、扩增,然后将目的基因与质粒等载体组合形成了重组载体。在重组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 、 。(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哪几部分?(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中,在过程中一般是采用 方法;在过程中一般采用 方法,受体细胞一般是 。42.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 D 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人油菜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1)研究人员依据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采用_技术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 D 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所含三种限制酶(ClaI、SacI、XbaI)的切点如下图所示。则用_和

    26、_酶处理两个基因后,可得到_(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2)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右上图所示质粒的 T-DNA 中。构建_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单菌落,再利用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3)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浸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 ,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该细胞通过_技术,可培育成转基因油菜植株。(4)提取上述转基因油菜的 m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获得 cDNA,再依据_的 DNA 片段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检侧,可判断融合基因是否完成_。- 15 -43、下面是科学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用于癌症治疗

    27、的鼠一人嵌合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1)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时,首先必须根据预期 ,设计 ,进一步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最终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一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鼠淋巴细胞中使其表达。在 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中,人和鼠的基因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核苷酸之间的 .(2)图中嵌合载体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终止子是的终点;嵌合载体中还应含有 ,以便重组 的鉴定和筛选。(3)图中的“抗体分泌细胞”名称是 ,检测目的基因在淋巴细胞中是否得到表达可用 技术。(4)在制备单克隆嵌合抗体过程中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 ;第二次筛选

    28、的目的是 .44、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更多个相同或不同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的过程。下图为细胞融合的一般过程,请据图回答:(1)若 A、B 为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 处理,除去了细胞壁;A、B 到 C 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至少写两个)。形成的 D 细胞还要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把 D 培养成植株。(2) 若 A、B 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原因是 ,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从 A、B 到 C 的过程中,常用的诱导剂是_ 。(3)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 为小鼠 B 淋巴细胞,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图中 B 为 。由

    29、 D 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称为克隆,这种细胞的特点是 。- 16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 A、B 到 C 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C 有 种(只考虑两个细胞的相互融合);用来培养的 D 细胞应该是 ,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用 培养。获得 D 后,常用的培养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阜蒙县第二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下)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第卷(6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C D C D B C C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30、 18 19 20- 17 -第卷(40 分)二、简答题(共 4 题,每空 1 分)41.(1)目的基因;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 分子; 重组 DNA(2)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酶; DNA 连接酶(3)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4)农杆菌转化; 显微注射技术; 受精卵; 42.(1)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多聚酶链式反应)Cla; DNA 连接; A、D; (2)基因表达载体; 四环素;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4) 融合基因;转录43.(1)嵌合抗体的功能; 嵌合抗体的结构; 磷酸二酯键(2)

    31、RNA 聚合酶; 转录; 标记基因; (3)浆细胞(效应 B 细胞); 抗原一抗体杂交; (4)获得杂交瘤细胞; 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44、(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电激、振动、离心(至少写两个);(2)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细胞的分化程度低,细胞增殖能力强,容易培养;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3)特异性抗原;骨髓瘤细胞(或肿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4) 3;杂交瘤细胞;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阜蒙县第二高中 20172018 学年度(下)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卷命题说明1 命题人:杜占强2 命题科目:高二生物3 命题范围:必修 1必修 3、选修 34 命题比例:必修占 60%、选修占 40%5 试卷组成:选择题: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简答题:4 道大题,每道 10 分,每空 1 分;共 40 分;选择题:19 题 必修 1;1124 题 必修 22540 题 必修 3 简答题:答案 C D A C C C B D C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C C D C D B B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B A D D D A A C D A- 18 -41、42 题为基因工程43、44 题为细胞工程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