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

    • 资源ID:1188916       资源大小:16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

    1、- 1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90 分钟,共 10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题(9 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

    2、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B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C天 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

    3、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D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诚:如果C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烹饪D夜篝火,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 2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决策的果断。 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 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 D陈胜起

    4、义前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4-7 题(21 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

    5、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

    6、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3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7、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 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冠又称“加冠” “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 “已冠” “弱冠”等说法。B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C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D生祠是古代信仰 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6.下列对原文的概

    8、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7、解释句中加点词语(12 分)衙吏踵破家- 4 -尾属于城增筑故城为木岸锻炼久之再莅

    9、 杭饮食必祝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 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君死。8、请从色彩运用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首联。 (6 分)四、名篇名句默写9、在下列空白处填上原文中恰当的句子(14 分)(1) 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两句是(2) 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4)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中写故乡渺茫,路途艰险的两句是(5) 观刈麦中写家人慰劳劳作者的两句是(6) 登飞来峰中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异曲同工的两

    10、句是(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绘水天一色,水势浩大的两句是五、作文(5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50 分)- 5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 ,一本是“无字之书” ,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题目自拟。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6 -庄河高中高一年级 9 月考试参考答案1、B 2、C 3、C 4、C5、C【解析】 (唐朝刺史是州最高行政长官,而非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汉代才是。 )6、D【解析】 (不是首次任职,从“再莅杭”可以看出来;“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错,还用来

    11、排泄湖水。 )7、踵:相继 属:连接 故:旧 锻炼:罗织罪名 莅:到 祝: 祝福8、这首诗的首联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 (2 分)上联以“黑”极写云之浓重,象征敌军势力之强;下联以“金”极写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在日光的照耀下之鲜亮耀目。 (2 分)两种色彩的对比,突出了守边将士面对强大敌人昂扬的斗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的赞美之情。(2 分)9、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 蓝关马不前妇 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参考译文】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

    12、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 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调任徐州 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 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 ”又把富人

    13、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 ”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

    14、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 7 -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 。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注意事项

    本文(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