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贵州铜仁伟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九月月考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m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
2、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3下列各图所反映的措施中,目的是为了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4对于反应 CH2=CH2+H2CH 3CH3,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此反应的 H0C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大于产物的能量总和D1 分子乙烯和 1 分子氢气的键能总和大于 1 分子乙烷的键能总和5 25 、 101 kPa 时 , 强 酸 与 强 碱 的 稀 溶 液 发 生 中 和 反 应 的 中 和 热 为 57.3 kJmol 1, 则 下列 描 述 正 确 的 是( )AKOH(aq) H2SO4(aq) K2SO4(aq)H 2O(l) H
3、=57.3 kJmol 11BNaOH(aq)HCl(aq) NaCl(aq)H 2O(l) H=57.3 kJmol 1考场 考号 座位号 班级 姓名 2CH 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 H=2(57.3) kJmol 1D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放出 57.3 kJ 热量6已知氢气、乙烷、甲醇、甲烷的燃烧热分别为 285.8 kJmol1、1559.8 kJmol1、726.51 kJmol1、890.31 kJmol1,相同质量的氢气、乙烷、甲醇、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 )AH 2(g) BC 2H6(g) CCH 3OH(l) DC
4、H 4(g)7已知 Zn(s)H 2SO4(aq)=ZnSO4(aq)H 2(g) 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总能量不变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 H 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8已知在一定条件下,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mol,CH 4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由 1 mol CO 和 3 mol CH4组成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为( )A2912 kJ B2953 kJ C3236 kJ D3867 kJ9.反应 AB C(
5、H0),X C( HH 3 B H 1H 3第卷(非选择题 共 49 分)二、非选择题(共 49 分)18.CaCO 3(s)=CaO(s)CO 2(g) H177.7 kJC(g)H 2O(g)=CO(g)H 2(g) H131.3 kJ/molCH 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 2O(l) H a kJ/molC(s)O 2(g)=CO2(g) H393.5 kJ/molCO(g) O2(g)=CO2(g) H283 kJ/mol12HNO 3(aq)NaOH(aq)= =NaNO3(aq)H 2O(l) H b kJ/mol2H 2(g)O 2(g)
6、=2H2O(l) H571.6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有 2 个是明显错误的,其序号为_。理由分别为_。(2)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填序号,下同),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有_。19.氢能的优点是燃烧热值高,无污染。目前工业制氢气的一个重要反应为 CO(g)H 2O(g)5=CO2(g)H 2(g) H,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CO(g)H 2O(g)=CO2(g)H 2(g) H_(填“” 、 “”或“”)0。(2)过程是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过程,则过程和的反应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_。(3)已知:H 2(g) O2(g)=H2O(
7、g) H242.0 kJmol1 H 2O(l)= =H2O(g) 12 H44.0 kJmol 1则 H2(g)燃烧生成 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已知下列反应:2CO(g)O 2(g)=2CO2(g) H566 kJmol 1Na2O2(s)CO 2(g)=Na2CO3(s) O2(g) 12 H266 kJmol 1试回答:(1)CO 的燃烧热 H_。(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工业废气中的 CO2可用碱液吸收。所发生的反应如下:CO2(g)2NaOH(aq)= =Na2CO3(aq)H 2O(l) H a k
8、Jmol1CO2(g)NaOH(aq)= =NaHCO3(aq) H b kJmol1则:反应 CO2(g)H 2O(l)Na 2CO3(aq)=2NaHCO3(aq)的 H_ kJmol1 (用含 a、 b 的代数式表示)。标况下,11.2 L CO2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_ kJ(用含 a或 b 的代数式表示)。(4)已知常温常压下 0.1 摩尔 N2O 和 CO 的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均能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放出热量 Q kJ,并测的反应后气体密度是反应前的 0.8倍。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已知常温常压下 0.1 摩尔 N2O 和 CO 的
9、混合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均能参与大6气循环的气体,放出热量 Q kJ,并测的反应后气体密度是反应前的 0.8 倍。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1.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有此推知,MgCl 2溶液和H 2的总能量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22.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
1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 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 。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溶液温度 中和热实验用品t1 t2 H50 mL0.55 molL-1NaOH 溶液50 mL0.5 molL-1HCl 溶液20 23.3 50 mL0.55 molL-1NaOH 溶液50 mL0.5 molL-1HCl 溶液20 23.5 已知: 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 c 为 4.18 kJ -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 1 gcm-3。7计算完成上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 NaOH 溶液与 HCl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4)若用 KOH 代替 NaOH,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 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