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林芝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汉语试卷分值:150 时间:150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忤逆 溺爱 细腻 匿名信 泥古不化B痕迹 忌讳 觊觎 添加剂 人才济济C翌日 关隘 屹立 免疫力 一劳永逸D躯体 祛除 黢黑 曲别针 相形见绌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花枝招展 不辞辛苦 妙手偶得B沸沸扬扬 安然无样 自出心才C嗟来之食 大惊失色 深恶痛绝D头昏脑涨 坦荡如砥 小心翼翼3下列各句中没有的反义词的一项是(
2、)A在科学探索中,没有被失败的苦恼折磨过的人,享受不到成功的欢乐。 B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它没有蓝天的深邃,却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却有溪流的优雅。 D水有时湍急有时浩瀚,有时浑浊有时清澈,有时引起瘟疫有时促进健康。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同甘(甜)共苦 发愤图(谋求)强 事在人为(行为) B不计(计算)其数 微不足道(说) 沁(充满)人心脾 C承上启(启发)下 层出不穷(穷尽) 一丝不苟(马虎) D养精蓄(积蓄)锐 旁若(好像)无人 莫名(说出)其妙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
3、句是( )A为什么有些年青人不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而是老气横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这其中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有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的因素。2B一片高挂树枝的黄叶,一枚随风飘飞的羽毛,都会让他的内心有所触动。令他苦恼不已的是,他没有能力将这些感觉诉诸文字。C.要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还是必须依靠制度。要使领导干部的行为时时处在监督之下,动辄得咎,从而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D.日本的“购岛”闹剧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划设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把钓鱼岛包含在内,有理有据,无可厚非。6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4、。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D.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 )洗衣服不宜久泡, 衣服纤维中的污垢在 15 分钟内 会渗入水中, 过了这段时间,水中的污垢 会被纤维吸收,这就是说,衣服浸泡太久 适得其反。A. 如果 就 但是 又 反而 B. 因为 便 如果 又 反而C. 只要 才 如果 就 却 D. 只要 就 所以 就 却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5、。B.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C.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D.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9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 的经典名3作, 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D、家喻
6、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10.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班长对王老师说:“您荣幸地被邀请参加我们的座谈会。 ”B.感谢您的热情邀请,我会抽出时间光临指导的。C.作为你的好朋友,我还是赞成你报考师范大学。D.妈妈告诉我:“你爸正跟你哥磋商明天旅游的事呢。 ”11下面括号内的缩句,不符合原句基本意思的一项是 ( )A此后,在一连串飘零的岁月里,每次我从箱子里取出蔽体保暖的衣服的时候,父亲那低着头、沉默而坚定的捆缚箱子的神情,便清晰地映现于脑际。 (父亲神情映现于脑际。 ) B当我学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从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我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攥在手里。 (我懂得把时间攥在手里。
7、) C从“两弹之父”钱学森先生的话语中,我深切地体会到,艺术能启迪心智,能拓展视野,能完善人格。 (我体会到,艺术能启迪心智,能拓展视野,能完善人格。 ) D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航天员。 (我成为航天员)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色晚了,自行车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B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C秋天的岳麓山是观赏红叶的最好的季节。 D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13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1)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2) 却又被那
8、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3) 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4) 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 B. C. D.1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4A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表示, “监控门”事件的揭秘者斯诺登辜负了美国人民的信任,他的所作所为“对美国国家形象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B我国全民阅读工作存在很多问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分布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C要登台了,他将一把油纸伞这种伞曾经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里递过来,我不由惊叫起来:“呀!你从哪儿弄来的?”D就在选秀、歌唱类节目泛滥电视荧屏
9、之际,一些文化类节目已悄然兴起(如河南卫视“汉字英雄” 、中央电视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二、阅读:本题共 10 小题,共 48 分。(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 15-16 题。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牖(yu):窗户。 )15.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B.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C.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10、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D.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6.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的项是( )A. 写:书写 B. 闻:听说 C. 窥:探望、偷看 D. 好:喜欢(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 17-24 题。爱的礼物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边的礼物!”我一件件把5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
11、每一件礼物的来源。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_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
12、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你喜欢吗?”“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 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
13、多么不同啊!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17(4 分,各 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稚拙:_。沮丧:_。618(4 分)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 4 自然段横线处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_19(8 分,各 2 分)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 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
14、她_的心理。20(4 分)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_21.(6 分,各 3 分) “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7而“她”则是_ _22(4 分)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_23(6 分)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_的作用。24(6 分)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_ 三、作文。 (6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老骆驼在垂暮
15、之年,又一次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凯旋归来。 马和驴请老英雄去介绍经验。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老骆驼说,“认准目标,耐住性子,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到达了目的地。” “就这些?没有了?”马和驴问。 “没有了,就这些。” “唉!”马说,“我以为它能说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谁知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就8完了。”“一点也不精彩,令人失望。”驴也深有同感。 是啊,人生中的这些“不精彩”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可是,正是由于这些“平凡”、“不精彩”,才孕育了成功与伟大。 请以“感受平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要求: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所写内容
16、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诗歌、戏剧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9高三第三次月考汉语文答案一:选择题(1-16)1-5 ABCDB 6-10 BBCBC 11-14 DDBC15.C 16.A二:阅读17:稚拙:幼稚,笨拙 。 沮丧:灰心失望,情绪低落。18:(1)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2)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19:(1)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2)得意或得意地。(3)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4)因老师喜欢她的礼物(或理解她的感情)而高兴或兴奋。20:老师称赞学生稚拙的画,并不是针对画的水平,而是表示珍惜学生对自己爱的感情,并鼓励学生继续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1:大人:是有所图的(或有个人目的的,有功利思想的,自私的)而她:纯洁无瑕。22:说明这种爱十分热烈。23: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起了(1):揭示中心。(2):照应前文或开头。24: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真挚的爱,而这种爱,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体会并珍惜它(只要从学生,老师两个角度写出即可给满分)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