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187954       资源大小:17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第 卷 ( 80 分 )一 、 选 择 题 ( 本 题 包括 4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正 确 选 项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80 分 )1. 与下 表内 容相 符合 的制 度是中国 古代 的某 一制 度时期 生产 力水 平十 分低 下现象 把首 领之 位让 给别 人特点 传贤 公天 下实质 民主 推选 首领 的制 度A禅 让制 B分 封制 C王 位世 袭制 D宗 法制2. 近 年 一 些 地 方 为 弘 扬 传 统 文 化 推 动 经 济 发 展 , 根 据 本 地 历 史 文

    2、 化 举 办 寻 根 祭 祖 活 动 。我 国古 代就 重视 寻根 祭祖 活动 。与 这种 传统 习俗 的形 成发 展密 切相 关的 制度 是A. 禅让 制 B. 宗法 制 C. 分封 制 D.王位 世袭 制3左 传 昭公 七年 : “天有 十日 ,人 有十 等。 下所 以事 上, 上所 以共 神也 。故 王臣 公, 公 臣大 夫, 大夫 臣士 ,士 臣皂 ”。上 述材 料反 映了 西周 社会 结构 的基 本特 点是 A 严 格的 等级 关系 B嫡 长子 拥有 继承 特权 C 通 过垄 断神 权强 化王 权 D血 缘纽 带和 政治 关系 紧密 结合4秦 王朝 政治 制度 的基 本特 征是A皇权

    3、 至上 B权力 的高 度集 中 C三公 九卿 制 D “家天 下 ”的皇 位继 承制5 历 史 记 载 , 公 元 前 219年, 秦始 皇东 巡郡 县, 封泰 山, 禅梁 父, 刻石 颂秦 德。 颂词 称 : “皇帝 临位 , 作制 明法 , 臣下 修饬 。 二十 六年 , 初并 天下 , 罔不 宾服 , 亲巡 远方 黎民 , 登兹 泰山 ,周 览东 极” 云 。试 分析 秦始 皇封 禅的 最主 要目 的是A刻 石颂 德, 流芳 百世 B齐 鲁未 稳, 借机 加强 对其 控制 C 给 皇权 披上 神圣 外衣 ,以 示皇 权至 上 D祈 求上 天保 佑国 泰民 安6. 秦始 皇在 中央 机构

    4、中设 太尉 一职 ,但 只是 虚设 其位 ,并 未任 命任 何人 担任 ,他 这一 做法 的主 要原 因是A皇 帝掌 握全 国政 务, 加强 中央 集权- 2 -B皇 帝直 接控 制全 国军 队, 使权 力更 加集 中C缺 乏可 以委 此重 任的 优秀 人才 D 秦 朝短 命而 亡, 未及 任命7. 司马 迁在 史 记 秦始 皇本 纪 中说 : “秦无 尺土 之封 ,不 立子 弟为 王、 功臣 为诸 侯者 ,使后 无战 攻之 患。 ”这一 论述 最能 说明 他A赞 扬嬴 政统 一全 国的 意义 B洞 悉秦 汉中 央官 制的 特点 C 认 同西 周宗 法制 度的 弊端 D肯 定秦 朝郡 县制 度

    5、的 功效8下 列按 唐朝 三省 六部 制运 行程 序排 列正 确的 是A中 书省 尚书 省 门下 省 六部 B门 下省 尚书 省 中书 省 六部 C 中 书省 六部 门下 省 尚书 省 D中 书省 门下 省 尚书 省 六部9唐 朝中 央政 府具 有较 高的 行政 效率 ,主 要原 因在 于 A .增设 机构 ,独 立施 政 B.分工 明确 ,相 互协调 C .一职 多官 ,互 相牵 制 D.简化 机构 ,总 揽于上10. 2016 年 2 月 8 日是 农历 春节 ,春 节就 是农 历一 月初 一。 一月 古时 本来 又叫 “政月 ”,到 了秦 朝为 了避 皇帝 嬴政 的讳 , 就把 “政月

    6、”改为 “正月 ”“正” 字的 读音 也为 “征” 了 。这 说明 皇帝 制度 的主 要特 征是A皇 位世 袭 B皇 权至 上C独 断性 和随 意性 D皇 帝独 尊11. 北宋 蔡襄 在 国论 要目 中说 “今世 用人 , 大率 以文 词进 。 大臣 , 文士 也 ; 近侍 之臣 , 文士 也; 天下 转运 使, 文士 也; 知州 ,文 士也 。虽 有武 臣, 盖仅 有也 。 ”这说 明北 宋统 治政 策的 一个 突出 特点 是A重 文轻 武 B知 人善任 C 宋 朝官 员均 为文 人 D分 化事权12元 朝的 行省 制度 ,实 质上 是继 承和 发展 了A. 郡县 制 B. 分封 制 C.

    7、察举 制 D. 三省 六部 制- 3 -13“( 元) 世祖 皇帝 建元 中统 以来 夫外 之郡 县, 其朝 廷远 者, 则镇 之以 行中 书省 。 郡县 又远 于省 ,若 有边 徼之 事者 ,则 置宣 慰司 以达 之。 ”对此 材料 理解 正确 的是 A .行省 是元 朝管 辖边 疆的 唯一 机构 B.中央 政府 加强 了对 地方 的有 效管 理 C .行省 是地 方最 高行 政机 关 , 拥有 军政 大权 D.行省 辖区 广阔 , 发展 了前 代的 政治 制度14关 于明 代内 阁, 下列 表述 正确 的是A.明太 祖罢 除丞 相职 位, 设内 阁制 B.内阁 成员 的权 势和 地位 有过

    8、 提高C.内阁 正式 成为 统率 六部 百司 的机 构 D.司礼 监最 终取 代了 内阁15. 在元 代以 前中 国主 要以 “山川 形便 ”来划 分行 政区 , 行政 区的 自然 属性 与经 济 、 文化一 体化 趋势 较强 ; 从元 代开 始, 采取 “犬牙 交错 ”的原 则, 任意 将自 然环 境差 异极 大的 地区 拼 成一 个省 级行 政区 , 削弱 地方 的经 济 、 文化 认同 感。 依据 材料 分析 , 元朝 的行 省制 度进 一步 加强 了中 央集 权, 主要 是因 为A采 用了 传统 的地 方分 权制 度 B利 用山 川形 势制 约地 方势 力C依 据山 川走 势划 分行

    9、省辖 区 D尽 量缩 小行 省的 管辖 区域16. 明 初 , 中 枢 机 构 设 置 结 束了 1 600 多年 的宰 相制 度。 此后 “六部 ”的运 行方 式是A直 接对 皇帝 负责 B受 命于 殿阁 大学 士C隶 属于 军机 大臣 D六 部长 官拥 有相 权17 钱穆 在 国史 新论 中写 道 “自经 此项 制度 推行 日久 , 平民 社会 , 穷苦 子弟 , 栖身 僧寺 , 十年 寒窗 ,也 可跃 登上 第。 ”材料 中所 说的 这项 制度 指的 是A世 官制 B察 举制 C九 品中 正制 D科 举制18 孟德 斯鸠 说 : “中国 没有 世袭 的官 吏和 贵族 , 皇帝 通过 科举

    10、 等途 径选 拔官 吏 。 凡是 具有 真才 实学 的人 ,不 论出 身如 何, 都有 经过 科举 考试 成为 官吏 的机 会” 。这 段言 论揭 示了 A 世 袭制 维护 了特 权等 级的 利益 B察 举制 有利 于选 拔各 种各 类人 才 C九 品中 正制 打破 了门 第的 界限 D科 举制 为知 识分 子提 供参 政机 会19. 清代 科考 规定 ,在殿 试答 卷时 ,文内 遇有 “皇帝 ”等字 ,须直 接换 一行 顶格 书写 。这 在本质上 反映 出A. 八股 之风 愈演 愈盛 B. 君主 专制 影响 深刻 C . 科考 规范 愈加 严格 D. 君主 名号 不再 避讳20. 中国 古代

    11、 实行 君主 集权 于上 、 行政 体制 分权 于下 的权 力制 衡体 制, 它包 含两 种制 衡模 式, - 4 -一是 实行 集体 宰相 制度 , 二是 正式 行政 体制 之外 另设 机构 , 以达 到分 权的 目的 。 下列 选项 包 含有 这两 种制 衡模 式的 是A唐 朝实 行三 省六 部制 ;宋 朝设 参知 政事 、枢 密使 和三 司使 B 汉 武帝 “中外 朝制 度 ”;清 朝设 军机 处 C 唐 朝实 行三 省六 部制 ;明 朝设 置内 阁制 D 明 朝设 置内 阁制 ;清 朝设 军机 处21古 代希 腊在 众多 文化 领域 成就 辉煌 ,主 要是 因为A. 亚非 文明 成就

    12、的影 响 B. 城邦 民主 制度 的促 进C. 海洋 带给 人们 的灵 感 D. 希腊 人与 生俱 来的 创造力22 古希 腊思 想家 亚里 斯多 德用 “轮流 统治 与被 统治 ”来阐 述雅 典民 主政 治的 一个 特点 , 这 个特 点是A. 人 平等 B. 人民 主权 C. 轮番 而治 D. 等级 分明23“在 希腊, 山 岭纵 横 , 河 流交 错, 凡 乎没 有一 个大 面积 的 整块 。 这 种自 然环 境形 成以 个 体 导向 为 倾向 的文 化 渊源 , 在某 种程 度 上有 利于 民 主制 度 的发 展 。 ”对 此材 料的 理 解, 正 确的 是A强 调了 自然 地理 环境

    13、 对文 明的 影响 B希 腊的 地理 环境 只能 导致 个人 主义 C 希 腊的 地理 环境 只能 导致 民主 制度 D政 治文 明完 全由 自然 地理 环境 左右24 “一 个对 政治 毫 无兴 趣 的男 人, 我 们不 说他 是 那种 只 扫自 家门 前 雪, 不 管他 人瓦 上霜 的 人而 干脆 把 他当 作 废人 ”。 这是 古希 腊 雅典 政 治家 伯利 克 里的 名 言。 你对 这 句话的 理 解是他鼓 励公 民积 极参 政 雅典 民主 政治 维护 全雅 典人 的利 益雅典 民主 政治 是雅 典成 年男 性公 民的A. B. C. D. 25把 雅典 民主 政治 带入 “黄金 时代

    14、 ”的政 治家是A德 拉古 B梭 伦 C克 里斯 提尼 D伯 里克 利26 某 同学 在撰 写研 究性 学习 论文 时, 在 “参 考文 献” 中 列出 了以 下篇 文章( 书 籍) , 据 此判 - 5 -断, 该研 究论 文的 题目 应该 是:地 理与 文明 之间 的关 系 希 腊城 邦制 度与 民主 政治 宽 松自 由的 社会 环境 与古 希腊 文明 独 特的 自然 环境 孕育 了古 希腊 文化 , A有 利的 地理 环境 孕育 了古 希腊 的政 治文 明 B古 希腊 城邦 制孕 育了 平等 互利 的观念 C 希 腊政 治文 明与 近代 文明 之间 的关 系 D古 希腊 民主 政治 文明

    15、 产生 的条 件27 伯 利克 里认 为, 我 们的 (政 府形 式) 之 所以 称为 民主 制, 是 因为 权力 不掌 握在 少数 人手 里, 而是 由全 体人 民掌 握。 这主 要表 现在A 雅典 的所 有官 职向 所有 的公 民开 放 B 每个 公民 在公 民大 会上 都有 发言 权和 表决 权 C众 多的 妇女 和外 邦人 也拥 有公 民权 D城 邦内 部的 精英 民主28 德国 法学 家 耶林 格 认为 , “罗 马曾 三次 征 服世 界 ,第 一次 是 以武 力, 第 二次 是 以宗 教, 第 三次 则以 法 律。 ”古 代罗 马之 所 以能 以 法律 征服 世 界, 主要 是 因

    16、为 罗 马法 中蕴 涵 着如 下 观 念:A. 私有 财产 神圣 不可 侵犯 B. 以牙 还牙 ,以 眼还 眼C. 人 平等 ,公 正至 上 D. 礼不 下庶 人, 刑不 上大 夫29下 列对 于罗 马公 民法 的表 述, 不正 确的 是A是 罗马 法律 体系 的组 成部 分 B公 民法 是早 期罗 马法 的主 要内 容 C 是一 部具 体的 经济 方面 的法 律 D 对于 维护 罗马 社会 的稳 定起 了重 要作用30 查士 丁尼 法 典 规 定“ 一 切债 务, 以 应给 付 的物 清偿 , 或经 债权 人 同意 以 他物 代为清 偿 ”。这 条法 令A保 护债 务奴 隶制 B协 调了 奴

    17、隶 与平 民之 间的 关系 C 保 护私 有财 产权 D加 强了 奴隶 主对 平民 的剥 削31推 动罗 马法 由公 民法 发展 到万 民法 的主 要动 力是A. 平民 的斗 争 B. 帝国 皇帝 的重 视 C. 罗马 的不 断扩 张 D. 法学 家的 努力32罗 马法 经历 了一 个复 杂的 发展 历程 ,它 从习 惯法 到成 文法 的转 变从 根本 上说 是适 应了 A 维 护平 民利 益的 需要 B维 系帝 国的 需要 C 巩 固贵 族统治的 需要 D外 来移 民的 需要33 罗 马帝 国极 盛时 , 有 这么 一件 事, 一 个自 由的 男子 娶一 女奴 为妻 后又 后悔, 将 妻子

    18、“休” 回“ 娘家 ”。该 女子 决定 到法 庭起 诉前 夫。 那么 法庭 将- 6 -A进 行调 解 B宣 布 “休妻 ”无效 C要 求男 子赔 偿 D干 脆不 予理 睬34 十 二铜 表法 没 有给 平民 带来 多少 好处 ,但 仍是 平民 的胜 利。 其原 因是 A .是在 平民 的强 烈要 求和 斗争 下颁 布的B. 法典 给平 民一 定好 处C. 为成 文法 ,按 律量 刑, 贵族 不能 再随 意解 释习 惯法 D . 法典 中的 家庭 法给 予家 长对 其家 庭成 员的 绝对 权力35从 目的 上看 ,希 腊的 民主 政治 和罗 马的 法律 建设 都是 为了 A 维 护所有公 民的

    19、 利益 B建 立起 强大 的中 央集权 C 维 护奴 隶主 阶级 的根 本利 益 D确 立起 文明 的典 范36 史学 家修 昔底 德在 伯罗 奔尼 撒战 争史 中写 下了 “男人 就是 城邦 ”之句 。 根据 雅典民 主政 治的 特点 ,以 下属 于公 民范 畴的 “男人 ”是A索 斯丹 男 , 33 岁 , 武 艺 超 群 , 因 无 钱 给 父 母 治 病 , 被 迫 卖 身 为奴 B麦 克卡 男 , 28 岁 , 满 腹 经 纶 , 文 武 全 才 , 来 自 波 斯 帝 国 , 现 暂 住 在 雅 典 C温 杜德 男 , 35 岁 , 没 有 读 过 一 天 的 书 , 大 脑 中

    20、度 智 障 , 居 住 在 雅 典 的 自 由 民 D. 艾梵德 男 , 11 岁, 雅典 自由 民, 公认 的神 童37.古希 腊政 治家 伯利 克里 说 “一个 对政 治毫 无兴 趣的 男人 , 我们 不说 他是 那种 只扫 自家门 前雪 ,不 管 他 人瓦 上霜 的人 ,而 干脆 把他 当作 废人 ”。你 对这 句话 的理 解是A雅典 没有 不参 政的 男人 B他 鼓 励公 民积 极参政C雅 典民 主政 治维 护全 雅典 人的 利益 D雅 典民 主政 治是 大多 数人 的民主38.有学 者在 论及 十 二铜 表法 时 指出 : “即使 是最 严峻 的法 律, 也比 没有 法律 或任 意解

    21、 释法 律要 好一 些。 ”该学 者肯 定了 十 二铜 表法 A.对私 有财 产的 保护 B. 作为 第一 部成 文法 的价值C. 对 传 统习 惯 法 的整 理汇 编 D. 对贵 族利 益的 维护39.罗马 法 学说 汇纂 中 记录 这样 一个 案例 :一 人把 洗衣 人告 上法 庭, 要求 他赔 偿自 己被 老鼠 咬破 的衣 服的 损失 。原 告说 : “按照 约定 ,衣 服洗 好后 你应 该妥 善保 管, 事先 应考虑到 各种 可能 出现 的问 题。 你应 使用 鼠夹 和鼠 药来 预防 鼠害 , 可是 在你 的店 里甚 至连 一只猫都 没 有。 ”最后 法官 判定 洗衣 人要 承担 责任

    22、 。这 一案 例体 现了 罗马 法的 原则 是A原 告证 据优 先 B提 供证 据的 责任 在陈 述事 实的 一方 C 法 律面 前人 人平 等 D私 有财 产神 圣不 可侵 犯40.梭伦 改革 的解 负令 、罗 马万 民法 和隋 唐时 期的 科举 制度 ,在 历史 上发 挥的 共同 作用- 7 -是 A 都 保护 了自 由民 的私 有财 产 B都 促进 了民 主政 治的 发展 C 都 加强 了中 央集 权 D都 扩大 了统 治基 础第 卷 ( 20 分 )41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各 题 。材 料 一 元 光 元 年 ,汉 武 帝 “初 令 郡 国 举 孝 廉 各 一

    23、 人 ”。汉 举 贤 良 ,自 董 仲 舒 以 来 , 皆 对策 三 道 。 当 时 未 有 黜 落 法 , 对 策 者 皆 被 选 , 但 有 高 下 尔 。 此 后 , 郡 国 每 岁 荐 举 孝廉 , 由 朝 廷 加 以考 核 , 任 命 为官 , 成 为 定 制。阎 步 克 察 举 制 度 变 迁史 稿 材 料 二 曹 魏 黄 初 元 年 , 魏 文 帝 采 纳 吏 部 尚 书 陈 群 的 建 议 “乃 立 九 品 官 人 之 法 : 州 郡皆 置 中 正 , 以定 其 选 ; 择 州郡 之 贤 有 识 鉴者 为 之 , 区 别 人物 , 第 其 高 下” 。 通 典 卷 一四材 料

    24、三 ( 卢 商 ) 早 孤 , 家 窭 ( j, 贫 寒 ) 困 , 能 以 学 自 奋 。 举 进 士 、 拔 萃 , 皆 中 。 由 校书 郎 佐 宣 歙、 西 川 幕 府 。 入 朝 , 累 十 余 迁 , 至 大 理 卿。 擢 中 书 侍郎 、同 中 书 门下 平章 事 。摘 自 新唐 书 列 传 第一 百七材 料 四 唐 太 宗 曾 对 吏 部 尚 书 杜 如 晦 说 : “今 专 以 言 辞 刀 笔 取 人 , 而 不 悉 其 行 , 至 后 败 职 ,虽 刑 戮 之, 而 民 已 敝 矣。 ”( 1) 材 料 一 、 二 、 三 分 别 反 映 的 是 什 么 选 官 制 度 ?

    25、 ( 6 分 ) 并 概 括 选 官 标 准 和 选 官 方式 的 演 变 。 ( 8 分 )( 2) 材 料 四 说 明 了 什 么 问 题 ? ( 3 分 )- 8 -( 3) 从 中 国 古 代 选 官 制 度 的 演 变 中 , 你 能 得 出 哪 些 启 示 ? ( 3 分 )上 学 期 月 考 高 一 历 史 参 考 答 案一 、 选 择 题 ( 本 题 包括 4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只 有 一 个 正 确 选 项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8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A B A B C B D D B D11 12 13 14 15 16

    26、17 18 19 20A A B B B A D D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B C A C D D B C C C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C C D C C C B B D D第 卷 ( 20 分 )36.( 1) 选 官 制 度 : 察 举 制 、 九 品 中 正 制 、 科 举 制 。 ( 6 分 ) 选 官 标 准 : 由 以 德行 为 标 准 , 到 以 门 第 为 标 准 , 直 至 以 考 试 成 绩 为 标 准 。 ( 6 分 ) 选 官 方 式 : 由推 荐 到 考 试 。 ( 2 分 )( 2) 问 题 : 科 举 制 存 在 弊 端 。 只 注 重 考 试 成 绩 而 忽 视 品 德 ( 3 分 )( 3)启 示 :用 人 制 度 直 接 影 响 到 国 家 的 兴 衰 ; 选 拔 人 才 要 注 意 公 平 、 公 正 , 德 才 兼 备( 3分 )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