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语言基础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脉脉(m) 訾詈(z l) 造诣(y) 庐冢(zhng) 裨补缺漏(b)B. 混沌(dn) 露脸(l) 漪郁(y) 冶游(y) 游目骋怀(chng)C. 潭柘寺(zh) 弭谤(m) 一椽(yun) 梵婀玲(fn) 偃苗助长(y)D. 蜷缩(jun) 肄业(y) 渐染(jin) 宛然(wn) 繁芜丛杂(w)【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识记能力。B 项,露脸(l)(lu)脸( l 多用于书面语, lu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
2、如“露怯” 、 “露马脚” 。 ) ;漪郁猗郁。C 项,一椽(yun)一(chun) 、偃苗助长揠苗;D 项,蜷缩(jun)(qun)缩。2. 下面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 又叫“浮屠”或“佛图” ,此处是和尚的意思。B.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北面。古代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 。C. 古人的称谓办法较多, 称姓、称名、称字、称书斋名、称官职、称籍贯等等。不少时候是“兼用”,如游褒禅山记文尾作者补记同游者时,称呼朋友为“庐陵萧君圭君玉” ,庐陵,是指此人的出生地;萧,是姓;君圭,是名;君玉,是
3、字。D.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是以“干支”纪年, “干支”指的是:10 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 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阳,山的北面。古代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 。 ”错,应该是:阳是山的南面,水的背面;阴是山的背面,水的南面。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3.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兴艺术手法的一项是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B.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4、C.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D.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答案】D4.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荷塘月色中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一句采用比喻手法,把“满月”比喻成“酣睡” ,把“朦胧的月色”比喻成“小睡” ,表达了作者对朦胧月色的喜爱。B. 所谓“文眼” ,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荷塘月色一文的起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可以认为是本文的文眼。C. 故都的秋一文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写南国之秋是为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表达作者对于故都秋的热爱。D. 囚绿记中对“绿”的称呼的变化隐含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其中“绿囚”一
5、词隐含着作者对常春藤被囚禁、束缚的痛惜之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其中“绿囚”一词隐含着作者对常春藤被囚禁、束缚的痛惜之情”错,应该表达的是对常春藤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之情。 囚绿记初中已学过。5.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朱自清置身于月下荷塘,看那脉脉流水、薄薄青雾、淡淡月影,不禁如坐春风,心旷神怡。中国的目标是打造一支蓝水海军,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也希望能得到外国技术上的鼎力相助。“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责无旁贷地伸出手奋力托举起从 10 楼坠下的孩童,瞬间感动全国。- 3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学会见微知
6、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一些青年人做事缺乏长远眼光,刚入门便打退堂鼓,浅尝辄止的做法贻误了多少青春啊!获得本届奥运会女排最有价值球员称号的朱婷,面对铺天盖地的鲜花和掌声,安之若素,展示出了难得的冷静。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不合语境。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多用于表示请托或感谢) 。使用正确。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的意思。不合语境。见微知著:指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使用正确。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使用正确。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
7、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不合语境。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不管是植物学、动物学,还是生态学,秦岭都是研究这些学科当之无愧的基地,而“秦岭学”也将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学科。B. “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C. 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最大的难处在于既要改善和解决人们当下的实际困难,又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D. “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其含义不仅仅是让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创造”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
8、是让国人重温中华的传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B 项,成分残缺, “问题”后加“的担忧” 。C 项,搭配不当,删去“改善和” 。D 项,语序不当, “不仅仅更”表递进关系,所带两个分句应对调。7. 下面的推断没有问题的一项是A. 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B. 城市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腾飞。C. 只有大量阅读名著,学生的思想境界才能得到提升。D. 人工智能围棋机器人“阿尔法狗”先后战胜围棋高手李世石和柯洁后,标志着人工智能- 4 -已经比人类更聪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推断能力。A, “只要就”将必要条件说成充分
9、条件;C, “只有才”将非充分非必要条件说成必要条件;D, “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比人类更聪明”将非充分非必要条件说成充分条件。8. 下面应用文在内容和格式方面都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其中三处错误并提出修改意见。【答案】启示改为启事;删去亲们(启事不用写称呼) ;删去“人民币 9.9 元、餐卡一张” (招领启事只要交代失物名称,不能具体) ;删去“我想失主一定心急如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段的整体修改能力。题干要求指出其中三处错误并提出修改意见即可。启示改为启事;删去亲们(启事不用写称呼) ;删去“人民币 9.9 元、餐卡一张” (招领启事只要交代失物名称,不能具体) ;删去“我想失主
10、一定心急如焚” 。9. 2017 年 12 月 15 日, “盐城交警”发了一条微博,其内容是两张海报,提醒骑电动车的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其中一张海报的文案为“像我们这个年纪,骑电动车一定要记住戴安全头盔,否则会被开奔驰宝马的同学认出来。 ”请你对以上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要求态度明确,语言简练、连贯,不超过 60 字。【答案】参考示例:这样的交通安全宣传语能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也充满轻松调侃意味,符合大众接受心理,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交警是执法部门,宣传语可以有创意,但要坚守底线,要有原则,不能不顾及“三观” ,否则,不是幽默,而是“下流” 。这种交通用语无疑是在煽动社会贫富对立,这样没有价
11、值立场的交通宣传语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也难以起到提醒和警示的效果。交警安全宣传也应注重价值观导向,该宣传价值观导向错误,是明显的嫌贫爱富,是“媚- 5 -俗宣传” 。该微博虽然“言者无意” ,但受众的阅读重心很容易滑向道路上不同交通工具所带来的身份贫富属性。【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对以上微博内容进行评论。要求态度明确,语言简练、连贯,不超过 60 字” ,评价微博内容可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形式上注意用语用词的特点,如口语书面语、方言等;句式上的特点可从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角度分析;内容上可从微博的内容对人们的影响等角度展开。本题如这样的交通安全宣传语能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也充满轻松调
12、侃意味,符合大众接受心理,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交警是执法部门,宣传语可以有创意,但要坚守底线,要有原则,不能不顾及“三观” ,否则,不是幽默,而是“下流”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成都的春天刘大杰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在北平江南一带看不见的好梅花,成都有;在外面看不见的四五丈高的玉兰,二三丈高的夹竹桃,成都也有。据外国人说,成都的兰花,在三百种以上。外面把兰花看重得宝贝一样,这里的兰,真是遍地都是,贱得如江南一带的油菜花,三分钱买一大把,你可以插好几瓶。从外
13、面来的朋友,没有一个人不骂成都的天气,但没有一个不爱成都的花木。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个穷人家住的房子,院子里总有几十株花草,一年四季,不断地开着鲜艳的花。他们都懂得培植,懂得衬贴。一丛小竹的旁面,栽着几树桃,绿梅的旁面,衬着红梅,蔷薇的附近,植着橙柑,这种衬贴扶持,显出调和,显出不单调。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梅花的颜色。绿梅以清淡胜,朱砂以娇艳胜,粉梅则品不高,然在无锡梅园苏州邓尉所看见的,则全是这种粉梅也。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和
14、靖先生的诗确是作得好,但这里的好梅花,他恐怕还没有见过。碧绿,雪白,粉红,朱红,各种各样的颜色,配合得适宜而又自然,真配得上“香雪海”那三个字。现在是三月底,梅兰早已谢了,正是海棠、玉兰、桃、杏、梨、李、迎春各种花木争- 6 -奇斗艳的时候。杨柳早已拖着柔媚的长条,在百花潭浣花溪的水边悠悠地飘动。大的鸟小的鸟,颜色很好看,不知道名字,飞来飞去地唱着歌。薛涛林公园也充满了春意,有老诗人在那里吊古,有青年男女在那里游春。有的在吹箫唱曲,有的在垂钓弹筝,这种情味,比起西湖上的风光,全是两样。花朝,是成都花会开幕的日子。地点在南门外十二桥边的青羊宫。花会期有一个月。这是一个成都青年男女解放的时期。花会
15、与上海的浴佛节有点相像,不过成都的是以卖花为主,再辅助着各种游艺与各地的出产。平日我们在街上不容易看到艳妆的妇女,到这时候,成都人倾城而出,买花的,卖花的,看人的,被人看的,摩肩擦背,真是拥挤得不堪。高跟鞋,花裤,桃色的衣裳,卷卷的头发,五光十色,无奇不有,与其说是花会,不如说是成都人展览会。好像是闷居了一年的成都人,都要借这个机会来发泄一下似的,醉的大醉,闹的大闹,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手里抱着风车风筝,口里嚼着糖,唱着回城去,想着古人的“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句子,真是最妥当也没有的了。到百花潭去走走,那情境也极好。对面就是工部草堂,一只有篷顶的渡船,时时预备在那里,你摇一摇手,他就来渡你过去
16、。一潭水清得怪可爱,水浅地方的游鱼,望得清清楚楚,无论你什么时候去,总有一堆人在那里钓鱼,不管有鱼无鱼,他们都能忍耐地坐在那里,谈谈笑笑,总要到黄昏时候,才一群一群地进城。堤边十几株大杨柳,垂着新绿的长条,尖子都拂在水面上,微风过去,在水面上摇动着美丽的波纹。没有事的时候,你可以到茶馆里去坐一坐。茶馆在成都真是遍地都是,一把竹椅,一张不成样子的木板桌,你可以泡一碗茶(只要三分钱),可以坐一个下午。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平日你看不见的东西。有的卖字画,有的卖图章,有的卖旧衣服,你有时候,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一些很好的物品。郊外的茶馆,有的临江,有的在花木下面,你坐在那里,喝茶,吃花生米,可以悠悠地
17、欣赏自然,或是读书,或是睡觉,你都很舒服。高起兴来,还可以叫来一两样菜,半斤酒,可以喝得醺醺大醉,坐着车子进城。你所感到的,只是轻松与悠闲,如外面都市中的那种紧张的空气,你会一点也感不到。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三月末日于成都 (原载一九三六年五月一日宇宙风第十六期)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从总写成都的天气宜于养花木开始,到方寸之地的茶馆结束,叙述层次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7 -B. 第段写薛涛林公园的春意时,不仅着重突出此公园的风景特色,还用西湖上的风光来反衬薛涛林公园的风光。C. 第段写百花
18、潭的钓鱼人,用“无论” “总有” “不管” “总要” “才”等一组词语,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点。D. 本文以华丽的语言、轻松悠闲的笔调,把成都春天的景象和风俗娓娓道来,给人以亲切感,表达出对成都春天的喜爱之情。11. 文章是抓住成都的春天的哪些特点来描绘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12. 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答案】10. A 11. 成都的春天来得比江南早。各种花木层出不穷,争奇斗艳。成都人春天生活的闲适与情趣。 12. (示例一)情感:对成都的喜爱之情。从文章内容看,成都
19、的花木惹人爱,作者喜爱成都的春天,成都人的生活闲适、轻松、悠闲,文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成都的喜爱。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成都和在成都生活的由衷的喜爱之情。(示例二)情感:既有对成都的喜爱,也有对成都轻松、悠闲生活的担忧。从文章内容看,作者对成都是喜爱的,但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一年,外面都市中已透着“紧张的空气” ,因此“懒人” “得过且过的懒人”是一语双关,作者担忧因此消磨了斗志,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B 项,不是突出“风景特色” ,而是人文特点;不是反衬,是比较或对比。C 项, “写出了成都人爱谈笑、喜热闹的特
20、点”错误,从语境看,应是表现成都人的轻松、悠闲。D 项,本文的语言特点平实,不是华丽。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从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概括成都春天的特点,文章前四段是对“成都的春天”特点的阐述,找出这四段中表明成都特点的主要信息便可。如:(1)成都天气,热的时候不过热,冷的时候不过冷,水分很多,阴晴不定,宜于养花木,不宜于养人。因此,住在成都的人,气色没有好的,而花木无一不好。 (2)成都这城市,有一点京派的风味。栽花种花,对酒品茗,在生活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3)成都的春天,恐怕要比北平江南早一月到两月罢。二月半到三月半,是梅花盛开的时候,街头巷尾,院里墙间,无处不是
21、梅花的颜色。- 8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文章最后一句“我时常想,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的情感可从喜欢、喜爱、赞赏、批判等角度来分析。从文章的第五段到最后一段,作者写了成都人生活的一个个特写镜头,由这些镜头可看出成都人的日常生活特点,并由此总结出“一个人在成都住得太久了,会变成一个懒人,一个得过且过的懒人” 。可见,答案信息可主要在这几个段落中筛选。如文章描写了成都的花木惹人爱,作者喜爱成都的春天,成都人的生活闲适、轻松、悠闲,文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成都的喜爱。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成都
22、和在成都生活的由衷的喜爱之情。再结合写作时间可知,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一年,外面都市中已透着“紧张的空气” ,因此“懒人” “得过且过的懒人”是一语双关,作者担忧因此消磨了斗志,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意。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 ,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
23、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仙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俛 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释: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临皋,亭名。黄泥之坂
24、(b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坂,斜坡,山坡。登虬(qi)龙,虬,龙的一种,游于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之丛林。羽衣翩(pin)仙,穿着用鸟羽所制的衣服, 轻快飘逸。翩仙,一作“蹁(pin) 跹(xin)” 。俛(f) ,同“俯”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 今者薄暮攀 儿已薄禄相- 9 -C. 栖鹘之危巢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将归于临皋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 于是携酒与鱼。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C. 凛乎其不可留也
2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5.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悟言一室之内B. 履巉岩,披蒙茸C.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 长乐王回深父16. 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B. 列坐(于)其次C.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D. (鹘)划然长啸17.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B.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C.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
26、顾/笑予/亦惊寤/D. 呜呼噫噫/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18.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文体,兴盛于唐宋时期,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可入乐歌唱,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B. 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宋代继续提倡这种改革,出现了被世人称颂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C. “望”即“望日” ,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六日, “晦”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 “朔”是指农历每月初一。- 10 -D. 鹤,在中国传统
27、文化中它跟仙、道、人的精神品格有着密切关系。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达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一行人带着酒和鱼从雪堂出发来到赤壁,先是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B.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 “履” 、 “披” 、 “踞” 、 “登”等一连串动词写出作者欲一览冬夜赤壁景象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D.
28、 文中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与世无争的豁达态度。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答案】13. A 14. C 15. B 16. D 17. D 18. A 19. A 20.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解析】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A 项,都是“已经” 。B 项,接近、迫近;微薄、稀少或缺少。C 项,高;端正。B 项,刚好、恰好;享有。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推断能力。A 项
29、,介词,到;介词,对于。B 项,连词,和;动词,结交。C 项,都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D 项,陈述语气词;判断语气词。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推断能力。A 悟:晤,交谈;C 缪:缭,盘绕;D 父:甫。16.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文言文省略句句式的考查。D 项, “划然长啸”的主语应是“我”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本题难度不大,只有两处断句不同,容易判断。 “畴昔之夜”指“昨晚”的意思,所以不应分开,排除 AB。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这句话中有两个主语,分别是“道士”和“予” ,所以按照主谓式句式来判断,应该是“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故
30、选 D。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 11 -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31、 “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 “向之” “未几” “已而” “斯须” “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 (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 “哉”后叹(!),“夫” “盖”大都在句前。 “于” “而”一般在句中, “矣” “耳”后面
32、画圆圈(。 ) “耶” “乎”经常表疑问(?), “也” “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能力。A“兴盛于唐宋时期”错,赋兴盛于汉代,汉代到唐初赋重于诗;赋不能入乐歌唱。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 项,作者是在回家途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吸引,陡起游兴,游赤壁没有计划;酒是作者回家取来的。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反:同“返” ,返回;中流:水流的中间、江心;听:听任、任凭;而:承接;乎:于;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焉:于之
33、。参考译文:- 12 -课内文言文翻译。21. 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答案】何况我和您在江边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与鱼虾做伴) ,以麋鹿为朋友(与麋鹿做朋友) 。- 13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采取(或取舍资料或援引资料)的缘故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1)渔樵,动词,打鱼砍柴;侣、友,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2)所以,的原因;学者,治学的人,做学问的人。四、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
34、,完成下列小题。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如何?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 ,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双白鹄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妻卒疲且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蹰顾群侣,泪下不自知。注:蘼芜这种植物,又名蕲茝,江蓠,据辞书解释,苗似芎藭,叶似当归,香气似白芷,是一种香草。缣,质次价低的丝织品。素:白色的细绢,价比缣贵。白鹄,鸟名,又名天鹅,全身羽毛雪白。2
35、2.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长跪问故夫”的“长跪”说明了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虽然被抛弃了,但见到故夫后依然很谦恭,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精神的毒害。B. “十十将五五”一句是以白鹄们结伴而飞,反衬出一对白鹄因雌鸟疲病而不得不分离的悲剧画面。C. “五里一返顾,六里一徘徊”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相对应。D. 双白鹄与孔雀东南飞都采用了以美禽起兴的艺术手法。23. 这两首诗表达的主题有相同之处,但在表现主题的方法上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答案】22. D 23. 相同: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夫妻别离的悲剧。不同点:前者是一首- 14 -叙事诗
36、,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形象,反映主题;后者运用托物言志(比喻,拟人,象征) ,通过两只白鹄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委婉地反映主题。【解析】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孔雀东南飞记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故事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 双白鹄所叙就是两只白鹄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并未用起兴手法。23. 试题分析:从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在表现主题方法上的不同点,主要是分析表现手法的不同,可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 上山采蘼芜通篇问答成章。这是一篇弃妇与前夫在途中偶遇时的问答之辞,全篇没有一句评价、抒情,而是通过客观的对话,生动而含蓄地塑造
37、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遭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全诗通过“故夫”的口将“故人”与“新人”进行了对比,使弃妇的形象渐趋鲜明,也暗示了“新人”将来的命运。 双白鹄描写了一对白鹄,雌鸟不幸染病,雄鸟盘桓悲鸣,久久不曾离去,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比喻,拟人,象征)的手法,通过两只白鹄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寓意人生活的喜怒哀乐,委婉地反映主题。所以相同点是: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夫妻别离的悲剧。不同点:前者是一首叙事诗,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形象,反映主题;后者运用托物言志(比喻,拟人,象征) ,通过两只白鹄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委婉地反映主题。五、名篇名句默写2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38、) 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_ ,_。 ”(2) 氓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两句是“夙兴夜寐,_。 ”(3) 离骚中,诗人以女子为喻,揭露奸臣嫉妒贤才,对自己肆意造谣中伤的两句是“ _ ,_。 ” (4) 离骚中表明诗人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 (5)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认为虽然宴会上没有音乐助兴,但“_” ,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内心的感情。(6) 归园田居 (其一)中“暧暧远人村,_”两句所描写的是远景,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给人以平静祥和的感觉。 (7)_,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 15 -(8)
39、驾一叶之扁舟,_。(9)_,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以观之,_。(10)_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游褒禅山记 )【答案】 (1). 桑之落矣 (2). 其黄而陨 (3). 靡有朝矣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5). 谣诼谓以善淫 (6). 忳郁邑余侘傺兮 (7). 一觞一咏 (8). 依依墟里烟 (9).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10). 举匏樽以相属 (11).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12). 则天地与我皆无尽也 (13).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靡” “诼” “侘傺” “觞
40、” “冯” “匏樽” 。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六、写作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享”是共享、分享,共享单车、共享图书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共享经济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享”也是享受、享用,高铁、移动支付等“新四大发明”让我们享受高科技,享受发展的成果。请以“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突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享假如让我用一个词去诠释生命,我会选择微笑;假如让我用一个表情去传递真情,我会选择微笑;假如让我用一种方式去
41、珍爱生命,我会选择微笑。微笑-恒古不变的表情,世界上动人心弦的微笑无非是黑暗之中浮现的点点烛光,无非是隆冬时熊熊燃烧的火焰,无非是炎炎夏日里一丝清凉的风。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一篇文章:眼前,是你绝尘离去的背影。我站在原地,想要追上去,但是,面前仿佛有一堵高墙横在我们之间,我想奋力去推到它,却终于于事无补。班级里新官上任的我站在讲台上做着自我介绍。良久,台下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但是我心中却毫无得意之意,反而,却是满溢的忧伤,因为我清楚地看到,角落你苍白的脸色以及的眼神。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来,在微黄的纸张上跳跃。鲜红的 80 分刺痛了我的眼睛,我无力的- 16 -趴在桌子上。忽然眼睛一亮,我欣喜地拿
42、着试卷向你走来。小心翼翼的开口:“可以给我讲解一下吗?”我指着打着红叉的一道题,微笑的望着你。 “没空儿。 ”冰冷的声音毫无预警的响起。一滴眼泪低落, “对不起。 ”我转身,苦笑,欲离开。难道五年的友情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么?“等等。 ”你叫住我, “哪道题?”依旧冰冷的声音,可我却欣喜若狂。 “这道。 ”我朝你微笑。我脸上已经被晶莹的泪花温暖,我拉起你的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们可以回到从,好么?”你拉紧我的手,朝我微笑:“不要再说对不起了。 ”轰。那堵高高的墙垮了,冲破了彼此心中的隔膜与鸿沟,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个微笑是那冲破一堵高墙的洪水,是那重拾其友情的美妙音符,是那一段曙光照耀
43、的人生。一个微笑唤醒了一个人光明的心境;一个微笑重拾起自信和美好乐章;一个微笑带来一段光辉的人生,它表达生命的价值, ,诠释着青春的美妙。细微之处见真情。早晨,来到学校,同学间不语的微笑互相传递交融,师生之间真诚的微笑,传递着浓浓的情谊。我想,太阳也会跟着微笑,无私照耀万物生灵。是啊,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友情因微笑而更加牢固。让我们一起笑着享受生命,笑着面对生活。用微笑感受身边的一切,用微笑为生命代言,用微笑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加命题的命题作文,写作题目从材料中总结出来。首先来看写作题目,就一个字“享” ,我们可以用添补的方法来补充题目。一、抓住“题眼” ,挖掘“深意”
44、汉语词汇一般含义丰富,不少词语除了本义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所以,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隐含义,做到由表及里,挖掘“深意” 。一般地说,文有“文眼” ,诗有“诗眼” ,题目也有“题眼” 。 “享”的基本含义有(1)受用:享福。享乐。(2)贡献(指把祭品,珍品献给祖先、神明或天子、侯王) ,上供:享堂。享殿。而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主要是说明“奉献与享用”这两层意思。那么考生在写作的时候立意的重点就要围绕着“奉献与享用”这两层含义展开。可在“奉献”和“享用”的前后加一些限制词,拓宽立意,如在“奉献”和“享用”的后面加一些名词,如奉献爱心、奉献光明、奉献动力、奉献社会等。也可在“奉献”
45、和“享用”的前面加些动词,如学会奉献、学会享受、主动奉献、分享享受等。二、关注材料,开拓思路非直接命题的全命题作文,即“材料(导语、提示语)+文题”的命题形式,虽说考生在写- 17 -作时也可灵活发挥,彰显个性,挥洒才情,但是“材料(导语、提示语) ”对写作的内容、立意、选材等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审读“材料(导语、提示语) ”显得十分必要。 “享”的基本含义是奉献与享用,材料分别说明这两层意思。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共享经济的发展又带给人们看得见的实惠。未来更需要每个人勠力同心,在践行中国梦的每一个节点上留下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说一个“享”字反映了当前我们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精神状态。作文时如能通过自身的经历或具体的事件来表达对“享”的感受与思考,同时能以小见大,反映时代主旋律,这是最佳的。当然如果通过“享”来表达真情或寄寓人生哲理、生活道理也是符合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