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东山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第卷(单项选择题 50 分)12018 年 3月 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下列关于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不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D文化是人类全部活动及其产品22018 年 5月 23日晚,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百年巨匠鲁迅精编版,通过现代影像手段解构文学巨匠鲁迅的艺术人生。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用手中的笔鼓舞了无数青年人参加革命,用文字为良药治疗了许多中国人麻木的心灵。人们称赞他
2、的文章“伟大而又悲壮,能够挑起民族脊梁,让迷惘转化为自信力,引导青年人走向光明” 。这说明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C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文化作为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的反映3不管是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 ,还是2022 相约北京的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八分钟”文艺演出,都向世界展现了创新中国,同时也彰显了文化自信,惊艳全世界。这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要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增强文化软实力。这主要因为一定的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体现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
3、础,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同步发展的A B C D4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中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中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中国表达、树立中国形象。这给我们的正确启示是- 2 -要夯实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基础地位 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文化发展对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A B C D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一个国家
4、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A B C D2018年 4月 23日,恰逢第 23个世界读书日,由全国妇联主办的“书香飘万家”2018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主题活动在京举办。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生活中因为读了一本书,而使人的思想观念乃至前途命运发生根本改变的故事,比比皆是。据此回答 67 题。6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具有持久影
5、响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7阅读的文化意义在于丰富精神世界,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陶冶 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A B C D8.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 ,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 B. C. D.9
6、2018 年 4月 14日,在经历沙尘影响生产的内蒙古,首届“美丽中国种植希望”公- 3 -益植树活动在内蒙古大青山前坡开展,来自主办单位及公益企业的近 300名志愿者参与植树活动,人们互相配合共植一片公益林,美化家园添新绿,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这说明美丽中国文化理念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人们的全部精神活动都离不开植树物质活动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B C D102018 年 1月 20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颁奖晚会成功举行,本届颁奖晚会以“即刻出发,让中国美起来”为主题,对大赛获奖作品和创作者给予表彰,盘
7、点过去两年具有影响力的公益人物和公益事件,充分彰显电视公益广告引领精神风尚、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每一届“全国电视公益广告大赛”颁奖典礼都以感人至深的内容,充分表达了公益广告发挥的引领社会风尚、弘扬正风正气、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这说明,举办这一赛事能以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激发人们热爱公益事业 折射出文化对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空前繁荣和发展 有利于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A B C D11古人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 说的是一旦没有道德约束和精神依托,人的欲望就会恶性膨胀和肆意泛滥,造成祸害与灾难。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自觉学习优
8、秀文化,为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持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优秀文化在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中的作用优秀文化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122018 年 3月 2日,首届中意文化年在意大利菲洛特拉诺市隆重开幕。汉服、古琴、书画、茶道等中国文化元素的展示成为本次盛会的一大亮点。这说明A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4 -C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D世界各国文化日渐融合13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大众
9、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A B C D14. 2018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的2017 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用户已接近 4亿,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152亿元,同比增长 26.7%。材料表明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A B C D 15当地时间 2018年 3 月 12 日,肯尼亚总统在位于首都内罗毕的总统府为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
10、赴华留学生举行送行仪式,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在致辞中指出,赴华奖学金项目的启动是中肯政府间合作的最新成果。这一合作是基于政府间交流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最直接手段能推动中肯文化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能增进中肯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表明文化是政治的基础,也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 B C D162018 年 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 “春节” “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 “高铁” “支付宝” “网购”等新兴词汇、 “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
11、高关注。这说明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5 -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 B. C. D.174 月 7日是 2018年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4天。清明节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竞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都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影响最深远A B C D
12、18 “中国社区”标识整体色彩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寓意吉祥。图形整体呈开放的菱形,内部为三个手臂相挽的人构成中国结图案,寓意“三人成众” ,即社区居民的团结协作,菱形与中国结象征汉字“区”字,标示出社区对特定地域的依着关系。这一标识创作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文化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人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能因时而变A BC D192018 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 ,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
13、影响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A B C D202018 年 6月 21日,广西玉林市一年一度的“狗肉节”拉开序幕,每年的这一天,都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狗被端上餐桌。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 6 -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A B C D212018 年 1月,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这是建国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的深切关怀,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是基于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22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 “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
15、展B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C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23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文化发展猛烈的冲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也成为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这表明A文化传递、选择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B思想运动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C社会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D教育在文化传递、创造中发挥了更大的功能24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 获得学生奥斯卡国际动画片金奖的短片低头人生用夸张的手法将现实生活中低头一族的生活-
16、 7 -展现出来,冷幽默中透露着对低头族的担忧。这主要表明A文化创作的灵感源自社会实践 B世界文化在交流中趋同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25 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 “和诗以歌” ,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 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
17、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2018 年 3 月 1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 2017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播出。爱国爱乡的台湾籍党代表卢丽安、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一生只为一清渠的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守卫祖国海疆的轰 6K“超大胆”机长刘锐他们的故事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上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让祖国变得繁荣富强。材料二: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高二某班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1)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
18、分析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意义。 (6 分)(2)请你为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 8 -(4 分)272018 年 2月 25日,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完成了让世界为之惊艳的 8分钟表演。 “北京 8分钟”的主题:2022,相约北京,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8分钟演出中,演员“熊猫”与目前我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科技产品“冰屏”共同在地幕上勾勒出了龙、凤凰、中国结、扇子等多个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传统元素,同时高速铁路、中国现代化城市、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大剧院、中国桥梁、高速公路、 “中国天眼” 、大飞机、未来空间站等纷纷出现在“冰屏”
19、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以前有什么”“中国现在有什么” “将来还会有什么” ,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还推出了“冬奥有我”的互动,凡在闭幕式开始前参与活动,微信头像将有机会出现在冬奥闭幕式现场。冬奥会“北京 8分钟”引起强烈反响,巴西 FSB新闻社的记者说:“这 8分钟是关于中国的文化的历史课。 ”韩国志愿者金艺琳表示:八分钟立意很出彩, “简单但富含高科技” 。英国人史蒂芬兰特尔则表示:“中国选对了代言人 ,熊猫可爱又富有亲和力,是很好的和平友谊使者。 ”结合材料,说明“北京 8分钟”在推动中国文化创新过程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情怀如梦,家国在心。中华优秀
20、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2006 年 5月 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 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与端宁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过去,对出远门的人来说,远隔千山万水,交通不易,信息不灵,团国往往可望而不
21、可即。今天交通、通信发达,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中秋节的团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释放压力、调整生活节奏的心理诉求,同时,在这个更具诗意的日子里,在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氛围中,重温那渐行渐选的传统文化情怀。(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秋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10 分)(2)生活需要仪式感。某小区准备在中秋夜举行文化活动,请你提两个活动建议。 (字- 9 -数不超过 20个字) (2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 1月 5日,2017 年度中国好故事发布典礼在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的中国故事基地枫泾举行,现场发布了 4篇 2017年度中国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
22、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 。 “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 国 声 音 ”。 他 在 不 同 国 家 的 演 讲 中 别 具 智 慧 的 讲 述 , 带 来 一 股 外 交新 风 , 重 塑 着 中 国 对 外 传 播 新 格 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
23、得以最大化。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 ,又要有“故事” 。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6 分)( 2) 结 合 材 料 , 运 用 文 化 既 是 民 族 的 也 是 世 界 的 知 识 , 分 析 如 何 讲 好 中 国 故 事 , 让 外 界 更
24、好认 识 中 国 。 ( 6分)(3)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出两条建议。 (4 分)- 10 - 11 -20182019 东山二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政治参考答案第卷(50 分)第卷(50 分)26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激发着社会向善的力量,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分)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宣传这些感动中国人物,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2分)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宣传这
25、些感动中国人物,能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分)(2)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分)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理论依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分) (主题与理论依据匹配即可)27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北京 8 分钟”利用冬奥会这个平台,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 (3 分)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北京 8 分钟”挖掘和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为继承和传播
26、中国文化的载体,有利于中国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3 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京 8 分钟”利用高科技产品“冰屏”在地幕上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画面的同时,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也得以展示给全世界,很好地促进发中国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有利于中国文化创新。 (3 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北京冬奥组委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冬奥有我”的互动,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 (3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B B A B C D A D A D B A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
27、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D A C A D D C B A C- 12 -28.(1)中秋佳节作为传统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3 分)中秋佳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3 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中秋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2 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秋文化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分)(2)举行中秋赏月会,邀请社区居民参加;(1 分)举行中秋诗会,邀请文化名人现场作诗、题词。 (1 分)29.(1) 有利于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分) 。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2 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树立中国在世界上的良好形象。 (2 分)(2)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 分)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讲中 国 故 事 时 , 要 展 现 中 国 文 化 的特 征 , 留 住 中 国 文 化 本 身 的 味 道 。(2 分)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中 国 故 事 既要有“中国” ,又要有“故事” ,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 (2 分)(3)建议一:制作动漫作品或微电影,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对外宣传。 (2 分)建议二:通过参加中外文化社团活动或文化沙龙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