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186930       资源大小:8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

    1、1静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政 治1本试卷分两部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序号规定的范围内,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文化生活现象的是( ) A 2017 年天猫双 11 全球购物狂欢节成交额达 168269 亿元 B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玩具总动员”园区于 2018 年开幕C 2018 年底快递收发将全面实名制,用“超级飞侠”寄件将成为历史 D 2017 年 10 月 18 日,十

    2、九大在北京召开2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但每到旅游旺季, 游客破坏景区设施等不文明行为便会集中出现。有网友评论这些游客的行为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这里的“文化”是指( )A人类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B人的一种文化素养,与“文明” “礼貌”相近C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D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3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 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 这说明(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

    3、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载体A BC D4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思想,为全党 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A BC D5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 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

    4、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 我们(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C D6唐诗宋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它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激发我们对“真 善美”的追求。这表明(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C D7 下图漫画效仿说明( )3A 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 文化素质在于模仿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8近年来,某省根据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等部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了“扬正

    5、气,促和谐”全省廉 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活动,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廉政公益广告能促进廉政建设,下列成语诗 文能反映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特点的是 ( )耳濡目染、孟母三迁乡音无改鬓毛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A B C D9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 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 “这一励志寄语,尽管寥寥数语,却胜过千言万语,让 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A BC D102017

    6、年 7 月 30 日,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亲临沙场检阅部队,这是我军首次以庆祝 建军节为主题举行的专项阅兵,也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这既是一次实 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还是一次新时代、新征程出发前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4A BC D11 经国务院批准,自 2017 年起,将每年 5 月 10 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2017 年中国品牌日的 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

    7、此举是基于(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C D12 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国际论坛于 2017 年 12 月 12 日至 14 日在琼海博鳌举行。 本次论坛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围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问题展开多方探 讨。世界各国重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 )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13亡灵节时,墨西哥人民载歌载舞、欢欣洒脱;清明节时,我们严肃庄重地踏青祭祖,告慰亡灵, 条

    8、奠英魂。但无论是墨西哥的亡灵节还是中国的清明节,都表达着对死者的思念和对死亡的尊 重。这表明(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同、互不相容的A BC D14 “一带一路”是经济、贸易之路,也是文化、友谊之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对5不同的民族 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 )固守民族文化,强化自身优势尊重民族差异,包容多样文化倡导文明宽容,促进互学互鉴全面吸收借鉴,认同外来文化A BC D15近年来,欧洲学院日益重视中国,开设了欧中关系课程,还积极筹建欧中研究中心,致力于欧 中关系研究。中

    9、国愿同欧方一道努力,争取到 2020 年实现中欧学生年度双向交流达到 30 万人 次。上述材料体现了(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学生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中欧学生交流有利于文化传播A BC D16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高度浓缩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该片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这显示出大众传 媒( )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使文化传播的途径发生根本变革A BC D17 2017 年 2 月,加拿大 2017“欢乐春节”压轴大戏渥太华冰

    10、上龙舟节在世界著名的自然、文 化遗产所在地里多运河成功举行,此次冰上龙舟节系北美首创,共有来自加、美多地的 60 支 队伍参赛,全天吸引观众人数约十万人。该活动( )便于促进中国龙文化与加拿大冰雪文化有机融合丰富了加拿大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加文化交流互鉴6说明中国的龙文化已经得列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认同有利于促进加拿大文化在中国传播,增强国际影响力A BC D18在浙、赣、皖的农村地区,明清古建筑买卖之风日盛。有专家认为,古民居里存留着历史的印 迹,应该在当地好好保存下去。保存古民居是因为( )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古民居体现中华文明的演进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必须在原地加以保护追求

    11、经济利益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A BC D19 恩格斯说过, “每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 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因此,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 提琴” 。 这主要说明(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A BC D20在中国,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 4500 年至公元前 2500 年,可以说,中华民族发 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A 源远流长 B 博大精深 C 包容性 D 推陈出新2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12、,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课”被誉为“印刷术发 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 “网课”的出现( )表明网络教育将取代传统教育方式将会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使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7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 BC D22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给我们带来的不仅 是有质量的稿件,而且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这表明( )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资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思想的净化社会实践能从根本上推动文化创新A BC D23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

    13、 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引领,深人实践、深人生活、深人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文艺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优秀的文艺作品源于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A BC D24中国电视剧近年来在海外热播,特别是古装剧和生活剧,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主流价 值观的重要载体。上述情况从文化上看主要是因为( )中国电视剧制作技术先进、资金充足、题材广泛

    14、,深受市场欢迎中国电视剧坚持真善美的创作导向,引起了各国观众的共鸣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对发展中国家构成巨大吸引电视艺术作为文化载体,更好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 A B 8C D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弘扬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朱柏庐的治家格言 、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 、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结 合 材 料

    15、 , 运 用 文 化 对 人 的 影 响 的 相 关 知 识 , 分 析 传 承 良 好 家 风 对 于 塑 造 人 生 的 作 用 。( 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但近年来,许多年轻人为追求时尚,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反而比较冷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洋节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如情人节送玫瑰、圣诞节对平安夜,都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 (10 分)9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

    16、)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17、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6 分) (2)结合材料,说明在新时代,我国应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2017 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五节课,分别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继续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由。 (6 分)10(2)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6 分)11静宁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18、)参考答案1-5:BBCCB 610:BBCAA 11-15:BBACB 16-20:AACBA 21-24:CDBC25.(12 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传承良好家风为人们民接受文化熏陶创设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3 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良好的家风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正确的处世方法。 (3 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传承良好家风,有助于通过家庭教育的良好的氛围,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 (3 分)传承良好的家风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使人们牢牢树立道德信念和正

    19、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分)26. (10 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包括洋节日,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 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4 分)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 分)27. (18 分)(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3 分)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

    20、荣。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3 分)( 2) 我 国 要 进 行 文 化 创 新 , 应 该 做 到 以 下 几 点 : 必 须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满 足 人 民 过 上美 好 生 活 的 新 期 待 , 这 是 文 化 创 作 的 基 本 要 求 , 也 是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 3 分 )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3 分)1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

    21、成果。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3 分) 要 坚 持 正 确 方 向 , 反 对 文 化 上 的 “守 旧 主 义 ”和 “民 族 虚 无 主 义 ”。 推 进 国 际 传播 能 力 建 设 , 讲 好 中 国 故 事 , 展 现 真 实 、 立 体 、 全 面 的 中 国 , 提 高 国 家 文 化 软 实 力 。( 3 分 )28. (12 分)(1 ) 文 化 作 为 一 种 精 神 力 量 , 能 在 人 们 认 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 界 的 过 程 中 转 化 为 物质 力 量 , 对 社 会 发 展 产 生 深 刻 影 响 。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能

    22、促 进 一 个 国 家 和 民 族 的 发 展 。( 3 分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 (3 分) 文 化 是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的 重 要 因 素 。 弘 扬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有 助 于 增 强 我 国 文 化 软 实 力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同时应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顺应时代的变迁。 (3 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维系民族生存发展中的精神纽带作用,增强人们的价值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 分)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