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资源ID:1186379       资源大小: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将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 )A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C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2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 “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 )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3位于石家庄淖沱河畔的南杨庄文化遗址迄今六千年左右,遗址内发现了粟和用

    2、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盘、石磨棒,还发现了仿照家蚕蛹制作的陶蚕蛹和纺丝用的陶纺轮等。这说明当时淖沱河流域 ( )A原始农业、手工业发达 B种植经济刚刚起步C “男耕女织”经济成型 D已经注重精耕细作4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 )A铁农具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5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 )A法家

    3、B墨家 C儒家 D道家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其中“中央集权”指的是(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的至高无上为最基本原则 - 2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7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 “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 。这说明汉代 ( )A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C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8汉武帝“独尊儒术” ,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 )A “君舟民水”主张 B “大一统思想”C “民贵军轻”主张 D “无为而治”主张9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

    4、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10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到广州与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附船前往印度。下列事物可能出现在他报乘坐的商船上的是 ( )A越窑的青瓷 B松江的棉布C 四书章句集注 D送板桥的墨兰图11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B提高了行政效率C使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D使政事堂权力膨胀12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

    5、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 )A唐文化多元共荣 B佛道社会基础薄弱C君权的极度强化 D儒学地位相对稳固13宋代从乾德元年(963 年)开始,陆续“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吏王右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清县(知,即兼理、兼管之意) ”。北宋知县的设立表明 ( )A县取代州成为基层单位 B君主权力的行使比较随意- 3 -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14宋朝某一中央官员负责工商收及兵器制造、财政收支和粮食漕运、户口、赋税等事务,该官员的官职是 ( )A宰相 B三司使C枢密使 D通判15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6、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 “不耻事贾,牟取暴利” 。这表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 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16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文言文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退17有学者认为, “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

    7、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 。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京戏1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吏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 ”可见行省制度 ( )A源于唐朝的三省制 B加强了中央集权C主要功能是对地方巡察员 D形成了地方割据19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汉代低约 10%。这主要是由于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0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的创作,提

    8、出“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 4 -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 。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以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2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2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地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

    9、治理。这一变化 (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23明朝时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 “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 )A古代官营手工业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C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24 “自嘉靖中年,田赋日增,田价日减,细户不支则人逃,即不逃而丁口不复隶于图册今日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是以租税不亏而庸调不足,生齿日繁,游手日众。 ”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B赋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C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放

    10、松 D社会风气日益消靡没落25 “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明末思想家李贽 (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专制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分)26史料 1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 5 -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史料 2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

    11、书门下之章发下。钱穆国史新论史料 1 反映了通过怎样的方式削弱相权?如何理解史料 2 中的“委员制”?综合以上史料,三省六部制主要起到了什么作用?27史料 1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李贽藏书史料 2 古者以 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 3 若其所欲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于是刻者。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顾炎武日知录自序史料 4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史料 1 说明了李贽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根据史料 2、3、4 说明黄、顾、王三位思想家是如何继承与批判传统儒学的。综合以上史料分析这种进步思想出现的根源。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