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85799       资源大小:10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湖南省邵东县十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一. 基础知识(共21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弄(lng)堂 彳亍(chch) 游说(shu) 呱(g)呱坠地B. 喋(di)血 着(zhu)想 丝绦(to) 浑身解(ji)数C. 衣钵(b) 颓圮(q) 桀骜(o) 呼天(qing)地D. 忤(w)逆 薯莨(ling) 侪(chi)辈 病入膏肓(hung)2.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瓶塞 艰涩 瑟缩 色厉内荏 B. 滞留 投掷 对峙 栉风沐雨C. 马厩 灵柩 臼齿 一蹴而就 D. 休憩 收讫 栖身 锲

    2、不舍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蛰居 绊脚石 风流倜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B. 斐然 玻璃钢 要言不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 喝彩 紧箍咒 韬光养晦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 倨傲 高才生 刀光箭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如果没有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的艰难呢。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应当懂得欣赏_的艺术,懂得欣赏自己民族的经典作品。 去年4月10日,郑煤集团超化矿发生透水事故后,郑煤集团_认真反思事故教训,_将责任事故演化为“英雄好事

    3、”,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A. 窜改 体味 文雅 不仅不/反而B. 篡改 体验 高雅 不是/而是C. 窜改 体验 文雅 不是/而是D. 篡改 体味 高雅 不仅不/反而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五十周年之际,邱少云烈士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重新引起轩然大波。B. 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C. 哈维,英国医师、生理学家、胚胎学家、实验生理学的始作俑者,他还是第一个阐明血液循环理论的人。- 2 -D. 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都不以为意,反映出刊物与读

    4、者的隔膜已十分严重。6. 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语文学科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因此,高考作文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B. 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C. 2006年以来,中国外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并赢得了国际上的更多的支持、理解和信任。D. 公告机关将按期在办税场所或广播、电视、报纸、期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公告纳税人欠缴税款情况。7.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

    5、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实践和重要人物。B. 战国策,汉代刘向整理编辑,长于议论,文笔流畅,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二十五史中唯一的通史。D. 包身工的作者夏衍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上海屋檐下赛金花法西斯细菌等。二现代文阅读 (25) 年轻的思索黄连德若以四季来喻人生,夏季应属年

    6、轻.它不失先前的浪漫,尤有当下的旺盛,且在激情的火热中开始冷静思索,与成熟已是比较接近,而接近成熟的年轻人又最具魅力,最为可人.若以登山来喻人生,则向上爬的那个阶段可谓年轻.其时,登攀者身手矫健、血气方刚、踌躇满志,哪管征途上的坎坷曲折、险要陡峻,只愣头愣脑,一个劲地奋然前行、向上登攀,心中的憧憬全在那“一览众山小”的峰顶.然而,人生既有四季,便自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人生既如登山,便难免峰回路转、花明柳暗、升降浮沉.“人生易老天难老”,这是铁的自然规律,只能积极地适应,而绝难从根本上“碰硬”.至关重要的是,心中要始终保持那火热的激情,牢记那个美好的憧憬,并尽力发掘属于生命本质内涵的

    7、“年轻”,让她在正当年华的时候充分凸现、淋漓尽致,在岁月老去的时候,也不至于销声匿迹.- 3 -因此,必须坦然不急不躁、循时而动:春天来了就播种,夏天来了就耕耘,秋天到了就收割,冬天到了就储藏;上山就兴致勃勃地上山,下山就心安理得地下山.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成败安之于数,甚至连生命本身的年轻和年老都不要时时在意,刻刻萦怀.一切顺乎自然,来去由它,自己只管将心跳应和着时代的足音,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人生有此坦荡超然的态度,便会自在自为,潇洒写意.因此,必须坚定万难不屈、一往无前:刮风了,下雨了,不必张皇失措,能躲避就躲避,无法躲避就干脆痛痛快地顶风冒雨朝前走;虎啸了、狼嚎了,也不要惊恐

    8、万状,它来了,总要去,打得赢就打,只要吃不了,还得赶路;至于路边花香,林中鸟语,略略欣赏,或无不可,但切切不可迷恋、沉醉,以免磨损斗志,消沉意气,因为你更有人生的要务在身,必须计算前路,检点盘缠,加快行程.人生有此坚定、执著的态度,当会丰富充实、灿然生辉.总之,无论四时更迭的岁月如何流逝,无论上山下山之途的风云如何变幻,为人都必须坦然坚定,切实把握生命的本质,始终执著现实的人生:是旭日东升的时候,你就蓬蓬勃勃;是日在中天的时候,你就轰轰烈烈;即便是“午后日西斜”,你也要重视三秋过后的“十月小阳春”,抓紧搞好“责任田”的“冬播”;纵然是“残照西风里”,你也要具有“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9、的旷达情怀和进取的精神.诚如是,你将会不老永远年轻,你就是老了依然年轻! 【阅读提示】文章先以四季、登山比喻人生,指出“年轻”的实质是“心中要始终保持那火热的激情,牢记那个美好的憧憬”,让生命的精彩尽情释放.然后进一步阐发了如何把握生命的本质,启发读者,只要把握生命的本质,执著现实的人生,即使生理上老了,精神上也会依旧朝气蓬勃,青春永在.全文有总有分;末句点明题义,照应题目,深化主旨.8、 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踌躇满志 淋漓尽致 9、“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套用了李商隐乐游原中的名句,原句为“ , ”.(4)10、结合全文,深入理解“并尽力发掘属于生命本质内涵的年轻

    10、”这句话.(4) 本质内涵的“年轻”指的是什么?本文认为怎样才能发掘本质内涵的“年轻”?11、文章第四段从两个方面说出了“必须坦然”的含义,试简要概括.(4)- 4 -12、第五段画线的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1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3)A、“心中的憧憬全在那一览众山小的峰顶”表明了作者的看法: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B、“检点盘缠”比喻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包括体力、智力、激情、信心等,并要注意适时补充.C、“是旭日东升的时候”至“进取精神”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意在说明要珍惜一年四季,抓紧一日之时,执著努力,毫不消

    11、沉懈怠.D、本文末句“诚如是,你将会不老永远年轻,你就是老了依然年轻!”是说,只要把握生命的本质,执著现实的人生,即使生理上老了,精神上也会依旧朝气蓬勃,青春永在.E、全文先用比喻说明了年轻的特点,接着从精神上揭示了年轻的本质内涵,然后进一步阐发了如何把握生命的本质.全文有总有分;末句点明题义,照应题目,深化主旨.三.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的选段,完成1417题。(共12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亡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

    12、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4. 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3)A. 同舟共济 B. 济世安民 C. 赈灾济贫 D. 无济于事15. 下列各句词类活用与“既东封郑”相同的是( )(3)A. 共其乏困 B. 越国以鄙远 C. 夜缒而出 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6. 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3、 )(3)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亦去之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5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A. / B. / C. / D. /17. 下列对文段相关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A. 烛之武始终以秦国利益为出发点,经过反复哀求,终于让秦国答应退兵。B. 晋文公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事后反悔,这也是秦伯最终退兵的一个重要原因。C. 秦晋势均力敌,因为秦与郑结盟,使晋国处于进退两难之地,晋文公经过缜密的分析不得不退兵。D. 左传、公羊传、东周列国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第卷四.(本题

    14、共18分) 1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_ (2)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_ 19. 依照课文原文,补写下列各题的空缺部分。(8分)(1) 携来百侣曾游, 。(2)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3)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 。(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 , ,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20-21题。(6)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15、。- 6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20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答: 21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4分)六. 语言实际运用:(本题共8分,每小题4分)22.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填入两个四字短语。阅读教学需要朗读。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 、 ,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23. 下面文句,是中国美术协会为悼念齐白石先生写的一副对联中的语句

    16、,请调整被打乱的顺序,将序号填在横线上。其中上联的首句、下联的末句已经给出。 守金石行操 抱松乔习性 写鱼虫生趣 峥嵘九七春秋 抒稻黍风情 不愧劳动人民本色 灼烁新鲜时代 平添和平事业光辉上联是: 下联是: 七. 作文题:(本题共60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人受多种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制约你,规定你,决定你;或者肯定你,或者否定你。用物理学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合力。外力的合力决定了你运动的轨迹。请以“寻找生活的合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自选文体。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7 -试题答案1. 答:D 彳亍(应为chch) 浑身解数(应

    17、为xi) 颓圮(应为p)2. 答: B A. 瓶塞si,其余为 s;B. 均为zh;C. 一 蹴而就c,其余均为ji;D. 栖身q,锲而不舍qi,其余为q。3. 答:C A.时不再来,B.要言不烦,D.刀光剑影。4. 答:D(“窜改”,只有改动的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只能选“篡改”;“体味”,仔细体会、玩味,只是动词,做谓语可以带宾语。“体验”,通过实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高雅”,格调高尚而不俗气,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行,作品和事物的风格、内容等;“文雅”,温和而有礼貌,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谈举止;“不仅不反而”表递进关系,“不

    18、仅不”指出否定意思,“反而”以肯定的方式推断出更进一层的意思;“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5. 答:D(A.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搭配不当。B. 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C.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贬义词。D.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6. 答:A(B项“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为“理解、信任和支持”;D项逻辑错误,期刊与杂志重复。)7. 答:C(史记是纪传体)8、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尽情、酣畅到极点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0、保持火热的激情,牢记美好的憧憬,要有旷达情怀和进取精神,正当年华时充分凸现,淋

    19、漓尽致,老去时也有所作为.必须坦然不急不躁,循时而动;必须坚定万难不屈,一往无前.11、(1)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努力奋斗;(2)坦荡超然,不必计较是非、毁誉、得失成败.12、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虎啸”、“狼嚎”指的是前进道路中的种种困难、挫折等.“打得赢就打”指的是有勇气或有能力战胜各种困难.“鸟语”、“花香”指的是生命中不以享受的东西,或已经取得的成绩.好处:这样写,能够使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谈起来朗朗上口,使人能够更通俗、更具体地体悟到“必须坚定”的含义不能惧怕困难,但不绝对碰硬;不能贪图享乐而沉迷于成功.13、A、C(A句中原意上说年轻时期有很高的向往追求,而非表明作者看法.C句中

    20、“珍惜一年四季,抓紧一日之时”不对,这里用的是比喻的说法,非实指.)14. 答: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C:救济;D:(对事情)有益。)15. 答:C(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A:“乏困”,形容词作名词;B:鄙:意动;D:军:- 8 -名词作动词)16. 答:D(:取独;:代词;:助词,的。)17. 答:C(A、“反复哀求”不对,烛之武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B、是晋惠公;D、东周列国传不对,是谷梁传。)18.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我又怎敢用亡郑这件事来烦劳您呢? (2)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

    21、的。19.略 20(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www.,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1(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22. 答:耳闻其音,心通其意。23. 答:上联是:下联是:。- 9 -1. 答:D 彳亍(应为chch) 浑身解数(应为xi) 颓圮(应为p)2. 答: B A. 瓶塞si,其余为 s;B. 均为zh;C. 一 蹴而就c,其余均为ji;D. 栖身q,锲而不舍qi,其余为q。3. 答:C A.时不再来,B.要言不烦,D.刀光剑影。4. 答:

    22、D(“窜改”,只有改动的意思,而“篡改”却有“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的意思,可见只能选“篡改”;“体味”,仔细体会、玩味,只是动词,做谓语可以带宾语。“体验”,通过实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高雅”,格调高尚而不俗气,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行,作品和事物的风格、内容等;“文雅”,温和而有礼貌,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言谈举止;“不仅不反而”表递进关系,“不仅不”指出否定意思,“反而”以肯定的方式推断出更进一层的意思;“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5. 答:D(A.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搭配不当。B. 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C.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

    23、坏事的人,贬义词。D.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6. 答:A(B项“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为“理解、信任和支持”;D项逻辑错误,期刊与杂志重复。)7. 答:C(史记是纪传体)8、心满意足,从容自得的样子尽情、酣畅到极点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0、保持火热的激情,牢记美好的憧憬,要有旷达情怀和进取精神,正当年华时充分凸现,淋漓尽致,老去时也有所作为.必须坦然不急不躁,循时而动;必须坚定万难不屈,一往无前.11、(1)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努力奋斗;(2)坦荡超然,不必计较是非、毁誉、得失成败.12、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虎啸”、“狼嚎”指的

    24、是前进道路中的种种困难、挫折等.“打得赢就打”指的是有勇气或有能力战胜各种困难.“鸟语”、“花香”指的是生命中不以享受的东西,或已经取得的成绩.好处:这样写,能够使说理显得生动形象,谈起来朗朗上口,使人能够更通俗、更具体地体悟到“必须坚定”的含义不能惧怕困难,但不绝对碰硬;不能贪图享乐而沉迷于成功.13、A、C(A句中原意上说年轻时期有很高的向往追求,而非表明作者看法.C句中“珍惜一年四季,抓紧一日之时”不对,这里用的是比喻的说法,非实指.)14. 答: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C:救济;D:(对事情)有益。)15. 答:C(既东封郑:名词作状语。A:“乏困”,形容词作名词;B:鄙:意

    25、动;D:军:名词作动词)16. 答:D(:取独;:代词;:助词,的。)17. 答:C(A、“反复哀求”不对,烛之武的态度是不卑不亢的;B、是晋惠公;D、东周列国传不对,是谷梁传。)18.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我又怎敢用亡郑这件事来烦劳您呢? (2)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19.略 20(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www.,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1(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10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1分)。(语意相近即可)22. 答:耳闻其音,心通其意。23. 答:上联是:下联是:。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邵东县十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