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某遗址“距今 6000 多年” “位于长江下游” “发现稻谷和稻壳”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6000 多年,位于距宁波市区约 20 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属于长江下游,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与材料题意不符
2、,A 项错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京,不属于长江流域,故 B 项错误;半坡遗址位于陕西,属于黄河流域,故排除 D 项。2.截至 2017 年 12 月底,全球 146 个国家(地区)建立 525 所孔子学院“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下列就 “孔子热”现象的议论中不正确的是A. 甲国学者: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B. 乙国学者: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而出现,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C. 丙国学者:只有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D. 丁国学者: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答案】C【解析】【详解】有些问题可以用孔子的思想解决好,但不是只有
3、运用孔子思想才能解决好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C 项说法太绝对,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孔子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学者关注,充分说明优秀文化没有国界,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热”现象是中国国力增强的体现,故 B 项议论正确,不符合题意;孔子的很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符合人类的共同追求。这是“孔子热”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故 D 项议论正确,不符合题意。3.2018 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湖南省邵阳市 80 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 ”下列作品属于李白- 2 -的是A
4、. 蜀道难 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窦娥冤 D. 西游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蜀道难是李白的作品,故 A 项正确;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作品,排除 B 项;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排除 C 项;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作品,排除 D 项。4.将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所处的时代分别是西周,秦朝,明朝,唐朝。故按时间排序 A 项正确,排除 BCD 三项。5.都嘟中写道:“1918 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 44%,1
5、920 年降到 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A.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 D. 北伐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20 年降到 24%,近乎腰斩了”的时间可知,该运动发生于五四运动期间,五四运动 1919 年爆发,故 C 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是 1894 年,八国联军侵华是 1900年,北伐战争是 1926 年,故 ABD 三项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BD 三项。6.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 4100 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 4500 万。
6、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 3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1931 年,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到 1945 年抗战胜利正好是十四年,故 A 项正确;华北事变是 1935 年,西安事变 1936 年,七七事变1937 年,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BCD 三项。7.1948 年秋,中共中央果断决定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决战,首先选择在东北境内发动了A. 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1948 年秋,东北境内,可知该战役是辽沈战役,辽沈位
7、于东北地区,故B 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时期的战役,故排除 A 项;平津战役在北京地区,故排除 C 项;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徐州在江苏省,故 D 项错误;8.下列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图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 4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文艺复兴运动是 14 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一场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运动,其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故ABC 三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9.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
8、,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下列文献中,在美国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 权利法案B. 1787 年宪法C. 人权宣言D. 民法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制定1787 年宪法 ,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分别是英国、法国、法国,故排除 ACD 三项。10.1916 年 11 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凡尔赛和约签订C. 慕尼黑会议召开 D.
9、 德军突袭波兰【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故 A 项正确;凡尔赛和约签订于 1919 年;慕尼黑会议召开于 1938 年,是二战的内容;德军突袭波兰是二战开始的标志。故 BCD 与材料不符,排除 BCD 三项。- 5 -11.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 ”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 完全肯定 B. 全盘否定 C. 客观公正 D. 不置可否【答案】C【解析】【详
10、解】根据材料可知,普京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作用,又点出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因此普京的态度是客观公正,C 项正确;AB 两项过于绝对化,过于片面,故排除 AB;不置可否的说法错误,排除 D 项。12.2018 年 4 月 9 日环球网刊载过“对华打响贸易战后特朗普下一步如何走?脱离 WTO 规则?”文章。该文章标题中的“WTO”是指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 WTO,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故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二、综合题
11、(本大题共两道小题,各 13 分,共 26 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近代史上,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
12、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 6 -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 年 5 月 4 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误,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81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用直线将材料中提到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与其相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戊戌变法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 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辛亥
13、革命(3)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简述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答案】 (1) (2)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洋务运动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 辛亥革命(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等。【解析】【详解】 (1) 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故错误;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故错误;十月革命的胜利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
14、世界的传播,正确;中国人民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阶层的努力失败后,结合国情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正确。(2)根据材料中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联系课本所学,可以知是洋务运动,洋- 7 -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其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 “改良主义运动”指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从经济、思想等角度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
15、问题。材料一 前三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2015 年,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文章中指出,人类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展开,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摘编自新浪网材料二摘自 2017 年 11 月张召忠新浪微博(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色。(2)学习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初三(九)班计划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出一期历史黑板报。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黑板报样式,在标有序号的空白处各举一例相应的史实,以帮助小明同学完成这期黑板报。- 8 -(3)下列划线部分有两处知识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更正。第
16、三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海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缩小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调整了国际经济格局;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4)材料二中的张召忠预测中国有可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你觉得他的预测会准确吗?为什么?【答案】 (1)特色:更智能(人工智能) ,更绿色(绿色环保) ,更健康,大数据,在前三次工业革命基础上产生等。(2)电力或石油,火车(火车机车)或汽船(轮船) ,电气时代。(3)航海技术,航天技术。 缩小了, 扩大了。(4)参考答案一:会。原因:
17、中国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以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科技创新,有些科技处在世界前列;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平发展是主流等。参考答案二:不会。原因: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水平基础差,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生存所需投资大,影响科技投入;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等。【解析】【详解】 (1)根据材料“向着更智能、更绿色、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得出其特色。(2)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是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电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根据所学可知,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有航海技术,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 9 -始领域之一是航天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在不断拉大,而不是缩小。(4)本题有两种观点,任选其一回答。回答肯定的观点时,结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论证说明;回答否定时,结合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中国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