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模拟卷(一)(含解析).doc

    • 资源ID:1185601       资源大小:39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模拟卷(一)(含解析).doc

    1、- 1 -湖南师大附中 2018 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种放射性元素 X的半衰期为 T,现有 50个这种原子核,经历一个半衰期 T后,一定有25个 X原子核发生了衰变B. 中子星的密度高达 10161013kg/m3,像这样的天体表面的引力,牛顿的引力定律仍然适用C. 加速度的定义式是D. 电子是最早发现的轻子【答案】D【解析】A、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才成立,所以 A错;B、在中子星如此高密度的天体表面,牛顿引力定律并不适用,所以 B错;C、加速度的定义式是 ,所以 C错,D、电子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带负电,电量为

    2、1.610-19C,是电量的最小单元,故 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识记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放射性元素经过一个半衰期有一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等。2. 2018年 1月 31号晚上,月亮女神上演 152年一次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超级月亮的首要条件是月亮距地球最近,月亮绕地球运动实际是椭圆轨道,距离地球的距离在近地点时为 36.3万千米,而位于远地点时,距离为 40.6万千米,两者相差达到 10.41%,运行周期为 27.3天,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在远地点时绕行的线速度最大B. 每次月球在近地点时,地球上同一位置的人都将看

    3、到月食C. 有一种说法,月球的近地点越来离地球越远,如果一旦变成半径大小等于远地点距离40.6万千米的圆轨道时,那么月球绕地球的周期将变大D.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远地点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近地点的机械能【答案】C【解析】A、月球在远地点线速度最小,故 A错误;B、由于地球的自转,那么地球同一位置的人不一定都能看到月食,故 B错误:C、近地点变远,远地点不变,长半轴变大,根据开普勒定律- 2 -可知周期变大,所以 C正确;D、而卫星在同一轨道上(不论是圆轨道还是椭围轨道)机械能守恒,故 D错误。故 C正确。【点睛】地月系统符合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即对于月球而言,月球和地球的连线在相等的

    4、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据此分析线速度大小,结合功能关系分析机械能变化情况。3.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 A和 B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不考虑滑轮的摩擦和质量,斜面与 A和 B间都没有摩擦,细线与斜面平行。在图示情况下都静止不动,细线的张力为 T,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N,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f。如果将 A和 B位置对换且 A和 B都没达地面上时;,斜面体依然静止,细线的拉力为 T1,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N1,斜面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f1,那么 ( )A. TT1,f 1 fB. N1N,T=T 1C. T1=T,f 1不为零,f=0D. N1=N,f 1=

    5、f0【答案】C【解析】由初始情景可加 mA=mBsin, mAmB,互换位置后 , ,解得 T1= mAg, a=g(1-sin ),B将加速下落,由超重和失重可知, NN1;初始细度拉力 T= mAg,互接位置后, T1=mAg,由质点系的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0, f1=mAax+M0+mB0=mAg(1-sin )cos 0.故选 C.【点睛】本题涉及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问题,也可以采用整体法研究,可分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分别列式分析。4. 如图所示,a、b 两个带电小球,质量分别为 ma、m b,用绝缘细线悬挂,细线无弹性且不会被拉断。两球静止时,它们距水平地面的高度均为 h、绳与竖直方向

    6、的夹角分别为 和(0.5A,可见器件将起作用,直到速成减为=5m/s 为止,此过程中,棒中电流 I1=0.5A 从 v1到 v2金属杆做匀减速运动 =2m/s2=2s位移 x1= v1 t1- a t12=l4m通过的电荷量 q1=It1=1C接下来将做变速速运动,依动量定理有:x=12.5m =1.25Cx= x1+ x2 =26.5mq= q1+q2 =2.25C 【点睛】本题是力电综合问题,关键是明确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左手定则和平衡条件列示分析.1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12 -A.春节期间海南出现了大雾,导致轮渡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空前的车辆和旅客滞留,出现大雾的原因

    7、主要是因为工业污染B.利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大小的实验中,要求撒一些痱子粉,是为了使油膜尽量散开来C.人从小长大,所获知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系统,但并不违背熵增加原理D.电能是二次能源,电动车不能说是新能源车E.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不一定越多【答案】CDE【解析】A、大雾是自然天气原因而不是工业污染造成的,A 错误。B、撒些痱子粉,不是为了围住油膜形成规则形状,而是让油酸形成单分子油膜,且一个靠着一个,B 错误。C、任何自然现象都具有方向性,故 C正确。D、电动车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次使用,D 正确。E、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空气相对湿

    8、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绝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子含量一定越大,E 正确。故选CDE。【点睛】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等,均属于选修 3-3中的基础内容;要注意准确把握各种现象的本质内容注意对 3-3的全面把握14. 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 。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 m1和 m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已知 m1=2m,m 2=m,左边活塞面积是右边活塞面积的两倍)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 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

    9、(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 T0)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 T0缓慢上升到 1.25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答案】h0.75mgh- 13 -【解析】试题分析:(1)开始时两缸内的气压相等,从而可得出两活塞的面积关系,两活塞上同时各加一质量为 m的物块后,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面积小的活塞会下沉,直至面积小的活塞移到底部,再确定左侧气体的状态参量,整个过程是等温变化,由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出左缸气体的高度,即为两活塞的高度差 (2)缓慢升温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求体积变化,求出活塞移动的距离,根据 W=F

    10、l求功(1)设左、右活塞的面积分别为 S和 S,由于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故两活塞对气体的压强相等,即: ,由此得在两个活塞上各加质量为 m的物块后,假设左右两活塞仍没有碰到汽缸底部,由平衡条件:P 左 = ,P 右 = ,P 左 P 右 ,则右活塞降至气缸底部,所有气体都在左气缸中。在初态,气体的压强为 ,体积为 3Sh;在末态,气体压强为 ,体积为 2xS( x为左活塞的高度)由玻意耳定律得: 3Sh= 2xS解得: x=h,即两活塞的高度差为 x=h(2)当温度由 T0上升至 T=1.25T0时,气体的压强不变,设 x是温度达到 T时左活塞的高度,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x= x=1.25h活塞

    11、对气体做的功为:W= =3mg(x x)=0.75mgh 15. 有一块边长为 a的立方体玻璃砖,玻璃砖内有一个很小的气泡,如果正对着玻璃砖从左往右看。视深为 m;从右往左看视深为 n,那么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答案】【解析】设折射率为 r,那么透过玻璃体看边长就为 ,则 ,所以 .【点睛】本题关键是充分利用视深由折射定律求解折射率16. 两波源 S1和 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 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 x轴上的 O、A 两点处。O 为坐标原点,OA=2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 x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己知两波源标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14 -简谐横波的波长:O、A 间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答案】lm0.25m,0.75m,1.25m,1.75m【解析】(1)设简谐横波的波长为 ,频率为 ,波速为 v,则 = 代入已知数据得 =“1“ m.(2)以 O为坐标原点,设 P为 OA间任意一点,其坐标为 x,则两波源到 P点的波程差l=x-(2-x),0x2,其中 x、l 以 m为单位,合振动的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满足l=(k+ ),k 为整数,联立式得 x=“0.25“ m,0.75 m,1.25 m,1.75 m.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物理模拟卷(一)(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ostpastor18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