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浏阳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时间:90 分钟 分值: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1法拉第是十九世纪电磁学领域中最伟大的实验家,下列有关法拉第在电磁学领域的贡献,不正确的是A法拉第是电磁学的奠基者,他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B法拉第发现并总结电磁感应是由于闭合电路磁通量变化引起的C法拉第正确地指出电磁感应与静电感应不同,感应电流并不是与原电流有关,而是与原电流的变化有关D法拉第通过科学实验以及研究发现判断感应电流
2、方向的方法,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2离水平地面高为 3.2 m的地方,有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忽略空气的阻力,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正下方的水平位移为 6.4 m,则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A B 1 C 21 23D 43如图所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连着 a、 b 两个小球, a、 b的质量分别为 m、 M(且 mM),细线、滑轮的质量不计,忽略空气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先用手摁住 a,然后由静止释放两物体(细线足够长),在 b落地前,细线的拉力为A B mMg2 mMg2C D 4某正弦交流电通过一阻值为 20 的电阻,2 s 内
3、产生的电热为 40 J,则- 2 -ONMA此交流电的电流强度的有效值为 1 A,最大值为 A2B此交流电的电流强度的有效值为 A,最大值为 4A2C电阻两端的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 20 V,最大值为 40 VD电阻两端的交流电电压的有效值为 40 V,最大值为 40 V25如图,一对正的带电量相同的点电荷相距为 L, O为两点电荷连线之中点, MN为它们连线的中垂线, MN足够长,一带电量为 q的正检验电荷从 O点沿着中垂线往 M端移动过程中,则A电场力对 q不做功,电势能不变, q所受的电场力增加B电场力对 q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q所受的电场力减小C电场力对 q做正功,电势不变, q所受
4、的电场力先增加后减小D电场力对 q做正功,电势降低, q所受的电场力先增加后减小6某直流电动机两端所加电压为 110 V,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I2 A,在s 内将 m4 kg的物体缓慢提升 h5.0 m(取 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绕线内阻为 55 B直流电动机电流的最大值为 AC电动机绕线两端的电压为 5 V 电动机绕线产生的电热功率为 20 W7我国无人航天器于 2013年 12月 14日在月球软着陆,中国成为第三个完成这一壮举的国家,嫦娥三号着陆后发出的电磁信号经时间 t被北京控制中心接收。已知相关数据: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大约为地球半径的的 6倍,地球半径为
5、R=6.4106 m,月球绕地球环绕周期约为 27天,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3.0108 m/s。则 t最接近A0.128 s B.1.30 s C .3.46 s D.0.037 s 8一个粗细均匀总电阻为 的矩形金属线框 MNPQ,如图, MN的长度是 NP的倍, NP长度为 L,有一宽度为 L、大小为 B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自 MN边进入磁场开始线框以 v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则 PQ两端的电势差 UPQ随时间的关系图线为- 3 -9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的木块静止并栓接在竖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此时弹簧压缩到 x1处,若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外力,使弹簧再压缩到 x2处,从撤出外力到
6、将弹簧拉伸至最长 (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木块做负功,木块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加B木块的机械能守恒,木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木块在 x1处的动能大于弹簧到原长时木块的动能D从 x2到 x1木块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减小量等于木块的重力势能增加量10.如图所示,质量为 2 kg的物块放在质量为 3 kg木板的最右端,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5,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2=0.1,给木板水平向右的力 F,则A当 F15 N 时,物块、木板发生相对滑动 B当 F=21 N时,物块的加速度为 2 m/s2C当 F30 N 时,物块、木板才会发生相对滑动 D
7、当 F=33 N时,物块、木板的加速度分别为 5 m/s2、6 m/s 211由同种绝缘材料做成的水平面 MN和斜面 NP,如图所示, NQ垂直水平面且左侧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一个带正电的物体从与 N点相距 L0的位置静止释放,调节斜面的倾角,当倾角 =370时,物体沿斜面也能滑行 L0距离,然后物体沿原路径返回到出发点时静止,已知物体每次经过 N点时没机械能损失且每次返回途中时撤去电场,(已知sin370=0.6、cos37 0=0.8)则A物体与该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 31B物体与该材料的动摩擦因数为 0.75C如果物体距离 N点 3 L0由静止释放,物体能沿斜面滑行 1.8 L0D如果
8、物体距离 N点 3 L0由静止释放,物体能沿斜面滑行 3 L012一个带电量为+ q、质量为 m的圆环,套在水平的粗细均匀的细杆上,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细杆处于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 B的匀强磁场以及水平向右大小为 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且 qE mg。静止释放带电圆环,则- 4 -A带电圆环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B带电圆环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带电圆环最大加速度为 a=qE/mD带电圆环最终向右做匀速运动,且最大速度为 vm= + BEqg第卷(非选择题,共 62分)二、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13分。13(5 分)某同学利用两物体通过细线连接在定
9、滑轮两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简易示意图 a如下,滑轮左边的物体 M=2.0 kg,右边的物体 m=1.0 kg,物体 M上安置一个水平的遮光片,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的宽度为 d,开始让 M、 m系统静止,遮光片正下方距离为 y=80.0 cm处安装了一个光电门,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9.8 m/s2,系统由静止释放,测得 M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t=0.00116 s ,问:(1)图 b是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 d,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mm。(2)写出验证 M、 m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用“ t、 M、 g、 m、 y、 d”来表示)(3)系统从释放到遮光片经光电门这个过程中系统减
10、小的重力势能为_J。(保留 3位有效数字)(4)系统从释放到遮光片经光电门这个过程中系统增加的动能为_J。(保留 3位有效数字)- 5 -14.(8 分)利用如图 a所示的电路测出阻值大约为 10 金属导体的电阻(然后测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以及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下列的实验器材:A、待测金属导体 R0(约为 10 )B、变阻箱 R1(阻值范围 099.9 ,允许最大电流 1 A)C、电压表 V1(量程 03 V ,内阻约为 3.0 )kD、电压表 V2(量程 06 V ,内阻约为 6.0 )E、直流电源 E(电动势略小于 6 V,内阻 r约为 1 左右)F、开关、导线若干(1)闭合 S,调
11、节变阻箱的阻值,使两电压表 V1 、V 2 指针处于适当位置,示数分别为U1 、 U2,记下此时变阻箱的阻值 R1 ,待测金属导体电阻为_。 (用 U1 、 U2 、 R1表示)(2)如图 b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导体的直径为_mm。(3)若测出了金属导体的阻值为 R0 ,通过调节变阻箱的阻值 R来改变电压表 V1的示数U,得出一系列的“ RU”值,做出“ ”图线,图像的斜率为 k,在 轴上的截距为1Ud,则电源的电动势 E为_、内阻 r为_。三、计算题:本题共 4小题,共 49分。解答过程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结果必须有明确的数值和单位。15 (
12、10 分)甲、乙两人在某一直道上完成 200 m的赛跑,他们同时、同地由静止开始运动,都经过 4 s的加速,甲的爆发力比乙强,加速过程甲跑了 20 m、乙跑了 18 m;然后都将做一段时间的匀速运动,乙的耐力比甲强,匀速持续时间甲为 10 s、乙为 13 s,因为体力、毅力的原因,他们都将做匀减速运动的调节,调节时间都为 2 s,且速度都降为 8 - 6 -m/s,最后以 8 m/s的速度冲刺达到终点。求:(1)甲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2)甲跑完这 200 m所用的时间。16 (13 分)如图所示,有一光滑的水平导电轨道置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由两宽度分别为 2L、 L组合而成。两导体
13、棒 ab、 cd分别垂直两导轨水平放置,质量都为 m、有效电阻都为 R。现给 ab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 v0 ,导轨电阻不计且足够长,最终 cd离开宽轨且滑上无磁场的光滑圆弧轨道上, cd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重力加速度为 g。从 cd开始运动到 cd离开磁场这一过程中,求:(1) ab开始运动瞬间 cd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2) ab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3)上述过程中闭合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17.(本题 14分)如图所示,在 xoy平面内,在“ 、 ”区域内有02xdy一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强度为 B的匀强磁场,有一系列比荷为 ( q/m = )相同的带正电a粒子从 A点沿着与
14、x轴的正方向相同的方向射入,发射速度在 范围内,不4Bv计粒子重力和各粒子间相互作用, (已知 sin300=0.5 、=0.6、 =0.707、 =0.8、sin37sin45sin53=0.866),则:60(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小、最大半径;(2)这些带电粒子打击在 x轴上的范围?- 7 -(3)若这些带电粒子从 A点以 v=2.5Bda的速度沿着各个方向射入该磁场区域,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18 【物理选修 3-4】 (12 分)(1) (5 分)如图所示,一绳子 Ox上有系列的质点 A、 B、 C,相邻质点的间距离均为 0.2m。当 t = 0时,波源 A从平衡位
15、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经过 0.4s刚好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此时质点 E刚好开始振动。若波源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3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 2分,选对 2个得 4分,选对 3个得 5分。每选错一个扣 2分,最低得分为 0分 )A波的传播速度为 2m/s,周期为 0.4s B波的频率为 1.25Hz,波长为 1.6m C t = 0.6s,质点 G刚好开始振动,此时质点 F的加速度方向向下D在 00.8s内,波源 A的路程为 1.6mE当质点 K处于波谷时,质点 G一定处于波峰(2) (7 分)如图所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由直角三角形 AOC和圆心为 O、半径为R
16、的四分之一圆弧 BC组成,其中 A = 60。一束单色光从 D点垂直 AB面射入透明介质中,射到圆弧 BC上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 D点与 O点之间的距离为 ,R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求:(i)单色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ii)单色光第一次射出介质时折射角 。- 8 -2015下期高三期末考试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B C A D D B A ACD CD AD CD二、实验题13.(1)2.6 (2) ( M-m) g y = (M m)( )2 1td(3)7.84 (4)7.54(7.447.64 都对)(其中第
17、三空分,其余每空 2分。共 7分。 )14.(1) (2) 5.700(5.6985.702 都对) 12)(RU(3) R0 (4) dk(每小问 2分,共 8分)三、计算题15.(11 分)解析:(1)由 x1= 2分 得 v1=10m/s 1分2tv甲匀减速的末速度为 ,匀减速的加速度为 a2:由 1分 得 a21m/s 2分21()/avt(2)匀速运动的位移: m 分102tvx匀减速的位移:由 分 得 x318m.1 分13最后冲刺的位移为: m.分62)(214 xx冲刺时间为: =7.75s.分2/vt甲走完这 200m时间为: T1 = =23.75s 分 4tt(利用其它公
18、式解答相应给分)16解析:(1) ab开始运动瞬间,产生电动势: E=BLv0 .分- 9 -又 分)2/(REIcd所受安培力方向向左, 分大小为: F=BI(2L) 分得: F=B 2L2v0/R 分(2) cd滑上无磁场的光滑圆弧轨道,初速度为 v1,则: 2 分21/mghcd和 ab在导轨上最终做匀速运动时,此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变,所以 ab棒的速度v2 为 cd棒速度 v1的 2倍, 则: 2 分2gh(3)由功能关系,有: 2 分)21(20mvvQ得: 2 分 05gh17、 (13 分)解析:(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有:,则 2 分rvmqB2Bqv轨迹半径的最大、最小
19、值分别为: 2 分14rd2r(2)如图所示,当 时,带电粒子从 O点射出, 分d当 时,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则1r, 所以 分1sin2d03粒子射出磁场纵坐标为: 1(cos)ydr得: 1 分3yd离开磁场后,打到 x轴坐标为:- 10 - 分283tanyxdd带电粒子打入 x轴的范围在 0- 分(83)d(3)当 v=2.5Bda时, , 分32.5r由几何关系,粒子速度 v=2.5Bda沿与 x轴正方向相同方向运动时,恰好经过 C点射出磁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分设圆心角为 ,则: ,则 , 分32sin0.8dr05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 t为:036tT2mqBa得: 分518taXYBC AO XYA B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