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双牌二中 2018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试卷(理科)(本试卷两大题,满分 100分,时量 60分钟)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1. 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 文化生活所说的文化则是A. 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成果 B. 经济和政治以外的所有现象C. 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D. 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和2. 好家风是传家宝。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长辈的思想品德熏陶,长辈一个无意识的举动、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有可能影响孩子。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A. 潜移默化的 B. 深远持久
2、的 C. 被动接受的 D. 没有目的的3.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饮食文化、广告文化 这说明A.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B. 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特色C. 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4.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们有重要影响。我们中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 自然科学知识C. 社会科学知识 D. 语言和文字水平5. 湖南发挥文化底蕴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当代湘绣产业,成功地将文化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这说明A.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些础 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 文
3、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D. 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6.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 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A. 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 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C. 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7. “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 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 2 -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 文化在交流的 过程中传播 B.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 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4、D.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8.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 “点赞” , “蛮拼” 、“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 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 排除陋习,移风易俗C. 博采众长,求同
5、存异 D.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10.中国农民歌会打破了“明星叙事” ,走出了“创意危机” 。该节目上的歌手们有农妇,有菜贩,有草原上的环保宣传员。虽然他们音色仍有不完美之处,技巧还可再磨炼,但他们的歌声没有无病呻吟、鲜少浮夸煽情,那种质朴刚健的审美、阳光向上的气质,颇打动人心。材料启示我们A有的文化创新来自实践 B文化创新要依赖于农民的智慧C内容的创新要服务于形式创 新 D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11. 2017年 3月 2日,教育部办公厅、文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 ,旨在不断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 九
6、大胜利召开。通知的主旨是基于A. 文化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 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需要自觉C.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 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1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A. 社会实践 B. 交流与借鉴 C. 科技进步 D. 创作灵感13. 2017年,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吉祥物“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民族 风格和天津特色,同时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这表明A.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C. 实现文化创新,需 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D. 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14. 文化交流像“
7、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要消除差异、促进融合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要反对竞争、提倡合作A. B. C. D. 15. 2017年 9月 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 主线,围绕“扬帆未来”为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由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A. B. C. D. - 3 -16键盘时代,
8、 “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一些生编硬造的网络语言使美感荡然无存。拯救汉字、唤起全民对汉字的关注与重视成为许多人的共识。这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汉字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发 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17. 某校组织学生们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左权将军烈士陵园”时,老师提议每人用一句诗词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下列符合要求的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A. B. C. D. 18.回首南湖红船起航 90多年来的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
9、须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 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 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A B C D19.时下,网络上通过恶俗、低劣的手段获得大众关注的事情屡见不鲜。对此,有人 认为,那些所谓的网络“红人”宣称能够获得大众眼球、引起“围观” 、支持率“爆棚”的言行正体现了大众文化的需求。这种观点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A.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 的文化B. 通俗的、多样的、人民容易接受的“大杂烩”文化C. 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山寨”文化D.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草根
10、”文化20调查显示,中学生对迷信大都具有正确的认识,88%的中学生“根本不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 。但同样是算命,到互联网上摇身一变成了“科学预测” ,便在中学生眼里大大提高了可信度。调查中“有点相信” “很相信”网上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到 14%和 5%。此外,还有 11%表示遇见某些难以解决的事,会以网上算命的结果为决定依据。这表明落后文化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蔓延 中学生对传统习俗的认识是模糊的 青少年需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能力 传统的算命与网上的科学预测有区别A B C D双牌二中 2018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理科)答卷- 4 -得分栏120题 21-23题 24题 25题 总分一、选
11、择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二、简答题(每小题 6分,小计 18分)21.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2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2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三、分析说明题(10 分)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 “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 “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结合上
12、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四、综合探究题(12 分)25.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现保留什么多样性。请分析这一观点。- 6 -高二政治期中(理科)答案二、简答题(每小题 6分,小计 18分)21.优秀文化如何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2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
13、求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三、分析说明题24. (1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 “自强不息” “以和为贵” “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 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解析:回答本题时注意答题范围为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试题类型属于原因类。学生可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
14、的民族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3 分)1 2 3 4 5 6 7 8 9 10C A D A B D B C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A A D A C A D- 7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2 分)
15、(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 不竭力量源泉。(5 分)四、综合探究题25.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文化应该趋向统一,而不应现保留什么多样性。请分析这一观点。 (12 分)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 分)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文化应当具有多样性。对人类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3 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5 分)在文化交流中,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