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1185180       资源大小:201.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解析).doc

    1、- 1 -湖南省 2017 年普通高中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解析)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共 6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 1 C 一 12 O 一 16第一部分 必做题(8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气化 B. 煤的干馏 C. 石油的分馏 D. 乙烯聚合【答案】C【解析】A、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成可燃性气体的过程,此过程是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故 B 错误;C、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其组分的沸点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 C 正确;D、乙烯聚合是乙烯生成聚乙烯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 D 正确。2. 下列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A. C12 B. NO2 C. HCl D. NH3【答案】D3. 日常生活中,下列方法或应急措施不科学的是A. 利用灼烧法区别羊毛织物和棉织物B. 用食醋浸泡有水垢的水壶以清除其中的水垢C. 厨房内发生了燃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通风再关掉气阀D. 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答案】C【解析】A、羊毛制品的成分是蛋白质,棉织物的成分纤维素,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 2 -味,因此可以鉴别,故 A 说法正确

    3、;B、碳酸的酸性弱于醋酸,因此用食醋浸泡水垢,故 B说法正确;C、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排气扇,应先关闭气阀,故 C 说法错误;D、移到通风处,富氧多的地方,故 D 说法正确。4. 蘸取碳酸钾在酒精灯外焰下灼烧,通过蓝色钻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A. 黄色 B. 紫色 C. 绿色 D. 砖红色【答案】B【解析】含有钾元素的物质,灼烧,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成紫色,故 B 正确。5. 某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应是(用 R 表示该元素)A. H2R B. HR C. RH3 D. RH4【答案】C【解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所在族序数,最外层有 5 个电子,说明位于第

    4、 VA族,即氢化物是 RH3,故 C 正确。6.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 100 kPa 时,1 mol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 1.895kJ 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 100kPa 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1mol 石墨比 1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低D. 1mol 石墨和 1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一样多【答案】C【解析】A、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A 错误;B、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能量,即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B 错

    5、误;C、根据 B 选项分析,故 C 正确;D、根据 B 选项分析,故 D错误。点睛:物质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根据能量守恒,石墨转化成金刚石,需要吸收热量,说明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7.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B. 3molH2O 的质量为 54gC. 常温下,1mol 水中含有 6.021023个 H+D. 标准状况下,44.8LO 2中含有约 2.4081024个氧原子- 3 -【答案】C【解析】A、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故 A 说法正确;B、3molH 2O 的物质的量为 318g=54g,故 B 说法正确;C、H 2O 是由氢原子

    6、和氧原子组成,H 2O 电离出的 H 量非常少,因此常温下,1mol 水中 H 的个数小于 6.021023个,故 C 说法错误;D、标准状况下,44.8LO 2的物质的量为 44.8/22.4mol=2mol,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 26.021023个,故 D 正确。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AgNO3溶液与 KCl 溶液混合:Ag+Cl -=AgClB. Na2SO4溶液与 BaC12溶液混合:Ba 2+SO42-= BaSO4C. Na2CO3溶液与稀 HCl 溶液混合:CO 32-+2H+=CO2+H 2OD. 锌片插入稀 H2SO4溶液中:Zn+2H +=Zn2+H2【

    7、答案】D【解析】D 中反应没有配平,应该是 Zn+2H+=Zn2+H2,D 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9. 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A. NH4Cl B. NaOH C. CH4 D. Na2O【答案】C【解析】A、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A 错误;B、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B 错误;C、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 C 正确;D、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 D 错误。10. 下列关于硅和硅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溶于水可制得硅酸 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C. 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任何酸起反应 D. 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硅和

    8、焦炭冶炼粗硅【答案】D【解析】A、SiO 2不溶于水,故 A 错误;B、光导纤维的成分是 SiO2,故 B 错误;C、SiO 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 HF 发生反应,故 C 错误;D、发生的反应是 SiO22CSi2CO,故 D 正确。点睛:SiO 2是中学学过的唯一一种不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不能直接生成硅酸。11.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H2,欲使产生 H2的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加水稀释 B. 加少量 NaOH 溶液 C. 降低温度 D. 锌片改为锌粉【答案】D- 4 -【解析】试题分析:A加水稀释液,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 A 错误;B滴加少量 NaOH

    9、 溶液,溶液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 B 错误;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 C 错误;D锌片改为锌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 D正确。故选 D。【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以及固体表面积等,一般来说,增大浓度、升高温度或增大固体表面积等,可增大反应速率。12.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NaOH 溶液 白磷 漂白粉 FeCl 2溶液Na 2SiO3溶液 Na 2CO3溶液A. 只有 B. 只

    10、有 C. 只有 D. 全易变质【答案】A【解析】NaOH 溶液吸收空气中 CO2,生成 Na2CO3,容易变质,故错误;白磷易自然,容易变质,故错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Ca(ClO)2CO 2H 2O=CaCO32HClO,2HClO2HClO 2,容易变质,故错误;Fe 2 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Fe3 ,故错误;碳酸酸性强于硅酸,发生Na2SiO3CO 2H 2O=Na2CO3H 2SiO3,容易变质,故错误;碳酸钠不容易变质,故正确,故选项 A 正确。13. 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可以制取金属锰, 化学方程式为 3MnO2+4Al 3Mn+2A

    11、l2O3,该反应的氧化剂是A. MnO2 B. Al C. Mn D. Al2O3【答案】A【解析】氧化剂从反应物中寻找,氧化剂是化合价降低的物质,MnO 2中 Mn 化合价由4 价0 价,因此氧化剂是 MnO2,故 A 正确。14. 己知铯是第六周期第 IA 族的元素,性质与钠相似,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Cs 单质可与 H2O 反应放出 H2 B. CsOH 是易溶于水的强碱C. CsCl 熔点较高 D. Cs 2O 为两性氧化物【答案】D- 5 -【解析】A、Cs 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2Cs2H 2O=2CsOHH 2,故 A 说法正确;B、CsOH是易溶于水物质,同主族从上到下

    12、金属性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即CsOH 是易溶于水的强碱,故 B 说法正确;C、NaCl 的熔点较高,同主族性质相似性,CsCl 熔点较高,故 C 说法正确;D、C S2O 属于典型的碱性氧化物,故 D 说法错误。15. 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A. 2H+2e-=H2 B. Zn-2e -=Zn2+C. 2H2O+O2+4e-=4OH- D. Cu2+2e-=Cu【答案】A【解析】按照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电池总反应是Zn2H =Zn2 H 2,正极反应式为 2H 2e =H2,故 A 正确。16.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2

    13、XY(g) X2(g)+Y2(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X2的同时,生成 nmolXYB. 单位时间内, 生成 nmolX2的同时,生成 nmolY2C.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molXY 的同时,消耗 nmolY2D.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X2的同时,消耗 nmolY2【答案】D【解析】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A、生成 X2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 XY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但生成量与化学计量数比不同,故 A 错误;B、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 B 错误;C、反应都是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14、故 C 错误;D、符合上述要求,故 D 正确。点睛: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首先判断反应方向,再判断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是否等于计量数之比。17. 选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浓度均为 lmol/L 的 CuCl2、Na 2SO4、NaNO 3、AlCl 3溶液加以区别,这种试剂是A. CaCl2 B. AgNO3 C. Ba(OH)2 D. H2SO4【答案】C【解析】A、加入 CaCl2只有 Na2SO4沉淀,CuCl 2溶液显绿色,其他不能鉴别,故 A 错误;B、加入 AgNO3后,CuCl 2、Na 2SO4、AlCl 3都有白色沉淀

    15、产生,其中 Na2SO4和 AlCl3无法鉴别,故B 错误;C、加入 Ba(OH)2,出现的现象分别是蓝色沉淀、白色沉淀、无现象、白色沉淀然后消失,因此可以鉴别,故 C 正确;D、加入硫酸,都没有现象,故 D 错误。- 6 -18. 下列物质中,能作为制备木材防火剂原料的是A. 水玻璃 B. 氢氟酸 C. “84”消毒液 D. 硫酸钠溶液【答案】A【解析】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为水玻璃,是制作硅酸、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 A 正确。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清洗试管内壁的 MnO2可用热而浓的盐酸B. 实验室存放少量白磷,应用冷水C. 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和稀硫酸)和氨气(用氯化钱和氢氧化钙)

    16、 ,可使用同一套装置D. 实验室收集 NO 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NO2时不能用排水法【答案】C【解析】A、MnO 2与浓盐酸反应,转化成可溶于水的 MnCl2,故 A 说法正确;B、白磷易自然,且不溶于水,因此保存在冷水中,故 B 说法正确;C、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制备气体装置,制备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的装置,故 C 说法错误;D、因为 NO 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收集 NO 用排水法收集,因为 NO2与水反应,因此收集 N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说法正确。20. A、B 为两种主族元素,A 2-与 B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 B

    17、. 离子半径:A 2-B3+ C. 原子序数:AB D. A 、B 可形成化合物 A2B3【答案】B【解析】A、B 为两种主族元素,A 2 与 B3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即 B 在 A 的下一周期,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因此 B 的原子半径大于 A,故 A 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即 A2 B3 ,故 B 正确;C、原子序数是 B 大于 A,故 C 错误;D、形成的化合物是 A3B2,故 D 错误。21.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一种同位素是 。下列有关该同位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 80 B. 电子数为 114 C. 中子数为 46

    18、D. 质量数为 34【答案】C【解析】根据原子结构的表示,80 是 Se 的质量数,34 是 Se 的质子数,中子数为 46,故选项 C 正确。- 7 -22. 已知某烃混合物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l:1,该混合物不可能是A. 乙烯和丙烯(C 3H6) B. 乙烷和苯 C. 甲烷和乙烷 D. 苯和甲烷【答案】C【解析】烃燃烧的方程式为 CxHy(xy/4)O 2xCO 2y/2H 2O,生成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l:1,则 x=y/2,即 x:y=1:2,A、乙烯分子式为 C2H4,丙烯分子式为 C3H6,C 和 H 的物质的量比为 1:2,符合

    19、上述条件,故 A 错误;B、乙烷的分子式为 C2H6,苯的分子式为C6H6,当两个体积比或物质的量之比为 3:1,达到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 B 错误;C、甲烷的分子式为 CH4,乙烷的分子式为 C2H6,不可能组合成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 C 错误;D、苯的分子式为 C6H6,甲烷的分子式为 CH4,当物质的量之比为 1:3 时,符合碳和氢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 D 错误。点睛:类似本题,需要根据烃燃烧的通式,求出碳和氢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或这是平均分子式,然后利用数学进行计算,求出是否存在比值,特别注意:不仅碳原子符合条件,氢原子也要符合条件。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20、4 小题,共 26 分)23. 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 表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 ;(2)、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_(填“” ) ;(3)、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填“” ) ;(4)写出与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 (1). O (2). (4). NaCl- 8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位于第二周期 VIA 族,即是O;(2)属于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即;(3)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即;(4)是 Na,是 Cl,形成的化合物是 NaCl。24.

    21、新制备的氯水显酸性,说明氯水中有_存在。向氯水中滴入几滴 AgNO3溶液,立即有_生成,说明氯水中有 Cl-存在。氯水经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H (2). 白色沉淀 (3). 2HClO 2HCl+O2【解析】本题考查氯水的成分,Cl 2H 2O HClHClO,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 H ;氯水中有 Cl ,加入 AgNO3溶液,发生 AgCl =AgCl,有白色沉淀生成;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即 2HClO 2HClO 2。!25.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_MnO2_HCl(浓)= _MnCl 2+_Cl2_H 2O每当有

    22、 1molCl2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答案】 (1). 1 (2). 4 (3). 1 (4). 1 (5). 2 (6). 2【解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MnO 2中 Mn 由4 价2 价,化合价升高 2 价,Cl 2中Cl 由1 价0 价,化合价共升高 2 价,最小公倍数是 2 价,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原子,即 MnO24HCl(浓)=MnCl 2Cl 22H 2O;生成 1mol 氯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2mol。点睛: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一般采用化合价的升降法进行配平,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一般找出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像本题,盐酸中 Cl 原子,一部分化合价没发

    23、生变化,转化到 MnCl2中,一部分化合价升高,转化成氯气,MnO 2中 Mn 化合价只降低,因此分析时,只用 MnO2和 Cl2。26. A、B、C、D 四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B、C、D 均为化合物,且 C 为红棕色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 和 C 的名称或化学式:A_,C_。- 9 -(2)在上图 DC 的过程中,D 表现出强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3)在 D 的稀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 N 2(或氮气) (2). NO 2(或二氧化氮) (3). 氧化性 (4). H+OH-

    24、=H2O【解析】试题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C 为红棕色气体,即为 NO2,A 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即为 N2,与 O2放电反应生成 NO,NO 2与水反应生成 HNO3;那么 A 为 N2,B 为 NO,C 为 NO2,D为 HNO3。(1)A 为氮气(N 2) ;C 为二氧化氮(NO 2)(2)DC 的过程中,硝酸和铜反应,硝酸体现强氧化性;(3)在硝酸的稀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H OH =H2O。考点:氮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27.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I实验过程:向试管 a 中加入碎瓷

    25、片、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 2mL 浓硫酸、最后加入 2mL 乙酸,按右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 b 试管中的液面上。II已知化学方程式:CH 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III查阅资料得知: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且有香味。请回答下列问题:(l)试管 a 中加人碎瓷片,其作用是_。(2)试管 b 中的溶液是饱和_溶液。(3)实验完毕后,将 b 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振荡,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乙酸乙酯在_层,常用_操作将两层液体分离。- 10 -(4)实验中加人乙酸的质量为 2.1g,其中 60的乙酸发生酯化

    26、反应,则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_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防止暴沸 (2). 碳酸钠(或 Na2CO3) (3). 上 (4). 分液 (5). 1.85【解析】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防止暴沸,需要加入碎瓷片;(2)试管 b 中盛放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之析出;(3)根据信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因此乙酸乙酯在上层,常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4)CH 3CH2OHCH 3COOHCH3COOCH2CH3H 2O,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为2.160%88/60g=1.85g。第二部分选做题(20 分)四、选

    27、做题(请选修化学与生活的考生做第 28 题,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考生做第29 题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28. 本题为化学与生活(选修 1) 选做题。(1)均衡营养和正确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的两个重要方面,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维生素 C B氨基酸 C碘酸钾 D阿司匹林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_;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常在食盐中加入的物质是_;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治疗感冒的是_; 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2)发展“绿色食品” 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指_(填字母代号)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含叶绿素的

    28、营养食品C植物类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3)环境污染己成为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名词都与环境污染有关:A臭氧空洞 B光化学烟雾 C.重金属污染D. 水华与赤潮 E白色垃圾 F酸雨请你根据已有的环保知识,选择上述名词的字母代号填空。 大量使用聚乙烯制品造成的污染是_; 二氧化氮造成的西秒污染为_;- 11 - 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造成的污染是_; 铅、汞、铜等造成的污染称为_;(4)钢铁是目前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请写出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_。【答案】 (1). B (2). C (3). D (4). A (5). D (6). E (

    29、7). B、F (8). D (9). C (10). Fe-2e -=Fe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中的基础知识, (1)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 正确;预防甲状腺肿大,常在食盐中加入 KIO3,故 C 正确;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是阿司匹林, ,故选项 D 正确;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故选项 A 正确;(2)绿色食品是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故 D 正确;(3)大量使用聚乙烯制品造成白色污染,故 E 正确;NO 2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故 B 和 F 正确;富含氮、磷元素的污水造成水华、赤潮,故 D 正确;铅、汞、铜属于重金属,造成重金属污染,故 C 正确;(4)钢

    30、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其负极反应式为 Fe2e =Fe2 。29. 本题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 4) 选做题。(l)T时,在 1L 密闭容器中 A 气体与 B 气体反应生成 C 气体。反应过程中 A、B、C 的浓度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 2 分钟内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olL 一 lmin 一 l。(2)一定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填字母代号) 。A.v(正)=v(逆)=0B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C单位时间内消耗 1molA,同时生成 3molB(3)若该反应放出热量,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_(填“增大”或“减小” ) ,平衡

    31、向_(填“正”或“逆” )反应方向移动。- 12 -(4)右图是电解 NaCl 溶液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石墨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 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5)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0.1mol/LNH4Cl 溶液呈_(填“酸” “碱”或“中” )性,溶液中 c(NH4+)_c(Cl-)(填“” “ ”或“=” ) ; 已知:20时,Ksp(AgCl)=1.110 -10, Ksp(AgBr)=2.010-13。在浓度均为 0.01mol/L的 NaCl 和 NaBr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A

    32、gNO3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_(填“AgCl”或“AgBr ”) 。【答案】 (1). 3A(g)+B(g) 2C(g) (2). 1.5 (3). B (4). 增大 (5). 逆 (6). 2Cl -2e-=Cl2 (7). 增大 (8). 酸 (9). (10). AgBr【解析】 (1)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A 和 B 物质的量浓度降低,说明作反应物,C 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说明生成物,在 2min 时达到平衡,说明是可逆反应反应,系数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变化比,即为(63):(43):2=3:1:2,反应方程式为:3A(g)+B(g) 2C(g);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A)

    33、=(63)/2mol/(Lmin)=1.5 mol/(Lmin);(2)考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v(正)=v(逆)0,故 A 错误;B、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B 正确;C、用不同种物质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消耗 A,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生成 B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但消耗 1molA,生成3molB,与化学计量数不成比例,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C 错误;(3)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34、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考查电解原理,石墨连接电源的正极,因此电极反应式为 2Cl2e =Cl2;电解总反应是 2NaCl2H 2O=2NaOHH 2Cl 2,溶液 pH增大;(5)考查溶液酸碱性、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度积,NH 4Cl 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 13 -显酸性,因为 NH4 发生水解,因此 c(NH4 )c(Cl );同等形式时,相同浓度条件下,溶度积越小,首先作为沉淀沉降出来,因此先产生沉淀的是 AgBr。点睛:溶度积判断谁先沉淀出来,一般先看形式,如果形式相同,溶度积越小,先沉淀,如果形式不同,数量级相差不大,需要根据溶度积进行计算,需要浓度小的先沉淀,数量级相差很大,溶度积小的先沉淀。


    注意事项

    本文(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中高二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