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 资源ID:1185102       资源大小:10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

    1、1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9 月月考试题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年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 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2.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思想家 思想主张孔子 “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有教无

    2、类”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制天命而用之”A.教育思想 B.农本思想 C.民本思想 D.重农抑商3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下列和他的观点主旨一致的是:( )A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B兼相爱、交相利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D弱者道之用4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善用权力,建立权威5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 ,孟子提倡“济天下” ,董仲舒强

    3、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 ,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B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C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2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 )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 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

    4、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盛行 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8.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 老子 ,右手执小品 法华经 ”。这主要反映了(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9.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 ,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 ”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

    5、辙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10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 。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11.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 ,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

    6、判C.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12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 ”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3A朱熹 B程颐 C王守仁 D黄宗羲13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

    7、形成了新儒学D摈弃“空谈” ,强调“经世致用” ,并与时俱进14.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15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 ,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

    8、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16传统农学思想讲究“风土”之说,徐光启则不赞同过分拘泥“风土”的观念,且“多方购得诸种,即手自树艺,试有成效,乃广播之。 ”这反映出了( )A明末清初,中国实验科学的兴起 B新旧观念在明清时期冲突的激烈C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中国农业科技已受近代科技影响17.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 ”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线条流畅,任

    9、情纵性 D.通俗易识,端重庄严18.“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 )A.柳公权 B.怀素 C.欧阳询 D.颜真卿419苏轼认为“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 ,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大高峰。下列各项中,与该现象的产生无关的是( )A统治者实行科举制,重视文化的发展 B唐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C政府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繁荣 D注重对外文化交往,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20.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

    10、见画。 ”(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21.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2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 B这部电影,可以作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

    11、些京剧“旦角”的知识 D在乾隆年间,京剧进入第一高峰期23 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 ;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 ,有酒名为“万艳同杯” ,其谐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据此判断,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 )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4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共三小题,第 25 题 2

    12、0 分,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4 分)25 (20 分)中华民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涌现出很多伟大的教育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 、 书 ,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 孔子家语 材料二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材料三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13、天子亦遂不敢自以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育人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贡献。(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教育方面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 分)(3)材料三中黄宗羲认为“学校”的职能有哪些?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4 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因素。(4 分)626.(18 分)历史上每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往往也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机遇期。材料一 秦汉之时,中华文化大致完成了内敛式的演进,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哲学思想,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投入世界文明舞台,

    14、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从而构成了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延续至今的原因小论材料二 武人出身的宋太祖对文化的重视超过其他所有的开国皇帝。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另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除了官办学校之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当时学术空气相当自由,学术环境也是非常宽松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偶然的,但它确实又寓于两宋社会尊重科技、重视科技氛围的必然之中。在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宋代是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据重新认识宋代历

    15、史 宋朝历史整理材料三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而且也失去了感受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汉之际的主要哲学思想,中华文明“做好了迎接其他文明体系挑战的结构性准备”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4 分)(3)你是否赞成材料三中对宋代以后的中国人的评价?请以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成就为例,论证你的观点。(8 分)727 (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是印

    16、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 29000 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 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 1500 种,该五路即占 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 103 人,而所印之书只有 2 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二 明代以前,医学对于传染病学的认识都未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明清两代医药学家,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

    17、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如震泽县志续载,乾隆二十一年, “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 ,名医孙日琏施诊施药, “赖以全活者计千有余人” 。又如相城小志载,光绪十七年, “疫症盛行,呕泻螺疮起” ,龚霞伯以四味中药“遍施之,病立愈,活人甚众” 。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等(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6 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效果怎样?(6 分)8(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2 分)9麻城实验高中 2018

    18、年 9 月月考高二历史试题1.C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故 A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不能说社会转型全面完成,故 B 项错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走向基本成型,故 C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还不能称为大宗,故 D 项错误。2.C 解析 材料中孔子的“仁”的思想,孟子“民贵君轻” “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都体现出了对人民的重视,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故 C 项正确。3. A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结合所学

    19、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变法改革的思想主张,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体现了法家思想,故 A 正确。兼相爱、交相利,属于墨家思想,故 B 排除。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属于儒家思想,故 C 排除。弱者道之用,属于道家思想,故 D 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法家4A 解析:B 为儒家思想,C 为道家思想,D 为法家思想。5A 解析:题干中“重人事” “济天下” “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 “正心、诚意、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说明儒家思想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故 B 项错误;题干

    20、中并未提到儒家思想顺应经济发展需求,故 C 项错误;题 干中并未提到儒家思想从春秋至宋代都坚持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故 D 项错误。6D 解析:选 D 题干的意思为统治者如果不勤政爱民,上天就会降灾难,以谴告他,如果不悔改就会出现怪异,如果还不知道改,就会导致国家败亡,这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对皇帝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所以选 D 项。7. C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从题干的时间入手,A 项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 项发生在西汉初,D 项是宋朝时期的思想。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为“崇尚文治的政府”的形成提供了思想8. C 材料中的文献都是中国古代典籍,没有外国文献,故 A 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

    21、期,南北朝时期没有科举制,没有进士的说法,故 B 项错误;孝经是儒家的思想,老子是道家的经典, 小品 法华经是佛教的著作,故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释、道三教并存、三教调和的内容,没有突出佛教的地位变化,故 D 项错误。9.B 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地势无南北” “应知合处同” ,这反映出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的纲常。1010B 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儒学已产生,故 A 项错误;宋代摆脱了一味关注现实和粗糙的天命观,将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故 B 项正确;宋代理学,以“天理”的观念来维护等级秩序

    22、,故 C 项错误;儒学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为现实社会服务,故 D 项错误。11. A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进行分析,其他选项是作为其产生的对立面或者有利条件,不属于根本原因。12.D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启蒙哲人”可知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黄宗羲。13.D 实学更关注的是实际问题,并不是人与人的关系与等级,故 A 选项错误;黄宗羲等人为反传统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并未迎合统治者,故 B 选项错误;融合佛道思想为宋明理学,并非明清反传统思想家思想,故 C 选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家通经致用,曾国藩等人建立近代工

    23、业,摒弃空谈,是经世致用的体现,符合时代要求,故 D 选项任确。14. A 解析 从材料中“知识普及 ”“书籍的开端”等信息可知,中国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15D16D17. D 解析 本题可结合楷书的特点分析。楷书笔画工整严谨,适合于比较庄重的场所,故唐人崇尚楷书。所以答案为 D。18. B “须臾扫尽数千张 ”形容写字速度快;“飘风骤雨”和“落花飞雪”是形容字体。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所以不可能是楷书,排除 A、C、D 三项。怀素是草书大家,符合要求。19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政策等有关。中国封建社会一直

    24、推行抑商政策,且唐代的市民文化并不繁荣。故 C 项符合题意。20. A 材料的有效信息是 “画意不画形” ,说明该绘画以写意为主,并配以诗歌来描述画意,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21. D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代表市民情感需求的文学作品逐渐丰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商人的外在形象必然要从过去的负面为主向当时的正面过渡,故 D 项正确。22 C23 C24B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文学形式没有先进、11落后之分,B 项错误,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是对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正确概括。25答案 (1)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2

    25、分)贡献:主张“有教无类” ;首创私学。 (4 分)(2)主张:重视学生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培养。 (2 分)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4 分)(3)职能:培养人才(养士);监督、议政。 (2 分)主张:反对君主专制。 (2 分)(4)因素:时代需要;统治者要求;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影响等。 (4 分)26.(1)哲学思想:董仲舒宣扬的“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 (2 分)表现:国家统一;独尊儒术。 (4 分)(2)统治者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发达;学术空气自由、学术环境宽松;尊重科技、重视科技的氛围;经济的迅猛发展。 (4 分)(3)同意材料三的观点

    26、。宋代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像四大发明那样的科技成果;思想、文学、艺术上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多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很少有原创性的发明或发现。不同意材料三的观点。明清时期出现了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等;产生了王守仁、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不仅是对前代思想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启迪了后世;文学方面,当时流行的小说、戏剧等在历史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8 分)27 (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 (4 分)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2 分)(2)理论张仲景的伤寒病理论 (2 分)新发展:创立温病学说 (2 分)实践效果:运用温病学说治疗传染病,挽救了许多人生命 (2 分)(3)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 分)点评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主要有:火药,指南针,纸,印刷术、纺织、陶瓷、冶铸、建筑、天文历法、数学成就、物理学成就、医药学成就、地理学成就、农业、手工业技术专著和论著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科技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实验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