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化学实验李仕才1下列操作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 容积的试管加热 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13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A B C D2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C )选
2、项 实验或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结论A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 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 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B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含有SO 、SO 、HSO24 23中的一种或几种 3C试管 b 比试管 a 中溶液的红色深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氧化性:Cl 2Br2I23.某 KCl 样品中含有少量 K2CO3、K 2SO4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 KCl,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搅拌、过滤,再将滤液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提纯(过滤操作已略去)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2A 起始滤液常温下 pH7 B 试剂为 BaCl2溶液C 上图过程必须经 2 次过滤 D 步骤目的是除去 CO32-4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一定要插到液面以下的是 ( C )制备 Fe(OH)2时,将 NaOH 溶液滴入 FeSO4溶液中所用的胶头滴管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石油分馏时控制温度的温度计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所用的温度计 向 BaCl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所用的胶头滴管A B C D5按如下方案可从样品粉末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A:下列每步实验所用装置、操作都正确的是( B )选项 A B步骤 (1) (2)装置、操作选项 C D步骤 (3)
4、 (4)装置、操作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C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24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 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7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案正确的是 ( D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A CO2(g) SO2(g) 饱和 Na2CO3溶液、浓 H2SO4 洗气B NH4Cl(aq) Fe3 (aq) NaOH 溶液 过滤3C NaCl(
5、s) KNO3(s) AgNO3溶液 过滤D Cu(s) Ag(s) CuSO4溶液 电解法8二氧化氯(ClO 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 ,沸点为 11.0 ,易溶于水。工业上用潮湿的 KClO3和草酸(H 2C2O4)在 60 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制取并收集 ClO2。(1)B 必须放在冰水浴中控制温度,其原因是_使 ClO2充分冷凝,减少挥发_。(2)反应后在装置 C 中可得 NaClO2溶液。已知 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 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 38 时析出晶体是 NaClO2。根据图乙所示的 NaClO2
6、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 NaClO2溶液中制 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_蒸发、结晶_;_趁热(或 38_以上)过滤_;洗涤;干燥。(3)亚氯酸钠(NaClO 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和食品工业。它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某同学查阅资料后设计生产 NaClO2的主要流程如图丙所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ClO 2H 2O22OH =2ClO O 22H 2O_。 2ClO 2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可用亚氯酸钠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NaClO 24HCl= =5NaCl4ClO 22H 2O_。NaClO 2变质可分解为 NaClO3和 NaCl。取等
7、质量变质前后的 NaClO2试样均配成溶液,分别与足量 FeSO4溶液反应时,消耗 Fe2 物质的量_相同_(填“相同” “不同”或“无法判断”)。9将绿矾(FeSO 47H2O)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已知产物全部为氧化物。为探究4绿矾分解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 为探究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该同学将固体产物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得到相应溶液,进行以下猜想和实验:猜想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猜想一:铁元素只显_2_价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稀酸性KMnO4溶液颜色_褪色_猜想二:铁元素只显_3_价KSCN 溶液呈_血红_色;稀酸性 KMnO4溶液颜色_无变化_猜想三:铁元
8、素既有2 价又有3 价向所得溶液中滴入KSCN 溶液向稀酸性 KMnO4溶液中滴入所得溶液 KSCN 溶液呈_血红_色;稀酸性 KMnO4溶液颜色_褪色_【实验二】 为进一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开始时,点燃 B 处酒精喷灯之前应先打开 A 处活塞通 CO2,其目的是_排净装置内的空气_。(2)图中装置 C 的作用是_防止产生倒吸_。(3)该组同学称取了 55.6 g 绿矾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待绿矾分解完全后,测得 D 瓶中沉淀的质量为 23.3 g,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知,绿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FeSO47H2O =Fe2O3SO 2SO 314H 2O_。
9、(4)该组同学设计的装置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未进行尾气处理_。102017 年 1 月 9 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专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 2016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的沸点为 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_蒸馏_。(2)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B_(填字母)。5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 95%的乙醇,浓
10、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3)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 28.2 g 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 C 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 E 和 F 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装置 D 的作用是_将可能生成的 CO 氧化为 CO2_,装置 E 中吸收的物质是_H 2O(水蒸气)_,装置 F 中盛放的物质是_碱石灰_。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在装置 F 后连接一个防止空气中的 CO2和水蒸气进入 F 的装置_。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称得: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E 22.6 42.4F 80.2 14
11、6.2则测得青蒿素的实验式是_C 15H22O5_。(4)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 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_C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11硫代硫酸钠(Na 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易溶于水,受热、遇酸易变质。Na 2S2O35H2O 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 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 Na2S2O35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模拟其
12、生产过程并探究其化学性质。 烧瓶 C 中发生的反应如下:Na2S(aq)H 2O(l)SO 2(g)=Na2SO3(aq)H 2S(aq)2H2S(aq)SO 2(g)=3S(s)2H 2O(l) 6S(s)Na 2SO3(aq)Na2S2O3(aq) .制备 Na2S2O35H2O(1)加入药品之前须进行的操作是_检查装置气密性_;装置 D 的作用是_防止倒吸_;装置 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 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试剂最好选用_c_(填字母)。a蒸馏水 b饱和 Na2SO3溶液 c饱和 NaHSO3溶液 d饱和 NaHCO3溶液(2)为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产生的 SO2不能过量,原因
13、是_若 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产率降低_;所制得的粗产品可以通过_重结晶_方法进一步提纯得到纯 Na2S2O35H2O。.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 w g 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 0.10 molL1 I2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2S2O I 2=S4O 2I 。23 26(3)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_溶液由无色变蓝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_。滴定起始和终点时 I2标准溶液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消耗 I2标准溶液的体积为_18.10_mL。产品的纯度为 % (设 Na2S2O35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列出用 M、 w 表示的表达式)。0.362Mw.探究 Na2S
14、2O3的部分化学性质(4)【提出假设】假设一:Na 2S2O3与 Na2SO4的结构相似,化学性质也应该相似,因此,室温时 Na2S2O3溶液的 pH7。假设二:从 S 的化合价推测 Na2S2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验证假设】 配制适量 Na2S2O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将实验补充完整。实验操作 实验结论或现象现象解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假设一_用玻璃棒蘸取 Na2S2O3溶液点在 pH试纸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或用 pH 计测量 Na2S2O3溶液的 pH)_溶液 pH8_S2O H 2O=HS2O OH23 3 _假设二向溴水中滴入适量 Na2S2O3溶液 溴水褪色_S2O 4Br
15、 25H 2O=2SO238Br 10H _24实验结论:_Na 2S2O3溶液呈碱性,且具有还原性(或假设一不成立,假设二成立)_。7.Na 2S2O3的应用(5)Na2S2O3的商品名为“海波” ,俗称“大苏打” ,化学上常用于滴定实验。为测定某K2Cr2O7溶液的浓度,研究小组的同学准确量取 10.00 mL K2Cr2O7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 KI 固体和适量稀 H2SO4,滴加几滴指示剂,用 0.1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 3 次平行实验后,测得平均消耗 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 30.00 mL,则 c(K2Cr2O7)_0.05_molL 1 。(已知:Cr 2O 6I 14H =2Cr3 3I 27H 2O)27.探究与反思(6)为验证产品中含有 Na2SO3和 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_滴加足量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 Na2SO3和 Na2SO4_。(所需试剂从 BaCl2溶液、稀 HNO3、稀 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