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长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考 试 时 间 90 分 钟 满 分 100 分相 对 分 子 质 量 : C: 12 O: 16 Si: 28第卷 选择题(共 54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B在 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由 C(石墨) C(金刚石) H1.9 kJ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2. 美国迄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德索
2、托下一代太阳能中心于 2009 年 10 月 27 日正式投入使用,获得美国政府高度重视。21 世纪 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 核能 C 氢能 D 电力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 2H5OH(1) + 3O2(g) = 2CO2(g) + 3H2O(g) = -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 + HCl(aq) = NaCl(aq) + H 2O(1) = +57.3 kJ/mol (中和热)CS(s) + O 2(g) = SO2(g) = -269.8 kJ/mol
3、(反应热)D2NO 2 = O2 + 2NO = +116.2 kJ/mol (反应热)4在 2 L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 发 生 以 下 反 应 : 2A(g) B(g) 2C(g) D(g)。 若 最 初 加 入 的 A 和 B 都是 4 mol, 在 前 10 秒 钟 A 的 平 均 反 应 速 率 为 0.12 molL 1s 1, 则 10 秒 钟 时 , 容 器 中 B的 物 质 的 量 是 (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高温及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加快 B红棕色的 NO2加压后颜色
4、先变深后变浅CSO 2催化氧化成 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 2 -DH 2、I 2、HI 平衡时的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6. 反应:L(s) a G(g) 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 p1p2, x 轴表示温度, y 轴表示平衡时混合气体中 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a+1 Q257.3CQ 1甲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14电镀废液中 Cr2O 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 4):Cr 2O (aq)2Pb 2 (aq)27 27H 2O(l)2PbCrO4(s)2H (aq
5、) H0 该反应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 4 -15.已知:2CO(g)+O 2(g)=2CO2(g) 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O2(g) H=-226 kJ/mol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B. 右图可表示由 CO 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 kJ/molD. 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
6、16在一个 6 L 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 L X(g)和 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 nR(g),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 5%,X 的浓度减小 ,则该反应方程式中 n 的值是( )13A3 B4 C5 D617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 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50 min 之间,pH=2 和 pH=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B溶液酸性越强,R 的降解速率越小CR 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D在 2025 min 之间,pH=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7、0.04 molL1 min118已知(HF) 2(g) 2HF(g) H0;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 m 总 )与总物质的量( n 总 )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T1 T2B平衡常数: K(a) K(b) K(c)C反应速率: vb vaD当 30 g/mol 时, n(HF) n(HF)221m总n总- 5 -第卷 非选择题(共 46 分)2、填空题19. (10 分)(1)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在 25 、101 kPa 下,1 g 甲醇燃烧生成 CO2和液态水时 放出热量 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在 25 、101 kPa 下,已知 SiH4(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 ,平均每转移 1 mol电子放热 190.0 kJ,当转移 8 mol 电子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一定条件下,断开 1 mol HH 键、NH 键、 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 436 kJ、391 kJ、946 kJ,则该条件下 N2与 H2反应生成 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可逆反应 A(g)B(g) 2C(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中 C 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 T1向 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_逆反应速率(填“” 、 “” 、 “K350 ,则该反应是_热反应。(2)下图表示
9、 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用 O2表示从 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 v(NO2)2 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 v 逆 (NO)2 v 正 (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 _。 a及时分离出 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 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21.(12 分)50mL 0.50mol/L 盐酸跟 50mL 0.55 mol/L NaOH 溶液在右图所示的装置 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反应热。(1) 烧杯间填满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 大
10、烧杯 上若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 )(3) 如右图所示,仪器 A 的名称是_;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 NaOH 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57.3KJ/mol(填“” 、 “”或“” ) ;(4) 实验中改用 80mL 0.50mol/L 盐酸跟 100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 “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 “不相等”) 。简述理由 (5)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7 -;(均填
11、“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 ) (6) 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 1mol 水时放出 57.3kJ 的热量,写出稀硝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2.(8 分)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SO 22H 2OI 2=H2SO42HI 2HI H2I 2 2H 2SO4=2SO2O 22H 2O(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反应易在常温下进行b反应中 SO2氧化性比 HI 强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 H2Od循环过程产生 1 mol O2的同时产生 1 mol H2(2)一定温度下,向 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HI(g),发生反应,H
12、 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HI)_。该温度下,H2(g)I 2(g) 2HI(g)的平衡常数 K_。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 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 2 倍,则_是原来的 2 倍。a平衡常数 bHI 的平衡浓度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 H2的体积分数(3)实验室用 Zn 和稀硫酸制取 H2,反应时溶液中 H2O H+ + OH-平衡_移动(填“向左” 、 “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 中的 _,产生 H2的速率将增大。aNaNO 3 bCuSO 4 cNa 2SO4 dNaHSO 3(4)以 H2为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已知 2H
13、2(g)O 2(g)=2H2O(l) H572 kJmol1 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 228.8 kJ电能时,生成 1 mol 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 8 -23(8 分)A 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 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 NO2通过 K1、K 3分别充入 A、B 中,反应起始时,A、B 的体积相同。(已知:2NO 2(g) N2O4(g) H0)(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A、B 中生成的 N2O4的速率是 vA_vB(填“ ”、 “” 或“”);若打开活塞 K2,气球 B 将_(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2)关闭活塞 K2,若在 A、B 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 NO2,则达到平衡时,NO 2的转化率 A将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若分别通人等量的氖气,则达到平衡时,A 中 NO2的转化率将_,B 中 NO2的转化率将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3)室温下,若 A、B 都保持体积不变,将 A 套上一个绝热层,B 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 中的颜色较深,原因是 。(4)若在容器 A 中充入 4.6 g 的 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7.5,则平衡时 N2O4的物质的量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