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912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牛顿 D伽利略22008 年 9 月 25 日晚 21 点 10 分,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 7 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
2、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 90 分钟,说法正确的是( )A“21 点 10 分”和“90 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 刻”B卫星绕地球飞行半圈,它的位移和路程大小不同,方向相同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 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 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参考系只能是相对
3、于地面静止的 物体4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不为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变小,速 p 度可能随之变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量 越大时,加速度就一定越大v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D静止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向下发生了形变6如图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 A、B 两质点的 图象,由图可知( )txAt0 时,A 在 B 后面BB 质点在 秒末追上 A 并在此后跑在 A的前面2tC
4、在 0 时间内 B 的运动速度比 A 大1DA 质点在 0 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t7.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 t=10s,前进了 25m,在此过程中,汽车 的最大速度为( )A2.5 m/s B5m/s C7.5m/s D10m/s8汽车以大小为 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5 m/ ,2s那么刹车后 2s 内与刹车后 6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A、3:1 B、1:1 C、4:3 D、3:49弹簧原长为 10 cm,当挂上一个 50 g 的钩码时
5、,弹簧的长度变为 12 cm,当在原钩码下再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时,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取 g10 m/ )( )2sA弹簧长度变为 24 cm B弹簧劲度系数为 25 N/mC弹簧长度变为 14 cm D弹簧劲度系数为 5 N/m10. 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vA0t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tatb 段的加速度B0ta 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 tbtc 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0tc 段,火箭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相等 Dtc 时刻火箭回到地面a b O ta tb tc t v c 11. 一物体从高空做自由落体运动,先后经过 A、B
6、两点的速度分别是 和 7 ,经过 AB 的时v间是 t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经过 AB 中点的速度是 4vB经过 A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4C前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t2 t2 vt5.1D前 位移所需时间是后 位移所需时间的 2 倍xx12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 和vtOPQ的面积分别为 和 ( )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 处,则( )OQT1s21s 0sA若 = ,两车相遇 2 次 B若 = ,两车相遇 1 次0s1 02sC若 = + ,两车不会相遇 D若 ,两车相遇 2 次2 1二、实验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2
7、 分)13如 图所示,某 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所需器材有电火花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A4V-6V 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4V-6V 低压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C220v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220v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2)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 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 s,其中 7.05 cm, 7.68 cm, 8.33 cm, 8.95 cm,1x2x3x4x9.61 cm, 10.26 cm,则打 A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 m/s
8、,小车5x6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 m/ .(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s14. 数字计时器常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是物理实验室常用仪器。计时系统的工作要借助于光源和光敏管(统称光电门)。光源和光敏管相对,它射出的光使光敏管感光。当滑块经过时,其上的遮光条把光遮住,与光敏管相连的电子电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通过数码屏显示出来。根据遮光条的宽度和遮光时间,可以算出滑块经过时的速度。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1)由图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 x_mm;(2)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先测定了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为 d,然后将滑块从如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
9、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 1 的时间 ,遮光条通过光电1t门 2 的时间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 1 时的瞬2t时速度的表达 式 _,滑块的加速1v度的表达式 a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 x、d、 、 表示)1t2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10 分)一物体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速度为 60 m/s,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 ),求:2s(1)物体是从多高的地方开始下落的?(2)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16.(10 分)如图所示,一重
10、为 40 N 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 、 的作用,其中 13 N, 6 N已知木块与桌面间1F21F2的动摩擦因数为 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当只将 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3)若撤去的力不是 而是 ,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F217.(10 分) 美国“ 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 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具有的最大速度为 30 m/s,则:(1
11、)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2)航空母舰的跑道至少应该多长?18. (10 分)某一长直的赛道上,有一辆 赛车,前方 =54 m 处有一 引导车以 =12 m/s1F0x0v的速度匀速前进,这时赛车从静止出发以 a=4 m/ 的加速度追赶2s(1)求赛车出发 =3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1t(2)赛车何时追上引导车?(3)追上之前与引导车最远相距多少米?长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9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12、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B C D B B A BC AC BCD CD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13(1) D (2)0.864 0.64014(1) 207.0mm(2) ; 三计算题(共 40 分)15(10 分)(1)v 2=2gh 得 h=180m (2)t=v/g 得 t=6s 16(10 分)当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F 滑 0.240 N8 N,故木块受到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8 N.(1)加上 F1、F2 后,F1 和 F2 相当于一个方向向右的力 FF1F2
13、7 N由于 F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桌面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 7 N,方向水平向左 (2)将 F1 撤去后,由于 F2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识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 F2,即大小为 6 N,方向水平向右 (3)撤去 F2 后,由于 F1 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8 N,方向水平向左17(10 分)(1)飞机在跑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当有最大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时,起飞所需时间最短,故有tError!Error! s4 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的加速时间至少为 4 s.(2)由 v2 v2 ax 得xError!Error! m160 m,即航空母舰的跑道至少为 160 m.18(10 分)(1)v=at 1=12m/s (2)追上时位移关系是 at2=54+ v0t 得 t=9s (3)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v 0=at,t=3s, x=54+ v0t- at2 x=7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