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84867       资源大小:323.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荆州开发区滩桥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8 分)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硅太阳能电池 锂离子电池 燃气灶 太阳能集热器AA BB CC DD2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反应的燃烧热B1 mol 可燃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C1 mol 可燃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D在 25、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3可逆反应:2NO 2(g) 2N

    2、O(g)+O 2(g)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O2的同时,生成 2nmolNO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O2的同时生成 2nmolNO2用 NO2、NO、O 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2:1 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 -D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

    3、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相同5对于合成氨 N2(g)+3H 2(g)2NH 3(g)H=92.4KJmol 1 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B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C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D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燃烧热 285.8kJ/mol,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 2(g)=2H 2O(l)H=-285.8 kJ/molC由 C(金刚石,s)=C(石墨,s)H=1.9

    4、0 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吸热,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低于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7可逆反应 aA(g)+bB(g)cC(g)+dD(g)符合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c+d;正反应放热 Ba+bc+d;正反应放热Ca+bc+d;正反应吸热 Da+bc+d;正反应吸热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H 2(g)+ O2(g)H 2O(l)H=286 kJmol 1 ,则:2H 2O(l)2H 2(g)+O2(g)的H=-572 kJmol 1B12 g 石墨转化为 CO 时,放出 110.5 kJ 的热量:2C(石墨,s)+O 2(g)2

    5、CO(g)H=221 kJmol 1C1 mol 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642kJ 的热量:N 2H4(l)+O 2(g)N 2(g)+2H 2O(g)H=+642 kJmol 1D已知 N2(g)+3H 2(g)2NH 3(g)H=92.4 kJmol 1 ,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0.5 mol N2(g)和 1.5 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 46.2 kJ 的热量- 3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X(g)+Y 2(g)3XY(g) ;H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 I 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 2,

    6、则 K1K 2B图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相比,平衡状态甲的反应物转化率低C图中,t 时间是增大了压强D图是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10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红棕色的 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由 H2、I 2(g) 、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 NH3的反应DFe(SCN) 3溶液中加入固体 KSCN 后颜色变深1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mA(g)+nB(g)pC(g),达到平衡时,测得 c(A)为0.5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体积扩大一倍,当达到平衡时,测得 c(A)为0.3mol/L则下列

    7、判断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物质 B 的转化率增大 D物质 C 的质量分数增加12现有 X(g)+Y(g) 2Z(g) ;正反应放热从反应开始经过 t1后达到平衡状态,t 2 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受到破坏,在 t3时又达到平衡,据如图回答:从 t2t 3的曲线变化是由哪种条件引起的( )A增大 X 或 Y 的浓度 B增大压强 - 4 -C增大 Z 的浓度 D升高温度13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 2L 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 2(g)+O2(g) 2SO3(g) H=-196kJmol -1,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容器编

    8、号SO2 O2 SO3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2 1 0 放热 156.8 kJ 0.6 0.3 1.4 Q(Q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容器中达到平衡吋,O 2的转化率为 80%B. 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80C. Q=19.6kJC.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8 mol SO2、0.4 mol O 2和 3.2 mol SO3,反应达到平衡前 v(正)v(逆)14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水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 c(H +)增大B. 加入少量冰醋酸,电离程度

    9、增大C. 加入少量 0.10 molL-1HCl 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 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5下表是几种弱酸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2CO3 H2S H3PO41.810-5K1=4.310-7K2=5.610-11K1=9.110-8K2=1.110-12K1=7.510-3K2=6.210-8K3=2.210-13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碳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 B. 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C. 向弱酸溶液中加少量 NaOH 溶液,电离常数不变D. 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 增大- 5 -16在一定温度下,冰醋

    10、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 I 随加 入水的体积 V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c 三点处,溶液 c(H +)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b、cB. a、b、c 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bC. 若使 c 点溶液中 c(CH 3COO-)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入 NaOH 固体或加热D. a、b、c 三点处,c(CH 3COO-)最大的是 c二、填空题(共 5 小题, 满分 52 分)17 (6 分)已知下列反应,回答下列问题:2CO(g)+O 2(g)=2CO 2(g)H=564kJ/mol Na2O2(s)+CO 2(g)=Na 2CO3(s)+ O2(g)H

    11、=266kJ/mol (1)CO 的燃烧热为 (2)在催化剂作用下,一氧化碳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固体碳酸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则 a= kJ/mol化学键 C=O(CO 2) C O(CO)O=OE/(kJmol 1 ) 803.5 1075 a18 (12 分)NO 是一种性质活泼的大气污染物,它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在 2L 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 2(g)2NO(g)+O 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一:表一:时间(s) 0 1 2 3 4 5n(NO 2) (mol) 0.020 0.016 0.014 0

    12、.013 0.013 0.013(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 300 K 350 ,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6 -(2)如图中表示 NO 的变化曲线是 用 O2表示从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 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c降低压强 d选择高效催化剂()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 NO 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 NO 和 CO 转变成 CO2和 N2,其反应为:2NO+2CO 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 N

    13、O 和CO 浓度如表二:表二:时间(s) 0 1 2 3 4 5c(NO) (mol/L) 1.001034.501042.501041.501041.001041.00104c(CO) (mol/L) 3.601033.051032.851032.751032.701032.70103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1)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 0(填写“” 、 “” 、 “=”) (2)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降低 NO 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扩大容器的体积(3)某

    14、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分析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主要是研究 和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9(10 分)氨是化学实验室及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物质,应用广泛。(1)己知 25时:N 2(g)+O2(g) 2NO(g) H 1=+183 kJmol-12H2(g)+O2(g)=2H2O(1) H 2=-571. 4kJmol-14NH3(g)+5O2(g) =4NO(g)+6H2O(1) H 3=-1164.4kJmol-1- 7 -则合成氨的反应 N2(g)+3H2(g) 2NH3(g) H= kJmol -1(2)在恒温恒容容积为 a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

    15、氨的反应,起始加入 N2 1.0 molH23.0 mol。经过 2min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测得 H2的转化率为 45%,则平均化学反应速率 V (NH3) ;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合成氨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L(L 1、L 2)、X 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右图表示 L 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 H2 (g)的平衡转化率随 X 的变化关系。i .X 代表的物理量是 ,ii.判断 L1、L 2的大小关系 (填“” “ ”或“ = ”),并简述理由: 20 (12 分)在容积为 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 2NO2(g)N 2O4(

    16、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 ) ;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在 040s 时段,反应速率 v(N 2O4)为 molL 1 s1 ;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K1为 (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c(NO 2)以 0.0005molL1 s1 的平均速率降低,经 40s 又达到平衡T 100(填“大于”或“小于” ) ,判断理由是 计算温度 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K2: (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1 (

    17、12 分)二甲醚是一种清洁能源,用水煤气制取二甲醚的原理如下:ICO(g)+2H 2(g) CH3OH(g)II.2CH3OH(g)CH 3OCH3(g)+H 2O(g)- 8 -(1)300和 500时,反应 I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K 2,且 K1K 2,则其逆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 或”放热” )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I:如图能正确反映体系中 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填“a”或“b” )下列说法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v 正 (H 2)=2v 正

    18、 (CH 3OH)(3)500K 时,在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3molCO 和 6molH2,4min 达到平衡,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60%,且 2c(CH 3OH)=c(CH 3OCH3) ,则:04min,反应 I 的 v(H 2)= ,反应 I 的平衡常数 K= 反应 II 中 CH3OH 的转化率 = 荆州开发区滩桥高中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C B C C C B A B B D B D D C- 9 -二、非选择题(共

    19、 52 分)17 (6 分)每空 2 分(1)282kJ/mol; (2)CO(g)+Na 2O2(s)=Na 2CO3(s)H=548 kJ/mol;(3)50018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 ,吸 (1 分) (2)c (1 分) ,0.00075molL -1min-1 (3)b(1 分)() (1) (1 分) (2)BD (3)温度(1 分) 催化剂比表面积(1 分)19(10 分) 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 -91.9 (2) 0.45/a molL -1min-1 变小(1 分) 压强 (1 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平衡转化率越小。( 其它答案合理也得分)20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 小于 (1 分) , 0.0005(1 分) ,K 2=0.020/(0.060)2=50/9 或 55.6(2) 小于(1 分)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改变温度后,反应物浓度继续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温度降低。 18.75(3) 正反应(1 分)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21 (12 分) (每空 2 分) (1) 吸热 (2) b BD (3) 0.6 , 20/9 80%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荆州市滩桥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