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1184629       资源大小:4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武汉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课题:第 3 课、宋明理学【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导学提纲,概括儒学在汉至宋的地位变化及原因2.学生通过导学提纲归纳理学的主要内容。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分析儒学重归正统的原因及理学造成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难点:理学的内涵及历史评价。【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导学流程】魏晋的佛、道兴起-隋唐“三教合一”-宋朝理学的建立1、基础感知阅读教材2、深入学习回顾儒学的发展历程:春秋:孔子创立儒学。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了儒学,使得儒学成为蔚然大宗秦朝:秦始皇实行( )使儒学受到严重打击。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的主张,被汉武帝接受,使得儒学开始

    2、成为( )地位。魏晋时期:炼汞烧铅四十年, 南朝四百八十寺,至今犹在药炉前。 多少楼台烟雨中。 高骈 杜牧这两首诗反映了魏晋时期思想文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问题记录2隋唐时期:儒学提出( )的主张,使得佛教和道教得到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 )地位。在隋唐时期,隋文帝、武则天、唐肃宗、唐代宗等皇帝提倡崇佛政策,唐太宗、唐睿宗、唐玄宗等皇帝迷信道教,主张遵道抑佛。统治者的这些措施,都使得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动摇。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

    3、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韩愈谏迎佛骨表(节选)材料反映了韩愈对佛教是怎样的看法,对儒学有什么影响。两宋时期:理学的兴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节选)材料反映了莲花的什么特征。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材料一: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问:材料一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世界观)?材料二:“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

    4、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问:材料二认为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3问:材料三体现了理学倡导什么样的治学方法,其目的是什么?材料四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问:材料四体现了朱熹什么观点,其含义和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五 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4 世纪至 16 世纪,日本朱子学摆脱了禅学的束缚,并与原有的神道相结合,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出现了专

    5、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德川幕府更是把朱子学奉为“官学”。问:材料五反映了理学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它能够被国内外的统治者所接受。3、迁移运用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2、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3、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武汉市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课宋明理学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