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宜昌英杰学校 2018 至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月测试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18.09.27. 14:20-15:50)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 Ag 108 I 127 Ba 137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 -1,则 H2SO4和 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 -1B. 1 mol 甲烷燃烧生
2、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C. 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则 2CO2(g) =2CO(g)+O2(g)反应的 H=+2283.0 kJmol-1D.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2. ( )已知:Fe 2O3 (s) C(s)= CO2(g)2Fe(s) H=+234.1kJmol 1C(s)O 2(g)=CO2(g) H=393.5kJmol 1 , 则 2Fe(s) O2(g)=Fe2O3(s)的H 是 A. 824.4kJmol 1 B. 627.6kJmol 1C. 744.7kJmol 1 D. 169.4kJmol 13.(
3、 )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下列反应中,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A. 2O3(g)=3O2(g) H0 B. 2CO(g)=2C(s)+O 2(g) H0C. N2(g)+3H2(g)=2NH3(g ) H0 D. CaCO 3(s)=CaO(s)+CO2(g) H04.( )某温度时,可逆反应:X(g)Y(g) Z(g)的平衡常数 K1.0,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c0(X)4 molL 1 ,c 0(Y)a molL 1 ,达到平衡后 c(Z)2 molL 1 。则 a 为A. 1 B. 2 C. 3 D. 45( )在一定条件下,Na 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
4、衡:CO H 2O HCO OH 。下列说23 3法正确的是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2 -B加入少量 NH4Cl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 减小c(HCOoal( ,3)c(COoal(2 ,3)D加入 NaOH 固体,溶液 pH 减小6.( ) 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3(g) ,达到平衡状态时缩小容器容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SO3的浓度增大 D.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
5、 、Al 3 、SO 、Cl 24B 110 13 molL1的溶液中:NH 、Ca 2 、Cl 、NOKWc(H ) 4 3C与 Al 反应能放出 H2的溶液中:Fe 2 、K 、NO 、SO 3 24D水电离的 c(H )110 13 molL1的溶液中:K 、Na 、AlO 、CO 2 238.( )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 事实 结论A其他条件相同,Na 2S2O3溶液和 H2SO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变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 工业制硫酸中,在 SO3的吸收阶段,吸收塔里要装填瓷环 增大气液接触面积,使 SO
6、3的吸收速率增大C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 3(g) N2H4(l)H 2(g),把容积的体积缩小一半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 5%的 H2O2,在 B 试管中加入 23 滴 FeCl3溶液,B 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9( )常温下,将 0.1molL1 盐酸和 0.06molL1 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该混合溶液的 pH 是- 3 -A1.7 B 12 C 12.3 D210(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高温
7、低温 高压 低压 加催化剂 分离出 Z 增加 X 增加 YA. B. C. D. 11( )可逆反应:2NO 2 2NOO 2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用 NO2、NO、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 221 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12( )恒温下,反应 aX(g) 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
8、X 的物质的量浓度由 0.1 molL1 增大到 0.19 mol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 Ba0 ,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试判断图中 Y 轴可以表示A平衡混合气中 R 的质量分数 B达到平衡时 G 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 G 的质量分数 D达到平衡时 L 的转化率16(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应:A (g) B (g) xC(g) (正反- 4 -应放热)有图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 C 的体积分数)AP 3P 4,y 轴表示 B 的转化率BP 3P 4,y 轴表示 B 的体积分数C
9、P 3P 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P 4P 3,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17( )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1)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2)在锥形瓶中放入 25mL 待测 NaOH 溶液;(3)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7)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其中错误的是A (4) (6) (7) B (1) (5) (6) (7) C (1) (3) (5) (7) D (3) (5) (7) 1
10、8( )浓度均为 0.10 molL1 、体积均为 V0的 MOH 和 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 V,pH 随 lg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VV0是AMOH 的碱性强于 ROH 的碱性BROH 的电离程度:b 点大于 a 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 )相等D当 lg 2 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c(M )/c(R )增大VV0第卷(非选择题 共 46 分)19.(8 分)回答下列问题:- 5 -(1)反应 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 所示,判断该反应H_0 (填“” 、 “” 、 “无法确定”)。(2)在 Al2O3、Ni 催
11、化下气态甲酸发生下列反应:甲酸(g)= CO (g)+ H 2O (g) H 1= + 34.0 kJ/mol甲酸(g) = CO 2 (g)+ H2(g) H 2= 7.0 kJ/mol则甲酸的分子式为_,在该条件下,气态 CO2 和气态 H2 生成气态 CO 和气态 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 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 2O2)。当把 0.4mol 液态肼和 0.8mol 液态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 256.7kJ 的热量(相当于 25、101 kPa 下测得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0.(13 分) 研究弱
12、电解质的电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醋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1)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_。(2)保持温度不变,向醋酸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氨气,下列量将变小的是_。A. c(CH 3COO ) B. c(H +) C. c(OH -) D. CH 3COOH 电离平衡常数(3)向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c(CH 3COO ) / c(CH 3COOH)的比值将_(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 ) 。(4)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 CH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_(填字母) 。A. 相同温度下,浓度均为 1 molL1 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对比:盐酸醋酸B. 1 molL
13、1 CH3COOH 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 25时,1 molL 1 CH3COOH 溶液的 pH 约为 2- 6 -D. 10 mL 1molL1 的 CH3COOH 溶液恰好与 10 mL 1molL1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对比酸性的相对强弱(5)现有 a. CH3COOH b. HCl 两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填“” 、 “”或“” ) 。 将 pH 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 100 倍后,pH 的大小关系为 a_b。 pH 相同、体积相同的两种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大小关系为 a_b。 将体积相同、pH=2 的醋酸和 pH=2 的盐酸分别与 pH=
14、12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的 pH 的大小关系为 a_b。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关系为 a_b。(6)某些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化学式 CH3COOH HSCN HCN HClO H2CO3电 离常 数1.810-5 1.310-1 4.910-10 3.010-8K1=4.410-7K2=4.710-11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_(填字母) 。A. CH3COOHNa 2CO3=NaHCO3CH 3COONaB. CH3COOHNaCN=CH 3COONaHCNC. CO2H 2O2NaClO=Na 2CO32HClO D. NaHCO3HCN=NaC
15、NH 2OCO 221.(14 分)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CO、CO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都可以合成甲醇。.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2H 2(g) CH3OH(g) H(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填字母) 。A. CH3OH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B. 生成 CH3OH 的速率与消耗 CO 的速率相等 C. 氢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2)为研究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与反应物投料比 及温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在 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反应,并绘出下图。- 7 -反应热H_0(填“”或“” ) ,判断依据是_。若其他条件相
16、同,、曲线分别表示投料比不同时的反应过程。a. 投料比:_(填“” 、 “”或“” ) 。b. 若反应的 n(CO) 起始 10 mol、 投料比为 0.5,A 点的平衡常数 KA =_ _,B 点的平衡常数 KB_KA (填“” 、 “”或“” ) 。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填字母)a. 升温 b. 加入催化剂 c. 增大压强 d. 加入惰性气体 . 用 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 2(g)3H 2(g) CH3OH(g)H 2O(g)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3 mol 氢气和 1 mol 二氧化碳,测得混合气体中甲醇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
17、)下图中 Q 点的速率 正 _ 逆 (填“” 、 “”或“” ) 。(2)解释 T0T1内甲醇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的原因_ 。22 (11 分)用 0.2000 mol/L 的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 0.2000 mol/L 的标准 NaOH 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调节液面至“ 0”或“0”刻度线稍下,NaOH 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次数盐酸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1 20.00 0.00 18.102 20.00 0.00 16.303 20.00 0.00 16.22- 8 -
18、并记下读数;量取 20.00 mL 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 3 滴酚酞溶液;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重复以上滴定操作 23 次。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 ,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 (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2)步骤中,量取 20.00 mL 待测液应使用_ (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3)步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第 1 次滴定记录的 NaOH 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CNaOH 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5)根据表中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 _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