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六校联考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卷1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可能会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Ca-40、Fe-56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 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 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
2、价为“稻草变黄金” 。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CCl4是一种化合物 B.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C.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2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3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的原因是 ( )A碳是非金属 B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C二氧化碳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呈酸性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 3溶液、Fe(OH) 3胶体与 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C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 10mL 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D胶体
3、、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右图表示5下列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Fe+CuSO 4FeSO 4+Cu B3CO+Fe 2O3 2Fe+3CO2= = = = =高 温 CAgNO 3+NaClAgCl+NaNO 3 D2KMnO 4 K2MnO4+MnO2+O2= = = 26科学家指出: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 价的砷(As)元素,它对人体是无毒的,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 C =砒霜(As 2O3)”,下面有关解释正确的应该是 ( )A维生素 C 具有氧化性 B维生素
4、C 具有还原性 C该反应中+5 价砷被氧化 D砒霜中毒后可服用维生素 C 解毒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8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氯原子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的氯离子C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1 价 D氯的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不能导电,所以醋酸是非电解质 BCO 2水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是电解质C金属 Cu 虽能导电,但它是非电解质 D熔融的 NaCl 是电解质,也能导电10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 Cl2
5、和 H2O 两种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 pH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Cl2D新制氯水在密闭无色玻璃瓶中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11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 4=Na HSO BK 2CO3= 2K+ CO 4 23CKClO 3=K Cl 3O 2 DAl 2(SO4)3=2Al3 3SO 2412下列溶液中 Cl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0mL 0.1mol/L 的 AlCl3溶液 B20mL 0.2mol/L 的 CaCl2溶液3C20mL 0.5mol/L 的 KClO3溶液 D10mL 0.25mol/L 的 NaCl 溶液13现
6、有一瓶 A 和 B 的混合液,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 熔点/ 沸点/密度/gcm -3溶解性A -11.5 198 1.11B 17.9 290 1.26A、 B 互溶,且均易溶于水据此分析,将 A 和 B 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2C 和 13C 为不同核素 BO 2和 O3含有相同的元素C 1H2和 2H2互为同位素 D氧原子( 18O)的结构示意图为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H 2O 中含有 1molH2和 1mol OB等质量的 O2和 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 CO 与 CO2中所含碳原子数之
7、比为 711D98g H 2SO4溶解于 500mL 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16已知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标准状况下 4.48L 氧气 B11g 二氧化碳气体C0.5mol 氨气 D含 NA个氢分子的氢气1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后用余热蒸干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在混合液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C分液操作时,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再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 MnO2和浓盐酸制备氯气设计如图装置。
8、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除需使用酒精灯加热外,还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B中盛放 NaOH 溶液可以净化氯气C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4D中可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NaOH 溶液19下列关于氯的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是一种弱酸是因为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用氯气制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转变为较稳定,便于贮存的物质C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次氯酸钙易和空气中的水及二氧化碳反应D漂白粉和氢氧化铁胶体都常用于净水,二者的作用原理不同20已知元素 R 的某种核素的氯化物为 RClX,该氯化物中 RX+的核外电子数为 Z,核内中子数为 Y,该核素可表示为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9、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1下列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 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 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 SO24B加入足量的 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O23C无色溶液中通入 Cl2后,溶液变为棕黄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变蓝,可确定有 ID加入 NaOH 溶液并加热,观察能否产生使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可确定是否有 NH4+ 2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 14N16O 和 13C16O 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10、 ( )A气体质量之比为:30:29 B分子数之比为:1:1 C质子数之比为:15:14 D中子数之比为:30 :29 2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四氯化碳分子数为 NAB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AC常温下,1mol/L 的 AlCl3溶液中含有的 Cl-离子数为 3NAD71g 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24把 V L 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 mol
11、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molL 1 )为 ( )A. B. C. D.b aV 2b aV 2(b a)V 2(2b a)V525氯气与碱液反应时由于温度、浓度等不同,产物会有一些差异。若将足量氯气通入某温度下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经检测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NaCl、NaClO、NaClO 3三种溶质,其中 NaClO 为 0.2mol、NaClO 3为 0.1mol。据此推测不正确的是( )A至少通入了标准状况下的氯气 11.2L B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 0.7mol NaCl C反应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 1.0mol D氢氧化钠溶
12、液中溶质为 1.0mol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26 (10 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画出 Mg 原子结构示意图: 。(2) 微粒中的中子数为 。2346S(3)11.0g 由 H 和 O 组成的水分子,其中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18(4)以下 7 种物质 NaCl 溶液 Cu 酒精(C 2H5OH) 熔融 KNO3 BaSO 4固体 干冰 稀硫酸 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27(8 分)完成以下填空:(1) 49g 硫酸完全电离时产生 H+物质的量为 mol。(2) 8 g NaOH 溶于 g 水中,才能使每 10 个水
13、分子中溶有一个钠离子。(3) 标准状况下,2.4 g 某气体的体积为 672 mL,则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4)已知 V L 硫酸铁溶液中含 Fe3+ a g,则溶液中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若将该溶液加水稀释到 3V L,则溶液中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mol/L。28.(6 分)被誉为“太空金属”的钛(Ti)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金红石(TiO 2)的形式存在。在工业上常常采用将其先转化成熔沸点较低的 TiCl4后再进行还原的方法。反应方程式为:TiO 2 + 2C + 2Cl2 TiCl 4 + 2CO(1)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情况 ;(2)指出该
14、反应中的氧化剂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3)当消耗标准状况下 Cl2 11.2L 时,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29(10 分)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6(1)写出仪器 b 的名称: 。 (2)仪器 ae 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3)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位于 处。冷凝水应由 (填“f”或“g”)口通入。(4)现需配制 0.125 molL1 NaOH 溶液 450 mL,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除了图中给出的仪器外,为完
15、成本实验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根据计算得知,需称量 NaOH 的质量为 g。下列操作使配制的 NaOH 溶液浓度偏低的有 。A将砝码放在左盘上,NaOH 放在右盘上进行称量(使用游码)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待干燥便用来配制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又加水至刻度线30. (10 分)某学生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在 A 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漂白粉将在 U 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C 装置的作用是 。(4)此实验所得漂白
16、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 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温度较高时氯气与熟石灰石灰反应生成 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7的措施是 。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做何改进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31 (6 分)将 20.0g 碳酸钙放入一定量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160mL 密度为1.32g/mL 的溶液。试计算:(1)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为 L(不考虑 CO2在水中的溶解) ;(2)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3)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820
17、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六校联考高一化学评分细则一选择题(5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B C D C B C B D B D B A C 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A C A A D C D B D 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26. (10 分) (1) (2 分) (2)18 (2 分) (3)5 (2 分) (4) (2 分) (2 分) (漏选扣 1 分,多选、错选不给分)27. (8 分)(1)1 (1 分)(2)36 (1 分) (3)80 g/mol (2 分) (
18、不写单位扣一分) (4) (2 分) 、 (2 分)a56V a112V28. (6 分)(1)(2 分,箭头指向不清扣一分,指向错误不给分)(2)Cl 2 (1 分) C (1 分)(3)1mol(2 分,单位未写扣 1 分)+12 2 8 29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 分)29 (10 分) (1) 冷凝管 (1 分) (2) c (1 分)(3)蒸馏烧瓶支管口 (1 分) g (1 分)(4)未用玻璃棒引流(1 分) 玻璃棒、胶头滴管(1 分)2.5 (2 分) AD(2 分)30. (10 分) (1) MnO24HCl(浓) MnCl2Cl 22H 2O (2 分) = = = = = (2)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 2O (2 分)(3) 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 分) (4) 冷却 B 装置(将 B 装置放在冷水中) (2 分) 2HClCa(OH) 2=CaCl22H 2O (2 分) 在 A 与 B 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1 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31(6 分)(1)4.48L (2 分)(2)1.25 mol/L (2 分) (3)7.3%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