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82481       资源大小:15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 -周口中英文学校 2018-2019学年上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30=60 分)1梁启超认为:“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思想自由”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诸侯争霸为思想自由创造条件 B铁犁牛耕是思想自由的动力C礼崩乐坏直接导致思想自由 D士的崛起是其中的最主要因素2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意在( )A恢复封建等级秩序 B解决现实问题C重建西周礼乐文明 D重回远古社会3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 ,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 ,这位学者是( )A董仲舒 B

    2、韩非子C 孔子 D孟子4有位宋代的儒学大师,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 本原,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须向内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穷理。请问他是( )A程颢 B朱熹C陆九渊 D王阳明5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途径是( )A “格物致知” B “知行合一” C “发明本心” D “经世致用”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和宋明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3、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7李贽曾言:“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其主旨是( )A倡导言论自由 B反对迷信权威 C强调生而平等 D批判礼教虚伪8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2 -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 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9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 。这里的“哲学的突

    4、破”表现在( )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B对人类自身的探索 C对道德观念的重视 D对人权应用的创新10 “将中世纪看作一团漆黑、对文艺复兴大加肯定的 割断历史的观点都是偏颇的。”材料主要强调了文艺复兴( )A割断了欧洲的历史 B对中世纪历史有一定的继承与发展C促进了人性的觉醒 D推动欧洲新兴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1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 B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C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 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12卢梭指

    5、出:“公共的力量,必须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工作机关来使力量集中,并使其在公共意志指导下开始工作,以成为国家与主权间的一种交通工具。 ”该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政府应充当人民的公仆 B政府权力来自国家主权C公共意志即为国家法律 D按照社会契约成立政府13 “这场运动更加强调了信仰的内在化与世俗性,从而将对上帝神圣的信仰落实到世俗的生活世界,架起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一座桥梁。 ”这座“桥梁”是指( )A理性科学 B理性科学C政教合一 D人性复苏14跨入近代门槛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先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的过程。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确立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

    6、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伟大蓝图C明确指出人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 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科学奥秘15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 ”该项发明是( )A印刷术 B造纸术C司南 D火药16 “今又有巧便之法, 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 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 3 -各作一字。 ”材料反映的是(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C雕版印刷术已经淘汰 D民间出版行业的兴盛17张岱年、方 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 “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体现了西汉鼎盛

    7、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 )A夸张铺陈 B奋发向上C全面鼎盛 D贯通 古今18唐代高适有诗云:“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 ,下列各项与诗中的“骚”属于同一种风格的是(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D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19据记载,宋代一些画家“好画尘世人物,描绘民间货物经商” 。这反映了宋代( )A绘画水平日趋下降 B市民文化日渐兴起C经济题材画占主导 D画家多是经商的人20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为历史研究起到了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A秦末农民起义

    8、B西汉文景之治C三国赤壁之战 D唐朝安史之乱21明清时期描写英雄传奇的小说汗牛充栋。其中,为此类作品创作树立楷模的是( )A 西游记 B 儒林外史C 水浒传 D 红楼梦22有学者认为:“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 ,也能点燃理性之光 ,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里的“科学”具体指( )A经典力学体系 B生物进化论C量子论 D相对论23李时珍认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 ,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及遗传方面的认识。与其持相近观点的欧洲科学家是( )A塞尔维特 B胡克C施莱登 D拉马克24早在达尔文之前 ,就已经有人提出过进化论的观点。但是真正使进化论为世人所关注的是达尔文于 1859年出版的物

    9、种起源 。其重要原因在于该书( )A结论源于大量第一手资料 B顺应自由主义经济思潮C成为当时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 D是对自然界认识的突破- 4 -25 “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 ”这表明蒸汽机的使用( )A推动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B推动了钢铁冶炼技术兴起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D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2619 世纪中期,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认为这“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对这种“感受

    10、”最合理的解释是( )A此人不懂化学与医学 B英属殖民地的人对英国表示尊重C此人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感到兴奋 D此人对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深感担忧27 “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 ”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 )A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 B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C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 D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281905 年堪称科学史上的“奇迹年” ,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推动了整个科学史的发展。爱因斯坦“在这一年的贡献”是( )A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B创立了狭义相对论C建立了近代力学体系 D建立了广义相对论29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1、,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说的是( )A相对论的提出 B量子论的提出C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D万有引力定律30 “量子论和相对论已经共同成为 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 ”材料意在说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成为 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核心理论B促进了 20世纪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C其价值体现在科技与社会思想两大方面D核心价值是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快速发展二、非选择题(40 分)31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 5 -材料一: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

    12、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 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 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材料二:宋朝 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也更加普遍。 材料三: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 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

    13、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 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 现象。 为儒家正声 “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材料五: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 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9 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要证实材料五的观点。(4 分)- 6 -(4)宋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但宋代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把中国带进近代化?(6 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15 分)13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大国崛起材料二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 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 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

    15、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材料三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描述的世界”的理论依据及其在当时思想领域的影响。(5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 19世纪“科学革命种子获得了丰收”和“技术取得辉煌胜利”的主要表现。(5 分)(3)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5 分)- 7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答案1-5 ACACB6-10 BBDBB11-15 ADABB16-20 BBBBD21-25 CADAC26-30 CCBBC31.答案: :(1) 特点:普及程度较高、推广到落后地区

    16、、推广到农工商阶层 (6 分)(2)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重视家庭教育;科举考试放宽;重文轻武政策;印刷术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书院教育发展。 (任意 3点得 9分)(3) 理学兴盛对后世影响深远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应用传播宋词繁荣,话本出现,画学兴起 (4 分)(4) 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缺乏制度创新 经济:小农经济阻碍、土地兼并严重思想:理学兴盛禁锢思想、重文轻科技观念束缚 (6 分)32. 答案:(1)理论依据: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体系)。影响:有力地冲击封建神学;彰显人的作用与价值,为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兴起奠定基础。(2)表现:理论上,1859 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1831 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技术上,发明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3)观点: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18世纪中期,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史实:英国拥有最广阔的海外市场,首先发生工业革命,其后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纺织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如“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等。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