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82438       资源大小:28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1、1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 20 分)1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10msB高速公路对小客车的限速为 120msC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为 42cmD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 0.5mm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路程之比为 1:2,时间之比为 2:3,则通过的速度之比是( )A. l:

    2、l B. 1:2 C. 4:3 D3:43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医生用“B 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见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 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 ,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4在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C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D.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5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币,后退至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2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

    3、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6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所成的像一定都是放大的B图乙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 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A改变 A 射光线与 ON 的夹角B将入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反方向射至 O 点C沿 ON 向后转动纸板 AD沿 ON 向后转动纸板 B8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

    4、像C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播直线传播的D白色的银幕可以吸收所有的色光3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治直线传播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递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5cm B 10cm C15cm D20cm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_、物体间的_和_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1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cm物体的

    5、长度记录为_cm.13.歼 15 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以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14.弦乐器是靠弦的_而发出声音,用二胡演奏时,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15.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_(填“实”或“虚”像) 。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_(填“靠近”或“远离” )水面。16.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表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若视力表全长为 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m。417

    6、每年 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 ,今年爰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右图的_图,应该佩戴由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三、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4 分)18.如图所示,O是 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在图中面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 AB 在该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用符号表示平面镜)19如图所示,其中 F 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每空 1 分,共 18 分)20.右图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5(1)在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时,应该选择_(“厚”或者“薄” ) ;本实验应该在_ (“较明亮”或着“较暗” )的环境中进行。(2)在

    7、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3)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关系在竖直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或“后” )侧观察直至它与像重台这种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 )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选填“虚”或“实” )像.(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6)本次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21

    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 cm.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5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 。若此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后则在光屏上得到一十倒立_ 的实像。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后,把凸透镜一半遮住后_ 在光屏上观察到像(选填“能”或“不能” )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上方,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 6(选填“上”或“下”)移动调整完之后,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连渐向凸透镜的

    9、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向_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 (通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四、计算题(22 题 6 分,23 题 17 分,共 13 分)22小明和他的父亲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下图为他们乘车到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请你帮助小明解决如下问题:(1)出租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 45km 的黄州到黄石大概需要多长时间?23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 700 m 处鸣笛,当汽车继续沿直线向前行驶 40 m 时,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 1

    10、5C。 (15C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 求:(1)从鸣笛到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则声音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7淅川县 2017 年秋期八年级第二次调研试卷物理参考答案一、1.D 2.D 3.C 4.A 5.B 6.B 7.B 8.C 9.B 10.B二、11.物质 相互作用 运动规律 12.0.1 2.63 13.战机 航空母舰(甲板) 14.振动 音调 15.虚 远离 16.4.6 0.8 17.乙 凹三、18.19.略四、20.薄 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 前 等效替代法 不能 虚不变 寻求普遍规律,减少实验的偶然性21.10 放大 放映机(幻灯机) 缩小 能 下 远离 变大四、22.解:S 1=6km t1=5min h2由 v= 得 v 1 72km/htstskm6v 2=v1=72km/h s2=45km由 v= 得 t 2= = =0.625hvhk/74523.解:s 1=700m240m=1360m由 v= 得 t 1= = =4ssvsm/3406t 2=t1=4sv 2= = =10m/sts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