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2辛亥革命限时练人民版必修1.doc

    • 资源ID:1181246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2辛亥革命限时练人民版必修1.doc

    1、- 1 -3.2 辛亥革命一、单选题1三民主义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为中华民国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A B C D2 “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 ,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 。该现象的出现A 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分散性的消极作用B 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C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政治动荡D 说明了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3 有学者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2、是革新道路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讲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 ( )A 社会性质 B 封建统治 C 革命任务 D 君主统治41911 年 11 月 2 日, 神州日报刊登了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的电文: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人满洲,存帝自扰。该电文( )A促成了袁世凯成为首位临时大总统B说明了辛亥革命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C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迫切要求D反映了当时民主共和观念已深人人心5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 )A 同意改组国民党 B 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C 召开国民

    3、党一大 D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6孙中山曾说过:“谓袁不可信,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为恶,而基础已经远不止如前,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从中可看出孙中山( )- 2 -A 将建立共和制度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B 认识到唤醒民众的重要性,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认为民族革命任务已完成,准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利用袁世凯推翻清王朝,走和平发展的道路7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总统制共和制 B、在美国的支持

    4、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8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的“先驱”活动体现在 ( )A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民主政治 B最早进行了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C最早领导推翻了封建制度 D最早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9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 ”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 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10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 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

    5、发展C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11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场革命之后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场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 土地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12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 ;而今后是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13近代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五四运动 黄海海战 国民大革命A B C D 14190

    6、5 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3 -A 宣言出自临时约法B 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C 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 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15有学者说,武昌起义能够成为辛亥革命首义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动摇清政府根本的关键实力。这一“关键实力”是指( )A 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支持 B 同盟会集结了革命军主力C 成功依靠和发动湖北新军 D 清朝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16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 B C D 171903 年,有人指出“(中国)不自立,必灭亡,必(被)瓜分各省先行自图自立” ,提出“广东者,广东人之广东也筑成广东自立之势,以建立全中国自立之起点” 。此类观点在当时蔚然成一种思潮,并加速了“预备立宪”中清政府对地方自治的认同。这种思潮本质上反映了( )A 三民主义的提出掀起了革命运动的高潮B 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的必然结果C 清政府中央集权统治的实质性瓦解D 先进知识分子要求在中国建立联邦制18鲁迅先生在阿 Q 正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

    8、,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还是先前的把总。 ”这段描述揭示了( )A辛亥革命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B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C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动摇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D除少数人外,未庄人对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19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这反映了( )- 4 -A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B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

    9、后习俗C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201904 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C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 ,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

    10、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二 18 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这些文官任用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科举制体现出的“机会均等”原则曾使许多人大为惊叹,到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官员选用方面也日益要求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摘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

    11、制度影响新探材料三 在科举废后不久即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刚成立,他就说:“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唯考试。 ”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 5 -摘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 ”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改革文官任用方式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目的及其意义。答案1B2C3D4C5D6D7A8D9C10A11A12D13B14A15C16A17C18B19C20C21 (1)内涵: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世家大族选官特权;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2)原因:传统方式的文官选用导致了政府的腐败和无能;科举制所体现的公平性适应了启蒙思想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文官任用方式上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要。(3)目的: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任人唯亲。意义:丰富和发展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有利于完善选官方式与制度;有利于民国的政- 6 -治建设;有利于抑制官员的腐败。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2018_2019学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3.2辛亥革命限时练人民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