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铅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资源ID:1180815       资源大小:131.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铅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1江西省铅山县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2、。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 ,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 ,而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

    3、,为人们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订方式” ,把人群聚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 APP 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 APP 倡导“把书读薄” ,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

    4、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 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2016 年 08 月 04 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B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C 随 着 移 动 互 联

    5、 网 的 发 展 , 人 们 的 阅 读 已 经 打 破 了 时 空 的 限 制 , 随 时 随 地 地 阅 读 几乎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现 实 。D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部都解除。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传统知识载体文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B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指尖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2方式。C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D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

    6、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B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越来越多。C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 ,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性,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感。D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7 题。(15 分)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中国网 1 月 9 日讯 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 144 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是

    7、其中之一。如今已 91 岁高龄的他讲述了 70 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1942 年 6 月 20 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 4 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

    8、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的波兰囚犯。而行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 ,就是皮乔夫斯基。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 ”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 12 至 15 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 3 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 ”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从 1940 年 6 月到 1941 年 6 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

    9、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 ”他说。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当囚犯跑过去时,他们就朝他开枪。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有 6 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 “死亡墙位于 10 号和 1

    10、1 号楼之间。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 ”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有时一天是 20 具,有时是 100 具甚至更多。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 ”他重复3说:“还有孩子。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 ,已经列入死亡名单。皮乔夫斯基说:“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 ”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1942 年 6 月 20 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

    11、的螺栓,因此他们可以爬进去。他们来到二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 。到了路障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皮乔夫斯基说, “这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 ”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 144 人之中的 4 个人。(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 年 1 月 9 日)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

    12、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成功者之一皮乔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B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5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6 分)6细节是生活的真实。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至少需要两个) (6 分)(三

    13、)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9 题。(12 分)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 1400 多万字的著述,在 33 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 40 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 15 天写成一本 6 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

    14、。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 1916 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4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

    15、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条命来换广州城里几十万人的安宁,来争全国四万万人的人格。既已到这里,自然是随你们的便,要怎样就怎样!”梁启超滔滔不绝地演说一个多钟头,声音之大就像打雷,一面说一面不停地拍桌子,把桌子上的玻璃杯震得叮当作响,一时举座皆惊,左右皆靡。梁启超这一吼,不仅救了自己一命,也逼着龙济光宣布独立。梁启超一生经历过多次大风大浪,但他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与当时的政局有关,也是他的性格使然。他特别看重趣味,曾说:“有人问

    16、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严格的可以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在失败里头也感觉趣味。”梁启超的学问涉及面广,就是因为他兴趣特别广泛。他曾对子女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梁启超一生多变,世所共知。他的多变颇遭时人及后人的诟病。有人认为他一生所为学问除文

    17、学外都无大价值,不过于初学者有启迪之用,为他学问不能精深而感到惋惜;有人说他政治上“反复无常”与康有为始合终分,与孙中山合作又对抗,对袁世凯先拥后反。梁启超晚年对自己的学生说,他是有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的,绝不是望风转舵、随风而飘的投机者。郑振铎认为,梁启超最伟大之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他的变不过是变化的方法而已,他的宗旨、他的目的并未变,那就是爱国。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在学术研究上,梁启超不管能否成功,都乐于创立大格局,着力于大规模的研究,而不肯安于在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中有小成就。B梁启超自戊戌以后的

    18、政治运动无不参与,但他始终成不了一个老练的政治家,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更是当时的政局使然。C梁启超因多变而学问不能精深,郑振铎虽然为此感到惋惜,但又认为“善变”“屡变”是梁启超光明磊落人格的体现,变的是方法,爱国宗旨始终未变。D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刻画梁启超形象,既有侧面描写,又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从多个侧面生动再现了梁启超的风貌。8下列没有体现梁启超的“大智”的一项是( )(3 分)A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取得多方面的成就,著述颇丰。B劝龙济光反袁护国时,面对险境急中生智,力挽危局。C汤觉顿劝龙济光反袁护国,却被龙济光部下枪杀,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仍只身赴虎穴。D他认为人要生活于趣味之

    19、中,这样的生活才有价值。9文中多处引用了梁启超的话,有什么好处?(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项梁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等又斩李由,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谏项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项梁弗听。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起兵益章邯,击楚军,大破之定陶,项梁死。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高陵君显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王乃置宋

    20、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诸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敞 。夫强秦攻赵,必举。赵举而秦强,何敞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后项羽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

    21、。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杀宋义子。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项 羽 杀 卿 子 冠 军 , 威 震 楚 国 , 名 闻 诸 侯 。 将 救 巨 鹿 。 项 羽 乃 悉 引 兵 渡 河 , 皆 沉 船 , 破 釜甑 , 烧 庐 舍 , 持 三 日 粮 , 以 示 士 卒 必 死 , 无 一 还 心 。 与 秦 军 遏 , 九 战 , 大 破 之 , 虏 王 离 。 涉间 不 降 楚 , 自 烧 杀 。 当 是 时 , 楚 兵 冠 诸 侯 。 诸 侯 军 救 巨 鹿 者 十 余 壁 , 莫 敢 纵 兵 。 及 楚 击 秦 诸 将皆 从 壁 上 观 楚 兵 无 不 以 一 当 十 呼 声 动 天

    22、诸 侯 军 人 人 惴 恐 。 于 是 已 破 秦 军 , 项 羽 召 见 诸 侯 将 , 入辕门, 无 不 膝 行 而 前 。 项 羽 始 为 诸 侯 上 将 军 , 诸 侯 皆 属 焉 。(选自项羽本纪 ,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及 楚 击 秦 /诸 将 皆 从 /壁 上 观 楚 兵 /无 不 以 一 当 十 /呼 声 动 天 /诸 侯 军 人 人 惴 恐B 及 楚 击 秦 诸 将 /皆 从 壁 上 观 楚 兵 /无 不 以 一 当 十 /呼 声 动 天 /诸 侯 军 人 人 惴 恐C 及 楚 击 秦 /诸 将 皆 从 壁 上 观 /楚 兵

    23、 无 不 以 一 当 十 /呼 声 动 天 /诸 侯 军 人 人 惴 恐D 及 楚 击 秦 诸 将 /皆 从 /壁 上 观 楚 兵 /无 不 以 一 当 十 /呼 声 动 天 /诸 侯 军 人 人 惴 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甬 道 ”指 两 旁 有 墙 的 驰 道 或 通 道 , 文 中 章 邯 专 门 修 筑 甬 道 为 王 离 、 涉 间 的 军 队 输 送 粮 草 。B “社 稷 ”旧 时 指 国 家 。 “社 ”为 谷 神 , “稷 ”为 土 神 , “社 稷 之 臣 ”指 身 负 国 家 重 任 的 大 臣 。C “冠 军 ”谓

    24、 列 于 诸 军 之 首 , 后 来 也 指 将 军 名 号 。 文 中 “卿 子 冠 军 ”是 上 将 军 宋 义 的 尊 号 。D 古 代 帝 王 外 出 止 宿 时 以 车 为 屏 藩 , 使 辕 相 对 为 门 , 称 “辕 门 ”。 后 来 用 它 指 代 军 营 之 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宋 义 能 够 审 时 度 势 。 宋 义 曾 预 料 项 梁 兵 败 , 路 遇 齐 国 使 者 高 陵 君 显 , 劝 其 慢 行 以 免 及 祸 。B 项 梁 刚 愎 自 用 。 他 没 有 听 从 宋 义 的 劝 谏 , 结 果 在 定

    25、 陶 一 战 中 被 秦 将 章 邯 打 败 , 战 死 沙 场 。C 项 羽 英 勇 无 畏 。 巨 鹿 之 战 中 他 率 将 士 破 釜 沉 舟 、 烧 毁 军 营 以 示 誓 死 决 战 , 最 终 大 败 秦 军 。D 项 羽 心 狠 手 辣 。 他 假 托 君 命 擅 杀 宋 义 ; 巨 鹿 之 战 俘 虏 秦 将 王 离 、 涉 间 , 并 将 其 活 活 烧 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战胜而将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 (5 分)(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对 雪 杜甫6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字。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火光照亮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道出了对温暖的渴望。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

    27、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的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15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2)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两句出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生活的哲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28、)17.下列画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 分)A近段时间,某施工单位每天 12 时和 18 时都放炮炸石,乱石多次飞到地税局办公区,让人胆战心惊。B当年舜帝面对父辈的虐待逆来顺受,曾感动天下,但孔子不认同这种“愚孝”,提出“父慈子孝”的观念。C回到“抗日神剧”,不难发现,剧中英雄叱咤风云的抗日表现,和那些高呼“抵制日货”口号并企图借此完成对日逆袭的爱国激情颇有几分神似。D由王千源饰演的刘向前在编辑部对两位领导的态度是左顾右盼,他掌握的办公室哲学紧贴当下办公室生存法则。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仅政治上陷入混乱,更冲击着其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

    29、日本公司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B中国正在研制最大载荷 25 吨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有望于 2014 年完成对月球车、大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7D相关资料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拥有的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 200 多万人,每年有六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 1.94 亿,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1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

    30、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B 词 的 标 题 和 词 牌 是 有 严 格 区 别 的 , 沁 园 春 长 沙 这 首 词 , “沁 园 春 ”是 词牌 , “长 沙 ”是 标 题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D 巴 金 的 主 要 作 品 有 著 名 的 “激 流 三 部 曲 ”( 雾 雨 电 ) 和 “爱 情 三 部曲 ”( 家 春 秋 ) 。20.下 面 是 一 封 推 荐 信 ,其 中 有 几 处 语 言 表 达 不 得 体 ,请 找 出 来 并 加 以 修 改 。 (5 分)推 荐 信大 学 招 生 办

    31、 :兹 有 我 校 高 三 (一 )班 阳 光 同 学 ,拟 参 加 你 校 自 主 招 生 考 试 。 该 生 学 习 成 绩 显 著 ,综 合素 质 优 良 , 一 直 荣 任 我 校 晨 曦 文 学 社 社 长 ,热 爱 文 学 ,爱 好 写 作 ,曾 在 全 国 新 概 念 作 文 大 赛中 获 得 一 等 奖 ,并 有 多 篇 大 作 发 表 在 省 级 以 上 文 学 刊 物 上 。 希 望 该 生 能 得 到 你 校 文 学 院 的垂 爱 。特 此 推 荐 。中 学 2018 年 11 月 8 日(1)_改 为 _(2)_改 为 _(3)_改 为 _(4)_改 为 _(5)_改

    32、为 _21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6 分)新 华 社 酒 泉 9 月 4 日 电 4 日 8 时 15 分 , 我 国 在 酒 泉 卫 星 发 射 中 心 用 “长 征 ”二号 丁 运 载 火 箭 , 成 功 将 “创 新 ”一 号 04 星 发 射 升 空 , 卫 星 顺 利 进 入 预 定 轨 道 。 这 次 任 务还 同 时 搭 载 发 射 了 一 颗 灵 巧 通 信 试 验 卫 星 。“创新”一号 04 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

    33、“创新”一号 04 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192 次飞行。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因为责任,烛之武临危受命,智退秦师;因为责任,刘和珍欣然请愿,殒身不恤;因为责任,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责任,巴金深情忏悔,呼唤人性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铁肩担道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的内涵。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小说除外) ,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 800 字。8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总分:150 分 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

    34、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时间紧凑的上班族也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等等。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阅读场景的变化,引发了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传统的知识载体书籍上的图钉被网络撬开了,知识信息漂浮了起来,成为碎片化

    35、的存在。网络放大了这些信息碎片,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心态。换句话说,面对海量信息,人们的信息焦虑症也更严重,时间不够用了,注意力也不够用了,读过的信息像手中的沙子一样,记不住、留不下。海量信息缺乏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正是被很多人称为“阅读危机”的根本所在。 克服“阅读危机” ,正确的方式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 ,而是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传统的阅读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但电子阅读也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构建虚拟的阅读空间,为人们提供崭新的阅读体验。比如,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通过微信好友这一“装订方式” ,把人群聚

    36、集起来,形成信息交互的空间,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它让每一个词语、每一种思想,都能从驳杂的网络信息中迅速进入其坐标位。每一个信息都可以被迅速带入需求者的阅读场景中供其推敲。如今,一些付费阅读 APP 的成功也启示我们,网络升级了阅读场景之后,获取知识和装订知识的方式也在进化,人工装订知识大有用武之处。比如,一些阅读 APP 倡导“把书读薄” ,通过后台加工,用更加精短的内容吸引受众关注,既让一些经典书籍获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为移动阅读增加了文化厚度。 当今时代阅读场景的变快,提示内容制造方必须以更加用心的方式装订内容,给人们提供新的阅读体验和知

    37、识服务。今天,制造信息的技术鸿沟已被网络填平,人人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这也是自媒体崛起的背景。先进的阅读工具非但不会破坏阅读效果,反而会大大提升“单位面积”内的阅读质量。网络时代的阅读,可以更精彩。(2016 年 08 月 04 日是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香阅读与指尖浏览相比,墨香阅读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B墨香阅读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只能在办公室、书房、图书馆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C 随 着 移 动 互 联 网 的 发 展 , 人 们 的 阅 读 已 经 打 破 了 时 空 的 限 制 , 随 时 随 地 地 阅 读 几乎 已 经

    38、成 为 一 种 现 实 。D墨香阅读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部都解除。解析:“只能”过于绝对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统知识载体文化,知识信息漂浮与碎片化,这是阅读场景变化引发的一场知识领域的大变革。B在网络放大信息碎片的时代,指尖浏览让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信息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C面对海量信息,人们阅读心态的改变就是指在阅读时感觉时间不够用了D要想克服“阅读危机”我们就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解析:“时间不够用”是信息焦虑症加重的表现答案:C9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信朋友圈就是典型的虚拟阅读空间,为

    39、人们提供了崭新的阅读体验。B在信息世界,最早承担“装订知识”使命的是搜索引擎,现在装订工具和装订方式越来越多。C一些阅读软件倡导“把书读薄” ,不但增强了文化的经典型,也强化了价值的厚重感。D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个性化信息。解析:没有增强经典型和厚重感答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47 题。(15 分)奧斯维辛集中营逃狱记中国网 1 月 9 日讯 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在这里曾经关押了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只有 144 人,波兰人卡齐米尔兹皮乔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已 91 岁高龄的他讲

    40、述了 70 多年前成功逃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以及自己不同寻常的生活。1942 年 6 月 20 日这一天,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出口处负责路障的一个党卫军士兵感到害怕,不知所措,因为集中营指挥官鲁道夫胡斯的汽车就在他的面前。车里有 4 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其中一名少尉正朝他大喊大叫,骂骂咧咧。“清醒一下,你这个家伙!”那个军官喊道:“赶快放行,要不我打死你!”那个卫兵吓坏了,连忙升起路障,让这辆马力强大的汽车过去,开远了。然而,要是这个卫兵走近一点看,就会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汽车里那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因害怕而变得灰白。原来,他们根本不是党卫军,而是穿着偷来的制服、开着偷来的汽车的波兰囚犯。而行

    41、动的策划者那名“少尉” ,就是皮乔夫斯基。皮乔夫斯基说:“我们是被送到那里的第二批人,被迫参与集中营的修建。 ”囚犯们每天必须工作 12 至 15 个小时,在隔壁建造一座大型的新营区。皮乔夫斯基回忆说:“在开始的 3 个月里,我们全都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 ”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从 1940 年 6 月到 1941 年 6 月,纳粹党卫军不断地杀害囚犯用警棍将他们殴打致死,这是解决集中营拥挤问题最简单的方法。饥饿、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将集中营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所有这些如今都记录在案。但是皮乔夫斯基记忆中的细节仍然令人震惊。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不仅用于吃喝,还要在晚上当尿盆使用

    42、。 “如果谁的勺子丢了,就要像狗一样就着碗吃;如果碗丢了,那就一点汤都喝不到了。 ”他说。有时候,德国卫兵们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假期而杀人。皮乔夫斯基说:“当卫兵们感到无聊时,他们会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去捡回来。当囚犯跑过去时,他们就朝他开枪。然后声称该犯人试图逃跑,被他们阻止,于是为此得到三天的休假。 ”被关押在这里的囚犯如何应付这样的生活?皮乔夫斯基说:“有些人祈祷,但是那些在他们到来之前被关进集中营就曾祈祷的人会说: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 ”有 6 个星期的时间,皮乔夫斯基被分派运送处决后的尸体。 “死亡墙位于 10 号和 11 号楼之间。卫兵们将囚犯们排成队,

    43、然后从背后朝他们头部开枪。 ”随后,就会有一堆脱光了衣服的尸体,由皮乔夫斯基抬着脚踝,另一个人抬着胳膊,扔到手推车上,再送到火葬场。“有时一天是 20 具,有时是 100 具甚至更多。这其中有男人、女人,还有孩子。 ”他重复说:“还有孩子。 ”一天,一个名叫尤金尼厄斯本德拉的乌克兰朋友来找皮乔夫斯基,本德拉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在集中营的汽修厂劳动。他告诉皮乔夫斯基,德国人准备处死他(本德拉) ,已经列入死亡名单。皮乔夫斯基说:“这一下我彻底绝望了。 ”于是,逃跑的计划萌发了。1942 年 6 月 20 日,早上在仓库干活时,皮乔夫斯基暗中拧掉了一个锁门的螺栓,因此他们可以爬进去。他们来到二

    44、楼的储藏室,破门而入,换上了军官的制服。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开了一辆汽车过来。10他们开着汽车前往出口,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 。到了路障处,由于极度紧张,汽车内的几个人浑身冒汗,脸色苍白。皮乔夫斯基说, “这是最富戏剧性的时刻,我开始叫骂。 ”党卫军士兵服从了命令,升起了路障,汽车向着自由驶去,他们成了逃出奥斯维辛集中营屈指可数的 144 人之中的 4 个人。(节录自中国网军事,2014 年 1 月 9 日)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关押过数百万人,成功逃脱的比例极低,成功者之一皮乔

    45、夫斯基回忆了集中营的严格管理。B位颇有才华的机械师本德拉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了集中营指挥鲁道夫胡斯的汽车,是成功逃脱的重要原因。C在皮乔夫斯基的回忆中,纳粹对关押在集中营的“囚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有时仅为了得到几天的休假就可随意杀人。D超乎想象的暴虐和体力劳动造成了大量的“囚犯”死亡,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解析:A 项文章的内容不是写集中营的管理情况,故“管理”一词不准确。B 项“伙同皮乔夫斯基成功窃取”不准确,原文是“同时,本德拉用配制的钥匙进了汽修厂” 。D 项“机械师本德拉预感到自己将难于幸免,于是策划了这次行动”不正确,原文是“行动的策划者就是皮乔夫

    46、斯基” 。答案:C5怎样理解“只要奥斯维辛存在,就不会有上帝”一句话的含义?(6 分)答案:(1)这句话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无人道的高度概括。 (2)这里的纳粹分子根本没有怜悯、仁慈和同情心,他们无法无天,任意杀人;(3)这里的“囚犯”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随时会被处死,让人怀疑上帝的存在。6细节是生活的真实。在这篇新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几个细节?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这几个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至少需要两个) (6 分)答案:如“囚犯们每人发一把勺子和一只锡碗”的细节,让人感到在法西斯的监狱中,人不如狗,生不如死,人的尊严被践踏殆尽。如“取下某个囚犯的帽子扔到远处,然后再命令他

    47、去捡回来”的细节,让人真实地看出了法西斯的反人类,嗜杀成性,毫无人性。再如“一路上党卫军向他们敬礼,并高喊希特勒万岁” ,可见法西斯的疯狂行为已经到了十分猖獗的地步。(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79 题。(12 分)梁启超面面观梁启超很欣赏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并以此自励,大智、大仁、大勇的梁启超为后人铭记。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梁启超的成就和影响都非常大。他留下了 1400 多万字的著述,在 33 年的著述生涯中平均每年要写 40 多万字,他撰写陶渊明年谱三日而成,他用一昼夜完成戴东原先生传,他最有名的著作清代学术概论,本是为别人作序,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用 15

    48、 天写成一本 6 万字的著作而这一切都是在他自戊戌以后的政治运动无不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梁启超的治学领域极其广泛,他的著作涉及哲学、史学、文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在学术研究上,他不动手则已,一动手便有极大的格局放在那里,不管能否成功。他喜于将某一件事物、某一国学术做一个通盘的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研究,永不肯安于小就,做一种狭窄专门的精密工作。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把敢于进取冒险作为新国民应具备的品德之一,他一生至少有三次冒险,尤以 1916 年只身劝广东都督龙济光反袁护国最为惊险此前梁启超好友汤觉顿前往劝说摇摆不定的龙济光时,竟被龙济光的部下开枪打死。梁启超强压悲愤,冒险出马,与龙济光苦口婆心地谈了十几个钟头,龙济光当时表示心悦诚服,随后龙济光把他11手下的军官聚集起来给梁启超开欢迎会,这帮军官个个拖枪带刀,一开始还客客气气,酒过三巡,凶相毕露。梁启超一看耐心说服已无可能,索性豁出去了,对龙济光吼道:“我单人独马,手无寸铁,跑到你千军万马里头,我本来不打算带命回去。我一来为中华民国前途求你们帮忙,二来也因为我是广东人,不愿意广东糜烂,所以我拼着一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铅山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