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赣州市十四县(市)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第卷本卷共 30 个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2016 年 8 月 12 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了超常规模的大爆发,每小时天顶流量达 150160 颗,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可轻松观测到这一天文现象。英仙座距离地球约为 2.5 亿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 10 万光年) 。完成下列各题。1. 英仙座属于( )A. 地月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星系2. 英仙座流星雨源于( )A. 英仙座的恒星 B. 英仙座的小行星C.
2、太阳系的彗星 D. 太阳系的星际尘埃【答案】1. D 2. D【解析】试题分析:1. 考查天体系统。英仙座与地球的距离大于银河系的半径,所以英仙座是河外星系。A 项正确。故选 A。2. 流星是星际物质和尘埃与大气摩擦产生的。D 项正确。故选 D。【考点定位】天体系统的层次、流星的形成2016 年 4 月丹麦奥胡斯大学用我国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取得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太阳有一天可能会用比往常强烈数千倍万倍的超级耀斑“轰炸”地球,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 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超级耀斑” ,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比其它区域低 B. 肉眼可以直接观测C. 出
3、现在太阳色球层 D. 每 11 年必爆发一次4. “超级耀斑”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 B. 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C. 会产生极光现象 D.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通讯5. 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 )- 2 -通信部门 航天部门 气象部门 钢铁部门A. B. C. D. 【答案】3. C 4. B 5. B【解析】本题组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耀斑是太阳能量释放的最激烈显示,不能肉眼直视,大约 11 年一次。耀斑会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太阳活动对气候、磁
4、场、电离层等会产生干扰,在两极地区还会产生绚丽极光。3. 太阳黑子温度比其它区域低;“超级耀斑”用肉眼不能直接观测;“超级耀斑”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超级耀斑”大约 11 年爆发一次,选 C。4. “超级耀斑”会发出大量高能带电粒子流,带来大量能量,使得地球大气异常升温导致大气层沸腾,甚至让生命灭绝,选 B。ACD 不会引发大气层升温或物种的灭绝。5. 太阳活动对气候、磁场、电离层等会产生干扰,进一步会影响到地球的航空航天、气象等诸多部门,但对钢铁产业影响不大,选 B。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6. 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纬度低 距海远 降水少 海拔
5、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A. B. C. D. 7. 此时,乙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 太阳风 B. 耀斑 C. 黑子 D. 极光【答案】6. A 7. D【解析】试题分析:6.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题目中甲位于副热带高压带,纬度较低,降水少,光照时间长,是否距海远、海拔高无法确定。7.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位于极地,此时无太阳辐射,说明处于极夜,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只有极光,所以 D 正确。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8. 地球公转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
6、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9. 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黄赤交角变为 0B. 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 90C. 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D. 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10. 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A. 等于 2326 B. 小于 2326 C. 大于 2326 D. 等于 4652【答案】8. A 9. D 10. A【解析】8. 地球公转由甲向乙运动的过程中,即从秋分向冬至的时段,该时间段内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吃月饼,共庆团圆,选 A
7、。 。9. 根据公转方向及图示昼夜信息,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选 D。10. 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 ,即从秋分向冬至的时段,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位置是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故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2326,选 A。11. 2017 年 6 月 13 日是全国第五个低碳日,下图所列太阳光照图中与当日最吻合的是( )- 4 -A. B. C. D. 【答案】B.第 31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当地时间 2016 年 8 月 5 日 20 时在里约热内卢(431147W,225430S)马拉松卡纳体育场盛大开幕。下图为奥运动会开幕时,某区域晨昏线图,图中
8、阴影部分为黑夜,Q 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 图中 Q 地的经度为( )A. 25E B. 75E C. 60W D. 165W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 Q 地方时为 0 时 B. 此日 Q 点正处于极昼C. 奥运会期间 P 点昼渐长 D. 此日里约热内卢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45【答案】12. D 13. C【解析】试题分析:12.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是极昼或极夜出现的纬度,且极昼或极夜出现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是互余关系,图示 8 月 5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直射点是 12N,78S 以南出现极夜,所以图示昼半球 Q 点所在经线即是 12 点,根
9、据时间差可知两地的经度差,为 165W。13. 8 月 5 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直射点是 12N 且在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的昼长渐长,但依然是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90 - 当地纬度 - 直射点纬度,奥运会期间 P 点昼渐长。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5 -14. 春节期间,小明的表哥一家去非洲旅游。下图是表哥回国前通过微信与小明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读图回答下题。请你帮小明推算一下,表哥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 13 日 10 时 B. 12 日 10 时 C. 12 日 19 时 D. 13 日 19 时【答案】A【解析】当地时间 12 日 13:40 起飞,
10、飞行时间 14 小时,则到达时当地时间为 1,2 日27:40,当地时间为东二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相差 6 小时,故到达时北京时间为 12 日33:40,即 13 日 9:40,据此选 A。【名师点睛】时差计算的方法: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小时(如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6 -15. “日照时间不少于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16. 按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C. 广州 D. 台州【答案】15. D 16. B【解析】15. 我国大部分地
11、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冬季较为寒冷,为保证住宅采光, “日照时间不少于小时”的日期指的是冬至日。16. 楼高接近,纬度越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底层住宅欲获得阳光则需要较大的楼间距,据此结合选项,哈尔滨纬度最高,选 B。面向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读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7. 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A. 南半球 B. 赤道上 C. 北半球 D. 回归线上18.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 )A. 南岸 B. 北岸 C. 东岸 D. 西岸【答案】17. C 18. 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尤
12、其是河床底部的基本情况。当然最重要的知识点是考查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以“南左北右”为思考方式。17.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所以该河位于北半球。18. 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南岸为右岸,河流主要侵蚀南岸,所以河堤需要特别加固的是南岸。读“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图及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观测日期 正午太阳高度- 7 -6 月 22 日 908 月 22 日 7510 月 22 日 5712 月 22 日 4319. 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20. 与 8 月 20 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的是
13、( )A. 4 月 22 日 B. 7 月 22 日 C. 9 月 22 日 D. 11 月 22 日【答案】19. D 20. A【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应用。 (1)该地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则该地为北回归线,夏至最高、冬至最低。 (2)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的日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必定接近,因此,两个日期应该是二至日对称。19. 表格显示该地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 90,则该地为北回归线,夏至最高、冬至最低,据此结合图示选 D。20. 与 8 月 20 日正午太阳高度大致相等的日子,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与 8 月 20 日接近,因此,两个日期应该是
14、关于 6 月 22 日对称的,据此,选 A。当地时间 2016 年 10 月 7 日,印尼东爪哇省,婆罗摩火山喷发,火山灰绵延空中场面壮观。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8 -21.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层 B. 层 C. 层 D. 层22. 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厚 B. 层横波不能通过C. 层最可能为液态 D. 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23. 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多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
15、的简单的系统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答案】21. B 22. C 23. A【解析】21.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存在于地幔中,根据图示信息,选 B。22. 根据图示信息,层、层、层、层分别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小;层横波能通过;层最可能为液态;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据此选 C。23.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地球的内、外部圈层之间都有密切关系。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是同一地点阴天
16、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a 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C. 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D. b 天气与 a 天气相比,白天更强- 9 -25.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左图影响明显的是( )A. 减少 B. 不变 C. 减弱 D. 增强【答案】24. C 25. C【解析】试题分析:24. 读图甲,根据图中箭头方向,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 错误;由大气射向地面,是大气逆辐射,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正确;. a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17、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a 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b 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C 错误; a 天气与 b 天气相比,a 白天温度低更弱,D 错误。25.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炭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大气的温室效应减弱,也就是减少了大气逆辐射的强度,对图甲影响明显的是减弱,C 对。 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可能增加,A 错误。.是地面辐射,可能增加,B 错误;是大气射向宇宙的辐射,应减少,D 错误。【考点定位】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作用,人类活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26. 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
18、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冬季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气温高,气流由地面往上运动,地面形成低压,上空形成高压;室外相反,地面形成高压,上空形成低压。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由高压流向低压。结合图,故正确。【考点定位】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014 年 11 月“北京 APEC 会议”期间,水立方附近 PM2.5 浓度为每立方米 37 微克,接近一级优水平,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被众人亲切的称为“APEC 蓝” 。据此回答下列各- 10 -题。 27. “APEC 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
19、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A. B. C. D. 28. 下列最符合北京城区与郊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的是( )A. B. C. D. 【答案】27. D 28. C【解析】27. 据热力环流原理,应该将污染企业迁至城市热力环流中郊区下沉气流以外地区,据此选D。28. 北京城区与郊区高空等压面与近地面相反,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据此选 C。甲图中大圆表示昼半球范围,N 表示北极点,F 为晨昏圈与 70N 纬线的切点,北京时间为10:00。乙图为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状况。据图,回答下列各题。29. 乙图中,与北京此日的昼夜长短状况基本相符的是( )A. B. C. D. -
20、11 -30. 此日,对银川(38 N, 106E)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方时为 8:56 B. 正午太阳高度为 72C. 此日之后,昼渐长、夜渐短 D. 此日之后,昼渐短、夜渐长【答案】29. C 30. B【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其应用。 (1)根据北极点的位置及昼长情况定季节;根据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定太阳直射点位置,最终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京昼长夜短。(2)根据北京时间计算银川地方时;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 20,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为72;但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29. 北极点位于昼半球,故北极附近出现极昼;F 为晨昏圈与 70N 纬线的切点,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21、北纬 20,此时,北京昼长夜短但不是昼最长夜最短,据此,选 C。30. 此时北京时间为 10 点,则银川(106E)的地方时为 9:04;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0,银川位于 38 N,其正午太阳高度为 72;此日只能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 20,不能确定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故 CD 错。第卷本卷共 3 个综合题,共 40 分。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 B 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最小值的范围是 。(2)图乙中 ab 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半球,此期间赣州白昼时间在不断变_(长或短),正午影长变_(长或短)。(3)图乙中地球运行到 C 处
22、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甲中的_点附近,其公转速度较_(快或慢)。(4)图丙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图乙中_位置。图丙中 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 12 -【答案】 (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南半球 (2)北; 短; 长 (3)D; 快 (4)C; C; C【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 B 点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2)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 a 位置为北半球夏至日,b 为秋分日,c 为冬至日,d 为春分日(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地球公转到公转轨道右侧位置时
23、,地轴向右倾斜,为冬至日) ,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北回归线以北地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影长变长。(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c 位置为冬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左图中的 D 位置,公转速度较快。(4)读图,丙图中北极圈及以北地球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乙图中 c 位置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 点位于赤道上,所以线速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越小,纬度越低,C 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变化最小。【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公转速度与自转速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名师点睛】正午太阳高度
24、的变化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北回归线上 一年中有一次太阳直射,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北半球冬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13 -32.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该图所示节气为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3)图中 A 点的昼长为_小时,图中 A、B、C、D 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
25、顺序为_D 点的地方时为_。(4)图中 A、B、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D 位于 A 的_方向;这一天 A 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答案】(1)画图略(顺时针) (2)冬至日 (2326S,90W) (3)24 A D C B 2100 (4)BCA 西北 4652【解析】 (1)东经度的增大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 (2)该图所示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节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根据此时 90E 为 0 点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3)图中 A 点位于南极圈,处于极昼,其昼长为 24;图中 A、B、C、D 均位于南半球,越靠南
26、昼长越长,且同一纬度昼长相同,据此,四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 A D C B;90E 为 0 点,故 D 点的地方时为 2100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据此图中 A、B、C 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BCA ;D 位于 A 的西北;这一天 A 点正午太阳高度是H=90-6634+2326=4652。33. 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1)将图中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这说明了_。(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
27、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答案】 (1)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 (2)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4)沙漠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需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与云量的多少有关;二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为水汽和二氧化碳,大气中 CO2所占比例的变化,直接影响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三、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四、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中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序号是。(3)近地面大气吸收的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这说明了地面对大气热量供给多,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4)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为世界最大沙漠,沙漠地区白天晴朗,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