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0_19班).doc

    • 资源ID:1180475       资源大小:3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0_19班).doc

    1、1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0-19 班) 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Cl35.5第卷(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范 pH 试纸测得某氢氧化钠溶液的 pH 为 12.5B焰色反应试验火焰呈黄色,则试样中一定含 Na 、不含 K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可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D氯化钠溶液中

    2、混有少量硝酸钾,可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纯净氯化钠2能说明 0.1 molL-1的 NaHA 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稀释时,溶液中 c(OH-)增大 溶液的 pH7溶液中 c(Na ) c(A2-) 溶液可与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恰好反应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 NO 和 CO 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 N2和CO2,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 NO 和 CO 反应的活化能C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 NaOH 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

    3、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D研制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4常温下,pH1 的乙酸溶液和 pH13 的 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B乙酸溶液中 c(CH3COOH)大于 NaOH 溶液中 c(Na )C分别稀释 10 倍,两溶液的 pH 之和大于 14D若两溶液混合后 pH7,则有 c(Na ) c(CH3COO ) c(CH3COOH)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pH 均为 3 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1:10 8B25 时

    4、0.1molL-1 NH4Cl 溶液的 KW大于 100 时 0.1molL-1NaCl 溶液的 KWC根据溶液的 pH 与酸碱性的关系,推出 pH6.5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室温下,将 pH2 的盐酸与 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6已知:CH 4(g)+ O2(g)=CO(g)+2H2O(l) H=a kJ/mol322C(s)+O 2(g) =2CO(g) H=b kJ/mol C(s)+CO 2(g)=2CO(g) H=+c kJ/mol且 a 、b、c 均大于 0,则甲烷的燃烧热(H)为A B()/2kJmol molkJcba/)2(C D(7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

    5、璃。已知 25时:HF(aq)+OH -(aq)=F-(aq)+H2O(l) H=67.7 kJmol-1H +(aq)+OH-(aq)=H2O(l) H=57.3 kJmol-1在 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 V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 F-(aq)+H+(aq) H=10.4 kJmol-1B当 V=20 时,溶液中:c(OH -)=c(HF)+c(H+)C当 V=20 时,溶液中:c(F -)c(Na +)=0.1 molL-1D当 V0 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F

    6、 -)c(OH -)c(H +)8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ApH8.3 的某酸式盐 NaHB 的水溶液中:c (Na +) c (HB ) c (H2B) c (B2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S 和 NaHS 溶液中:c (Na +)2c (S 2 ) + c (HS )CNH 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 (Na+) c (SO42 ) c (NH4+) c (OH )c (H +)D0.1 mol / L NaH2PO4溶液中:c (Na+)c (PO43 ) + c (HPO42-) + c (H2PO4 ) + c (H3PO4)9下列图示

    7、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 1 表示某放热反应在无催化剂(a)和有催化剂(b)时反应的能量变化,且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焓变B图 2 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 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C图 3 表示在 CH3CO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 CH3COOH 溶液的 pH:ab D图 4 表示等量 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2NO2(g)N2O4(g) ,相同时间后测得 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符合的是3A图甲表示工业上用 CO

    8、 生产甲醇的反应 CO(g)+2H2(g) CH3OH(g)。该反应的H=91kJmol-1B图乙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 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C图丙表示向 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逐渐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D图丁表示盐酸滴加到 0.1molL-1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11可逆反应X(g)+2Y(g) 2Z(g) 、2M(g) 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力、可自由滑动的密封隔板。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9、A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15C达平衡(I)时,X 的转化率为 5/11D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 在隔板右边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不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1 Na2CO3和 NaHCO3的等体积混合溶液中:2c(OH)2c(H+)3c(H 2CO3)c(HCO 3 )c(CO32)BH0,S0 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H0,S0 的反应任何条件都是非自发反应C已知:P 4(g)6Cl 2(g)4PCl 3(g) Ha kJmol-1 P4(g)10Cl 2(g)4PCl 5(g) Hb kJm

    10、ol -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 5中 P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 3中 PCl 键的键能为 1.2c kJmol-1,由此计算 ClCl 键的键能 15.64bkJmolD在一定温度下,固定体积为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2(g) 2SO3(g) H0,当 v(SO2)= v(SO3)时,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3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 25.00 mL 待测 NaOH 溶液。加入几滴石蕊试剂做指示剂。取4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

    11、,进行滴定。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A B C D14亚砷酸(H 3AsO3)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在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形态。向 1L 0.1molL-1 H3As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 KOH 溶液,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的 pH 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3AsO3的电离常数 Ka1的数量级为 10-9BpH 在 8.010.0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 3AsO3+OH-=H2AsO3-+H2OCM 点对应的溶液中:c(H 2AsO3-)+c(HAsO32

    12、-)+c(AsO33- )+c(H3AsO3)= 0.1molL-1DpH=12 时,溶液中:c(H 2AsO3-)+2c(HAsO32-)+3c(AsO33-)+c(H3AsO3)c(H+)+c(K+)15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装置,研究常温下,向 1L 0.1 molL1 H2A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 NaOH 溶液时 pH 变化情况,并绘制出溶液中含 A 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4.0 时,溶液中 n(HA)约为 0.0091molB该实验应将左边的酸式滴定管换成右边碱式滴定管并加甲基橙作指示剂C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

    13、度的 NaHA 与 Na2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pH=3.0D0.1 molL 1 NaHA 溶液中存在 c(A2)+c(HA)+c(H2A)=0.1 molL116已知:25时 H2C2O4的 pKa1=1.22,pK a2=4.19,CH 3COOH 的 pKa=4.76,K 代表电离平衡常数,pK=lg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均为 0.1 molL-1 NH4HC2O4和 CH3COONH4溶液中: c(NH4+)前者小于后者B将 0.1 molL-1的 K2C2O4溶液从 25升温至 35, 减小24(COC0.1molL -1 K2C2O4溶液滴加盐酸至 pH=1.22: c(

    14、H+)c(OH-)=c(Cl-)3c(HC2O4-)5D向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中滴加少量 0.1 molL-1H2C2O4溶液:CH3COO + H2C2O4 = CH3COOH + HC2O417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NaHSO 3和 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 和 C 均用 R 表示)c(Na )c(HRO 3 )c(RO 32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c(Na )c(Cl )c(CH 3COOH)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 4)2CO3、(NH 4)2SO4、(NH 4)2Fe(SO4)2

    15、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O(aq)与 NaCl(aq)中离子总数:N(前)N(后)18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型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已知 H3FeO4+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 1=2.510-2,K 2=4.810-4,K 3=5.010-8,当 pH=4 吋,溶液中42().cFeOB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 pH9C向 pH=5 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 KOH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O4+OH=FeO 42-+H2ODpH=2 时,溶液中主要含铁型体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c(H2F

    16、eO4)c(H3FeO4+) c (HFeO4)第卷(共 46 分)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 某 二 元 酸 (化 学 式 用 H2A 表 示 )在 水 中 的 电 离 方 程 式 是 : H2A H HA , HAH A 2-。回答下列问题:(1)在 0.1molL-1的 Na2A 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_。Ac(A 2-)c(HA )c(H 2A)0.1molL -1 Bc(OH )c(H )c(HA )Cc(Na )c(H )c(OH )c(HA )2c(A 2-) Dc(Na )2c(A 2-)2c(HA )(2)已知 0.1molL1 N

    17、aHA 溶液的 pH2,则 0.1molL-1 H2A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_(填“”、“”或“”)0.11molL -1。II亚磷酸(H 3PO3)是二元酸,H 3PO3溶液存在电离平衡:H 3PO3 H+ +H2PO3-。亚磷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6某温度下,在 0.1000 molL-1的 H3PO3溶液中,除 OH之外其他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写出亚磷酸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III “低碳经济”时代,科学家利用“组合转化”等技术对 CO2进行综合利用。(1)CO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乙烯:6H 2(g)+2CO2(

    18、g) CH2=CH2(g)+4H2O(g) H=a kJmol-1 已知:H 2(g)的燃烧热为 H=285.8 kJmol-1,CH 2=CH2(g)的燃烧热为 H=1411.0 kJmol-1,H 2O(g)= H2O(l) H=44.0 kJmol-1,则 a=_kJmol-1。(2)上述生成乙烯的反应中,温度对 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影响如右上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序号)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越高M 点平衡常数比 N 点平衡常数大温度低于 25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的产率增大增大压强可提高乙烯的体积分数N 点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 M 点正反应速率20(12

    19、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SO2、NO 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 SO2和 NO,同时获得 Na 2S2O4和 NH 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 NO 在酸性条件下生成 NO2-的离子方程式_;(2)含硫各微粒(H 2SO3、HSO 3-和 SO32-)存在于 SO2与 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 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pH=7 时,溶液中 c(Na+)c(HSO 3-)+c(SO32-)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 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 Ka210 -7C为

    20、获得尽可能纯的 NaHSO3,应将溶液的 pH 控制在 45 为宜DpH=9 时溶液中 c(OH-)=c(H+)+c(HSO3-)+2c(H2SO3)若 1L 1mol/L 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 13.44L(标况下)SO 2,则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取装置中的吸收液 V mL,用 c mol/L 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时,_。(3)装置的作用之一是再生 Ce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4)已知进入装置的溶液中 NO2-的浓度为 0.4 mol/L ,要使 1m3该溶液中的 NO2-完全转化为 NH

    21、4NO3,需至少向装置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 O 2的体积为_L。21(10 分)2017 年 5 月 18 日,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宣布,我国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的国家,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 80%至 99.9%。化工生产中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得到以 CO 和 H2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可用于生产甲醇或合成氨,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CH 4(g)+1/2O2(g)=CO(g)+2H2(g) H 1 =36kJmol-1CH 4(g)+H2O(g)=CO(g)+3H2(g) H 2 =+216kJmol-

    22、1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 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 CO、H 2,为维持热平衡,每8生产 l mol C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2)甲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下列两种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 H 1 =90.0kJmol-1CO2(g)+3H2(g)= CH3OH(g)+H2O(l) H 2己知:CO(g)+H 2O(g)= CO2(g)+H2(g) H 3 =41.1kJmol-1H2O(l)=H2O(g) H 4 =+44.0kJmol-1则H 2=_kJ/mol。(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 3

    23、mol H2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CO 2(g)+3H2(g) CH3OH(g)+H2O(g)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容器内压强恒定不变 D反应速率满足以下关系:v 正 (CO2)=3v 逆 (H2)ECO 2、H 2、CH 3OH、H 2O 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3:1:1F单位时间内断裂 3 NA HH 键的同时形成 2 mol HO 键模拟过程中测得 CO2和 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若此时容器内压强为 P,则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_(用含 P 的代数式表示,数值保留两位小数),

    24、若此时再向容器内充入 0.25 mol CO2和 0.25 mol CH3OH 的混合气体,则平衡_(填“正向“逆向“不”)移动。(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22(12 分)定量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I中和热的测定:在实验室中,用 50 mL 0.40 mol/L 的盐酸与 50 mL 0.50mol/L 的 NaOH 溶液反应测定和热。假设此时溶液密度均为 1 g/cm3,生成溶液的比容热 c = 4.18 J/(g),实验起始温度的平均值为 T1,终止最高温度的平均值为 T2,请写出中和热的计算式(写出最后结果)H=_kJ/mol。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与中和滴定类似。为测定某

    25、 H2C2O4溶液的浓度,取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用浓度为 c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1)滴定原理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滴定时,KMnO 4溶液应装在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3)如图表示 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此时滴定管中液面的读数为_mL。(4)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 H2C2O4溶液体积均为 V m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消耗 KMnO4溶液体积/mL 26.32 24.02 23.98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 KMnO4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

    26、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 KMnO4溶液的体积B滴加 KMnO4溶液过快,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C第一次滴定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清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后两次9均用标准液润洗D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过,后两次未润洗(5)写出计算 H2C2O4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最简表达式:c(H 2C2O4)=_mol/L。10玉山一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0-19 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C D

    27、B A A B B D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C A D B A C A A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46 分)19(12 分)I (1)A(2);IIc(H +)c(H2PO3 )c(HPO32 ) H 3PO3+OHH 2PO3+H2OIII (1)127.8;(2);20(12 分)(1)H 2O + NO + Ce4+ = 2H+ + NO2- + Ce3+(2)BCD;3SO 2 + 5OH- = 2SO32- + HSO3- + 2H2O;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3)2H + + 2HSO3- + 2e- = S2O42- + 2H2O(4)448021(10 分)(1)6NA(2)-92.9(3)AC 33.33/P 2 正向 22(12 分)20.9(T 2T 1) (1)6H +2MnO4 +5H2C2O42Mn 2+10CO2+8H 2O(2)酸式(3)21.40(4)CD(5)60c/V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10_19班).doc)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