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据报道,2012 年 4 月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 117、北纬 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回答下面小题。1. 事发地点位于图中A. a 海域 B. d 海域 C. c 海域 D. b 海域2. 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2、西北方向 D. 正南方向【答案】1. D 2. B【解析】1. 根据题目叙述:事发地位于(东经 117、北纬 16) ,东经度向东增大,所以该地位于 115E 以东,b、d 两海域经度符号条件;北半球纬度向北增大,16N 位于 15N 的北方,所以 b 海域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2. 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辨别方向,甲地经纬度为(110E、20N) ,根据上题判断事发地位于 b 海域,位于甲地的东南方向。所以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东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点睛:利用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
3、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下图 1 所示。2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图 2 所示。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 180。如图 3 中的两段劣弧。3. 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 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下图)召开。下列描述不可信的是3A. 会议期间德班气候湿润,开普敦炎热干燥B. 德班是南非东部港口城市,位于南温带
4、,濒临印度洋C. 会议在德班召开期间,南非正值冬季D. 在好望角可看到有大型油轮经过【答案】C【解析】会议在德班召开期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南非位于南半球,正值夏季,德班是南非东部港口城市,位于南温带,濒临印度洋,会议期间德班气候湿润,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A、B 项可信,C 不可信;大型油轮在苏伊士运河不能通过,则会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因此好望角可看到有大型油轮经过,D 可信;故答案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判断时间与季节,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以及地中海气候的南北半球的气候特征。下图中 K 岛于 1983 年火山爆发,
5、植被消失殆尽。1987 年,该岛上已有 64 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4. K 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 K 岛处于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4. A 5. C【解析】4.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地处赤道附近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其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故选 A。5. 本题不仅
6、要考生掌握岛屿的地理位置,还应清楚板块的范围。根据 K 岛的位置和板块界线的分布判断,K 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附近,而 K 岛位于亚欧板块上,所以应该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故选 C。6. 下列不是下图工业基地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是5A. 统一的电网 B. 雄厚的技术力量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有统一的电网,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但是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故答案选 C 项。点睛:本题还可以考查工业一般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叫重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
7、为主的工业叫轻工业。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京广、京沪、京哈等铁路沿线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能源工业带;长江沿线经济发达带;沿海四大工业基地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为主)、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沪宁杭(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为主);上海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7. 下列省区中,不临海的是A. B. C. D. 【答案】B6【解析】根据图中省区的轮廓及提供的经纬线、河流等标志判定:A
8、 为浙江省临海,故不符合题意;B 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临海,故符合题意;C 为山东省临海,故不符合题意;D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海,故不符合题意。故选答案选 B。8. 关于下图太阳照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 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D. 这一天北半球是夏至【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 月 22 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因此 BCD 说法正确,A 说法错误,故答案选 A。9. 下图为
9、“印度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7A. 该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B. 10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6 月至 9 月为雨季C. 降水丰沛的季节盛行东南季风D. 受该气候影响,印度成为世界上旱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答案】C10. 关于美国农业带序号与名称对应都正确的是A. 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混合农业区B. 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区棉花带C. 玉米带乳畜带小麦区亚热带作物带D. 乳畜带小麦区玉米带棉花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图中靠近五大湖地区为乳畜带,分为两部分,应为小麦带,邻近乳畜带且将小麦区分为两部分是玉米带;为棉花带。故答案选项。11. 下列 4
10、 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反映温带季风气候的是8A. B. C. D. 【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出,A 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 地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 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 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为温带季风气候。故选 D。点睛:根据某地气温和降水的资料、图表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由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是不相同的,反过来通过气温和降水的具体数据或资料等进行入手,就可以分析出其气候特征:(一)明确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
11、生了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引起了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不均,导致了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的最热月和最冷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态可以确定该地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其判断指标如下表:半球名称 气温最热月 气温最冷月 月气温曲线形态北半球 6、7、8 12、1、2向上凸,呈峰形()南半球 12、1、2 6、7、8向下凹,呈谷形()9(二)判断该地所属的热量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 。见下表。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和寒带最冷月均温值 15 0-15 0最热月均温值 10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0
12、(三)确定该地的具体气候类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主要是雨季) ,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其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热带 亚热带 温带亚寒带类型指标雨林气候草原气候 季风气候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寒带降水量(mm)200075010001500-200012510003001000500600 7001000400250季节分配年雨型夏雨型 夏雨型少雨型夏雨型冬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夏雨型少雨型第 II 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246 题为选考
13、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01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地位于_(南、北)半球, _(东、西)半球。当地中海沿岸是温和多雨的季节时,图中城镇所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由甲地前往乙地,可能会遇到河流吗?_,理由_。乙地气温 20时,一般情况下,此时山顶气温最低不低于_,最高不高于_。图中等高距是_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约是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实际距离 10 千米,则该图比例尺是_(数字式) 。【答案】南 西昼长夜短可能 经过山谷处16.4 17.6 200 100 1:50000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知识
14、。该题知识量大且易出错,需结合地图,地形图综合运用知识才能得以解决这类题目。(1)南北半球分界线为赤道(0纬线) ,赤道以南为南纬(S) ,以北为北纬(N) ;东西半球分界线为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观看纬线 30S 表示南纬 30,说明在南半球;看经线 60W 大于 20W,判断其在西半球。(2)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故图中的位于南半球的城镇是夏季,昼长夜短。(3)本题要求学生学会看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名称,山谷,山脊,陡崖,山峰,盆地,河流等。观察等高线从甲地到乙地向海拔高的地方突出。表明这是山谷,山谷里一般会形成河流。(4)地
15、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增高 100 米,温度下降 0.6。公式:温度差=高度差/1000.6,乙地气温 20时,代入数据,据算得出,此时山顶气温11约 16.417.6。(5)有等高线间的数字差即可得出等高距。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推算得出比例尺的大小。若两地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实际距离 10 千米,则该图比例尺是 1:500000=图上距离 2 厘米实际距离 10 千米。(二)选做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 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甲图可看出,欧洲西部除南北两
16、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以 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_。乙图基本反映了欧洲西部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请你简要描述其特: 。丙图反映出欧洲西部国家 业发达。来往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货船,一般情况下到非洲去的货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返航时装载的货物以 为主。【答案】平原 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终年温和湿润制造(工)矿产、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解析】本题以欧洲西部图为载体,考查欧洲西部综合地理知识(1)从甲图可看出,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平原以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使内陆地区降水较为丰富。(2)乙图基本反映了欧洲西部主
17、要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为终年温和湿润;12(3)读图分析可知,英国、发国、德国等西部的国家的人均 GDP 较高,而且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这说明欧洲西部国家制造业发达。(4)来往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货船,一般情况下到非洲去的货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主要出口矿产、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所以返航时装载的货物以初级产品为主。14.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划分 A 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C、D 两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 。(2)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甲地缺水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是 。(
18、3)乙地受气候影响,耕地为 ,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4)丙地气候能反映出 B 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因此, 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保护生态环境,B 区域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答案】 (1)地势 秦岭淮河一线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南水北调 水田 甘蔗干旱 水资源 “三北”防护林【解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区域的划分、区域的气候特征以及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措施。区域特征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13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1)读图可得,A 是青藏地区,B 是西北地区,C 是北方
19、地区,D 是南方地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2)甲地即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人为因素是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污染与浪费严重等,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3)乙地即广东省的行政中心广州,广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耕地类型是水田,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等。(4)丙地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能反映出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为保护生态环境,西北地区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是“三北”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