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1179824       资源大小:9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1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A. 实行分封制B. 任用商鞅变法C. 任用管仲变法D. 推行汉化政策【答案】B【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公元前 356 年和公元前 350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

    2、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故 B 项正确;A 项西周的制度;C 项是齐国的改革;D 项错误。故选 B。点睛:材料“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是解题的关键。2. 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 削弱中央军事力量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 皇帝亲自控制军权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答案】C【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监察,秦始皇为了亲自指控军权,没有设置太尉,故 C 项正确,AB 项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3

    3、. 你想写一篇关于淝水之战的文章,以下哪部历史著作可供阅读参考。A. 汉书2B. 史记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故 C 项正确;AB 项都到汉朝;D项是三国时期。点睛:首先要清楚“淝水之战”的时间,然后结合这个时间看四个选项哪个符合即可。4.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出自A. 瑷珲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一条款出自辛丑条约,故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5. 清末状元张謇弃官,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该厂的创办体现他的

    4、主张是A. 变法图强B. 民主共和C. 民主科学D. 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状元张謇弃官,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这体现实业救国的主张,故 D 项正确;A 项是维新派的主张;B 项是革命派的主张;C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6. 有学者说:“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这位学者述说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3【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中“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 “第一次全民族”可知指的是抗日战争,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由此分析可知 C 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材料“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折关头” “第一次全民族”是解题的关键。7. 1961 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 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 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C.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 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答案】B【解析】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经济困难,1961 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故 B 项正确;A 项是 1957 年完成;C 项是 1956 年底

    6、完成;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早已结束,故 D 项错误。点睛:关键的信息点是“1961 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8.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人中国的是A. 道教B. 佛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B点睛:材料“世界三大宗教” “最早传人中国”是解题的关键信息。9. 下列哪一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斯多德D. 但丁4【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故 D 项正确;ABC 项是古希腊的重要代表人物。10.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

    7、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B.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C. 甲午中日战争中D.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11. 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的共同点是A. 会议都被英、法、美操纵B. 促进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C.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D. 都损害了弱小国家的利益【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9 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巴黎和会,会

    8、议有英法美操纵,决定建立国际联盟,最后签订了对德合约 ,对德国进行了惩罚和限制,拒绝了中国代表团的正当要求,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1938 年 9 月,在慕尼黑召开了由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参加的德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决定把苏台德区“转让”给德国。这就是臭名远扬的“慕尼黑协定” 。而割让领土的捷克,却没有权利出席会议。因此两次会议的共同点事都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故 D 项正确;ABC 项错误。12. 安妮日记中记载,从 1940 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 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

    9、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5C. 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 “协约国”的暴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1940 年” “犹太人” “ 种族灭绝政策”等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分子残酷伤害犹太人的暴行,据此分析可知C 符合题意,ABD 均与题意无关。点睛:材料“1940 年” “犹太人” “ 种族灭绝政策”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第 II 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 完成以下题目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0、一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1870 年到 1945 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的分裂”的大战,其中发生在 19 世纪后期的是哪场战争?影响如何?材料二每一政府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提示:不能照搬原句)【答案】 (1)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投降,割地赔款;德国统一,成为欧洲强国。(2)内容: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法西斯,不单独与敌人讲和。意义:标志着世界反

    11、法西斯同盟形成,为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基础。【解析】 (1)材料“19 世纪后期” “导致了欧洲的分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是普法战争,这场战争法国战败投降,割地赔款;德国统一,成为欧洲强国。(2)材料“轴心国成员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 “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其主要内容和意义。614. 完成以下题目为什么说阿拉伯商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答案】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阿拉伯人在印度人创造

    12、的从 0 到 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阿拉伯数字” ,他们还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阿拉伯商人传播古代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理解,从而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然后得出科学和知识源于生活,人们必须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坚持探究、敢于创新,才有可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选做题:请考生从 2 道地理选考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15. 历史在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塔内有一块中国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题“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请你根据自己所知,说说华盛顿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答案】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采取灵活的战术,克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赢得人民爱戴。他拒绝称王、拒绝一切虚夸的称号和赞誉之词,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 1787 年宪法,然后被选举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来,他严格遵守宪法的规定,坚决不参加第三次总统竞选,为后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维护民主的好榜样。【解析】从材

    14、料“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 “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6. 历史他出身贫寒,但靠自己的奋斗成为总统。他是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他被美国人民认为是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摘自拉里戈尼克漫画美国史入门7根据材料回答: (1)这位美国总结是谁?他亲自领导和指挥的战争称为什么?(2)当时阻碍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什么?(3)他为什么能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答案】 (1)林肯。南北战争。 (2)南方奴隶制经济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颁布了黑奴隶解放宣言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

    15、速发展扫清了障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林肯。从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等方面来分析理解林肯这个历史人物。(1)材料“解放了黑人奴隶”可知,这位总统是林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亲自领导和指挥的战争称为南北战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奴隶制经济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材料“为白人资本家而战斗的斗士,他解放了黑人奴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7. 历史请列举明治维新的原因和内容。【答案】原因:(1)19 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镇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2)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3)黑船事件后,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外国势力不断渗透。 (4)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内容:(1)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军队。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