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无答案).doc

    • 资源ID:1179138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无答案).doc

    1、1江苏省邗江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新疆班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中国气象局于 2011 年元旦期间,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出现明显的大风、降雪天气。完成 13 题。1决定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A地转偏向力 B摩擦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地形2造成这次寒潮的天气系统是A甲 B乙 C丙 D丁3 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 “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上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此台风近地面水平气流的是A B C D5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

    2、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读图,完成 68 题。6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 B C D7对地面直接起到保温作用的辐射是甲 乙 丙 丁2A B C D8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是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原因是 A晴天时 很强 B晴天时很强C晴天时很弱 D晴天时很弱9.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

    3、汽多10.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1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12、下列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冷锋过境时,一定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B我国北方的夏季暴雨是暖锋活动的直接产物C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而形成的持续性降水天气 D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313.图中表示东亚季风的一组箭头是:A B C D14.图中高气压的名称是:夏威夷高压 亚洲高压 副热带高压 蒙古高压A B C D15.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雨季的是:A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南季

    4、风16有关季风的正确叙述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B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C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D我国只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 1821 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读表,回答:日期 18 日 19 日 20 日 21 日平均气温() 2 -1 -2 -4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17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18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

    5、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19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北地区图 8 为“我国今春某日早情分布示意图” ,图 9 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2021 题。420、造成我国北方旱灾的主要原因是图 9 中的A.偏少 B.偏多 C.偏少 D.偏多2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B C D图 4 为“亚洲东部某日天气形势分布图” ,此季节亚洲高压势力最强盛,读图完成 22-24 题。22.该天气形势最常出现的月份是A 一月 B 四月 C 七月 D 十月23.该日扬州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风向是A 东 南 风 B 南 风 C 西 南

    6、风 D 西 北 风24.该月扬州地区最有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是A暴雨 B寒潮 C台风 D洪涝图 2 是“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 2527 题。25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层是A甲 B乙 C丙 D丁26利于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A甲 B乙 C丙 D丁27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是A水汽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氧原子28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图 4图 2529图 15 为“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 ,图中四处风向有明显错误的是 A B C D30图 5 中表示南半球的是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对”用 A 表示, “错”用 B 表示。图 5图

    7、15631.近地面空气由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3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33.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是季风环流。34.全球近地面共有 6 个气压带和 7 个风带。35.同一幅图上,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36.冷锋和暖锋降水都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37.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38.城市热力环流的存在会加剧城市环境污染。39.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由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40.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三、综合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0 分。4

    8、1、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问题。 (7 分)(1)图中甲、乙两处存在两个气压中心,其中代表低气压的是 处,其名称是 。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两处中,风力较大的是 处,其判断依据是 。(3)该图表示的是 (填“1”或“7” )月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该季节上海盛 30N图197行 风。42右图是某中学气象小组测得的当地 2 月份数日的气象统计资料,读图后分析回答:(6 分)(1)2 月 6 日12 日气压变化呈_趋势,气温变化呈_趋势。 (2)2 月 6 日前后该地受_气团控制,2 月 12 日前后受_气团控制。(3)这种天气变化是由于_锋过境造

    9、成的,锋面过境大致在_日前后。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表 1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补给类型影响径流变化因素补给季节 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降水补给 降水 夏秋 普遍,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冬季降雪量 春季 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气温 夏季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 湖泊水位 全年 普遍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位 全年 普遍8(1)A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_,B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_。(2)A 河流分布于我国_。B 河流分布于我国_。(3)B 河流 1-2 月断流的原因是_。(4)B 河流 4-5 月流量减少的原因是_。新疆班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答 题 纸41、读“某月份海平面及地面等压线分布图” ,回答问题。 (7 分)A 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B 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9(1) 。(2) 。(3) (填“1”或“7” ) 风。42右图是某中学气象小组测得的当地 2 月份数日的气象统计资料,读图后分析回答:(6 分)(1)_, _。 (2)_ _。 (3)_ _。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 分)(1)A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_,B 河流的补给类型是_。(2)A 河流分布于我国_。B 河流分布于我国_。(3)B 河流 1-2 月断流的原因是_。(4)B 河流 4-5 月流量减少的原因是_。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邗江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疆班,无答案).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