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1本试题共 6 页,三大题 29 小题,满分 90 分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有关内容填写在规定位置处题号 一 二 三 总计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下表中)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发生灾难时,如果被困在建筑物的废墟中,敲击铁制管道或墙壁是向外求救的一种好方法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或墙壁能传声 导电 传热 通风2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四个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位置摆放正确的应该是3超声波探伤仪发出的
2、声波无法被人耳听见,其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频率太高 C响度太小 D振幅太小A B C D得分 阅卷人24电焊工人在焊接工件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里把眼睛烫伤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睛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睛的伤害 D能使眼睛更加看清焊接点5在太阳光下能看到鲜艳的黄色花,这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C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6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www”练习的第 4 题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着火关于纸杯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B纸的着火点低
3、于水的沸点 C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7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的传播速度和声的传播速度一样快 D光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8下列气象图标分别代表冰雹、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9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小明对云的成因感到很好奇,于是他查阅了一段资料:当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会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小,能被空气中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BA C D3形成云有此可知,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汽化 B升华、凝华 C凝华、汽化 D液化、凝华10如
4、图所示,在一可乐罐底部开一个孔(直径约为 5cm) ,去掉盖子,蒙上牛皮纸,在桌子上沿水平直线每隔 5cm 放置几支点燃的蜡烛若用手不断地敲击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 此实验证明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小的是A响度 B声速 C音调 D频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分,共 20 分)11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 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蓝色的光照它,看到的是纸上写有 颜色的字12小明同学想探知声音产生的奥秘,于是他用鼓棰敲打放有一些纸屑的鼓面,如图所示鼓响时,小明看到纸屑在鼓面上,这说明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
5、13卫生间里的感应式冲水器的阀门,以及全自动洗衣机的进水、排水阀门等,都是由 控制的适当的照射 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4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将烛焰置于小孔前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薄膜上观察到烛焰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像,这是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按 方式传播的15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得分 阅卷人4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 )来表
6、示声音的强弱 16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17按照图甲所示,在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后放一本书,观看书上的字形,观察到字迹的大小 (选填“变化”或“不变” ) 如图乙所示,铁钉靠近磁铁,会受到磁铁的吸引如果在磁铁和铁钉之间放一张纸板,磁铁 (选填“仍会 ”或“不会” )吸引铁钉18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熔化现象为了保护发射塔,在塔底
7、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 ,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 (本题选填物态变化名称)19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可知:80时的酒精是 态;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最低气温可达-50,如果现有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则应选用 温度计来测量气温20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了巨大的循环系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分别表示这个循环系统中的两个变化,图甲是在热水上方放置了一个装有冰块的容器,它可以模仿 (选填“雨” 、 “雪”或“冰” )的形成过程;图乙是在锥形瓶中放入物质 凝固点/ 沸点/酒精 -117 78水
8、银 -39 357NS乙磁铁铁钉纸板甲水杯座位号5少量碘粒,再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一根棉线,通过对碘微微加热来模仿 (选填“雨” 、 “雪”或“冰” )的形成过程 三、实验探究与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或每问 2 分,共 50 分)21在验证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快慢关系时,小明用钢尺接触如图所示的转动齿轮当齿轮转动变快时,他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变 ;当齿轮转动变慢时,他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变 (选填“高”或“低” )22如图所示为酒精灯使用示意图,其中能正确表示点燃酒精灯的是图 ,能正确表示熄灭酒精灯的图是 23在测量物体温度的活动中,三位同学的测量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则甲测量的温度是 ,乙
9、测量的温度是 ,丙测量的温度是 甲 乙 丙 丁用灯帽盖 用风吹得分 阅卷人0 01122甲0 01122乙1 10011丙62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布料、纸屑、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1)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让人听着声音慢慢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是 (填“”或“” ) 25如图所示,常温下先分别向两个烧杯放入冰块和热水,后在杯口上方盖上相同玻璃片 a、 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10、 a 块玻璃的 、 b 块玻璃的 有小水珠出现 (本题选填“上侧”或“下侧” )26一位同学在他的作文中这样描写到:“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了一片”(1) “隐隐传来”说明了锣鼓声音是通过 传播而来的;(2) “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是指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3)能区分出鼓声和锣声依据是它们的 不同27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1)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 ;(3)该物质温度为 30时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28小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A
11、 和 B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冰块 热水a b7(1)若小华观察到棋子 A 的像不清晰,则她应该 A换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板 B换用平面镜 C用手电筒照射棋子 A D用手电筒照射棋子 B(2)小华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及棋子 A 和 B 的位置,并画出棋子 A 和 B 位置的连线经测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 (3)若只移去棋子 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 B 所处的位置小华直接观察,发现白卡片上 (选填“有”或“没有” )棋子 A 的像,这说明棋子 A 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4)实验中,如果小华用木板紧贴玻璃板背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那么人眼在玻璃板前
12、 (选填“仍能”或“不能” )看见棋子 A 的像29小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说法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小明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 ,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1)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探索过程的哪一步?(3)小明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这样做目的是什么?8
13、2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B B C D B C D 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分,共 20 分)11红 靛12跳跃(振动) 振动13红外线 紫外线 14倒立 直线15能量 响度 16低 频率太低17变化 仍会18汽化 液化 19气 酒精20雨(雪) 雪三、实验探究与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空或每问 2 分,共 50 分)21高 低22甲 丙230.2 1.6 -0.624机械闹钟 25上侧 下侧26空气 响度 音色 27晶体 48 固态28 (1)C (2)相等 (3)没有 虚 (4)仍能29 (1)蜜蜂发声不是振动双翅产生的 (2) (3)减小误差(只用一只或少量蜜蜂实验结果不可靠,会出现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