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2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
2、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3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开始于( )A.秦朝 B.汉代 C.宋代 D.清朝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5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的风情。下列作品能体现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的忧患
3、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6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医学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 “拜伦的诗歌创作” 、“雪莱与西风颂 ”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 。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代主义的艺术7者傅斯年在 1920 年曾指出:“从(1919 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
4、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 “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81898 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 “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 , “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照现在这样的政
5、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2101992 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发表于这一年的是A 东方风来满眼春 要搞快一点 要敢闯B 标准只有一个 实践标准与科学预见C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力争高速度D 评“左”比右好 怎样看待正当的家庭副业?1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
6、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12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 14201436 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宽 41 米、高 106 米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13现代世界是从 1919 年 5 月 29 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
7、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 ”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14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 2012 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 年在全球 105 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15.专家学者比较一致认为,新文化运动带有对辛亥革命“补课”的性质。 “补课”当是指A.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彻底终结君主
8、专制统治C.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的地位 D. 确立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6.中国近代史上,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7.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18.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
9、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19.近代某画家的油画中这样描绘: 画面中央矗立着天主教堂,它的塔尖直指天空;画面下方是一群卑微的人,正在河边工作;右边是幽静的小镇和高高的拱桥;天上的云彩和落日似乎在保佑着教堂和小镇。这一切让人显得格外渺小。有学者认为,该画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富有3宗教神秘感。据此判断这幅画属于A.现实主义流派 B.浪漫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20.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
10、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 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 出使莫斯科等。1948 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 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 不结盟运动兴起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21 题 12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8 分,第24 题 18 分,共计 60 分。21.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 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
11、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一一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 商鞅设立了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四 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 500 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
12、,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 300 麦斗者为第二等级,称为“骑士级” ,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 200 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 ,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 200 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 ,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2 分)(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6 分)(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4分)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用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
13、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续资志通鉴长编4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得其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抵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邓广铭王安石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 、 “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 分)(2)综合材料一和三,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实行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 (2 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2 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2 分)谈谈你对王
14、安石变法积极作用的评价。 (4 分)23.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
15、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 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6 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6 分)24. 阅读下列材
16、料,回答问题:(18 分)材料一 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 “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 ”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 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 “革命为
17、唯一法门” 。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 “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5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会进化思述评材料四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材料五 海国图志 民报 、孙中山题词 新青年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奇书”指什么?(1 分)魏源的什么思想“为
18、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 (1 分)?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举例 4 分)(2) 材料二反映了梁启超怎样的历史观(1 分)? 你认为“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3 分)?(3) 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 (2 分)(4) 根据材料三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2 分)(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4 分)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合计 60 分。题号
19、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合计 60 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请回答:(1)(2)6(3)22.(1)(2)(3)(4)23.(1)(2)(3)724.(1)(2)(3)(4)(5)8灌南华侨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历史试卷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B C C C B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B D C D C C B
20、A21 答:(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司法。 (2 分)(2)条件:商鞅 军功;梭伦 财产。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不同作用:商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梭伦:有利于工商业奴隶主参政。 (6 分)(3)商鞅: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梭伦: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4 分)22. 答:(1)大地主、大官僚(2)抑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站在保守派大卖主阶级的立场上(4)地主阶级内部矛盾。通过变法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增加封建政府的收入,巩固封建国家政权,既有利于农民生活和发展生产,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23.答:答: (1)原因:农
21、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6 分)(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6 分(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6 分24.答:答:(1) 海国图志 。 (1 分)师夷长技以制夷。 (1 分)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 (4 分)(2)历史观:历史进化论;因素:西方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4 分)(3)主要观点: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 (2 分)(4)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 (2 分)(5)共同点:均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富强。 (1 分)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1 分)趋势: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1 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