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训练(一) 地球一、选择题2018滨州地理活动课上,小辉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完成第 1 题。图 1-181.在地球仪上,符合“东半球、低纬度、无阳光直射现象”条件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2018衡阳下图为“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完成 23 题。图 1-192.甲的纬度是 ( )A.40S B.40NC.20E D.20W3.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中纬度,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2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2017青岛读“经纬网图”,完成第 4 题。图 1-204.对图中四个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地区B.
2、乙全部位于西半球北温带地区C.丙位于北半球热带地区D.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2018临沂 2018 年 5 月 12 日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据此完成第 5 题。时间9 月9 日9 月10 日9 月11 日9 月12 日9 月13 日9 月14 日台风中心位置(15N,143E)(17N,139E)(20N,133E)(23N,128E)(26N,125E)(27N,124E)5.根据表 2017 年 9 月 9 日至 9 月 14 日“泰利”台风中心位置(台风中心位置的经纬度保留了整数),判断台风“泰利”移动的大致方向是 ( )A.向西北移动B.向东北移动C.向东南移动D.向西南移动201
3、8资阳读“3 月 21 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 67 题。3图 1-216.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7.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不能确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2018潍坊下面左图是张先生在某观察站于当地时间 6 月 15 日 12 时开始至次日 12 时,每隔两小时拍摄的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变化照片(此影像为多次曝光而成)。下面右图示意地球公转,读图,完成 89
4、题。图 1-228.6 月 15 日-16 日,该观察站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昼夜等长B.极昼C.昼变短,夜变长D.昼短夜长49.照片拍摄期间,地球处于右图中公转轨道的 ( )A.点附近 B.点附近C.点附近 D.点附近二、综合题10.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 1-23(1)A 点的经纬度是 ;B 点的经纬度是 。 (2)C、D 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点;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点。 (3)A 点位于 B 点的 方向。 (4)A、B、C、D 四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5参考答案1.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读图能力。东半球的范围为 20W
5、 以东,160E 以西;纬度 030之间为低纬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存在阳光直射现象。据此判断,甲、乙、丙位于低纬度,且甲、乙无阳光直射现象,再由图所示经度可知,甲位于东半球。2.B 3.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在经纬网图上判读点的位置、纬度范围和东西半球的能力。第 2 题,图中甲位于赤道以北的 40纬线上,为北纬 40,也可写成 40N。第 3 题,根据中纬度的范围(3060)可判断图中四地中只有甲和丁位于中纬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和 160E 围成的经线圈)可判断出丁(100W)属于西半球。4.D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第 4 题,图中甲位于东半球中纬度;乙跨东
6、西半球的分界线且位于北温带;丙位于南半球,兼跨热带和南温带;丁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5.A 解析 台风“泰利”的移动:纬度上是从 15N 移动到了 27N,向北移动;经度上从 143E 移动到了 124E,向西运动。故台风大致是向西北移动的。6.D 7.A 解析 第 6 题,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第 7 题,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8.B 9.A 解析 第 8 题,读图可得,6 月 15 日-16 日,该观察站太阳终日不落,是极昼现象,可知该站位于北半球,此时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该观察站昼渐长,夜渐短。第 9 题,6 月 15 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此时最接近点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10.(1)(30N,60E) (0,90E) (2)C D(3)西北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