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 10 月检测试题第卷(选择题,共 51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 ,他研究了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加速运动,且铜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斜面实验”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D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2.如图所示,一物块受到一个水平力
2、 F 作用静止于斜面上,此力 F 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 F 撤除,下列对物块的描述正确的是( )A物块将沿斜面下滑 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C物块立即获得加速度 D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3如图,质量为 M 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作圆周运动。 A、 C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B、 D 点是与圆心 O 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 M 在地面上静止 不动,则物体 M 对地面的压力 FN和地面对 M 的摩擦力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小滑块在 A 点时, FN Mg,摩擦力方向向左B小滑块在 B 点时, FN Mg,摩擦力方向向右C
3、小滑块在 C 点时, FN( M m)g, M 与地面无摩擦D小滑块在 D 点时, FN( M m)g,摩擦力方向向左4如图所示,在坡度一定的斜面顶点以大小相同的初速 v 同时水平向左与水平向右抛出两个小球 A 和 B,两侧斜坡的倾角分别为 37和 53,小球均落在坡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和 B 两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A3:4 B4:3 C9:16 D16:9 5. 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 F、物体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取 g10 m/s2,则下列说法错- 2 -误的是( )A物体的质量 m0
4、.5 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40C第 2 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2 JD前 2 s 内推力 F 做功的平均功率 3 WP 二、多项选择题(共 4 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6. 如图所示,物体 m 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 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7. 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
5、道上,其近地点 M 距地面 200 km,远地点 N 距地面 340 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其周期为 T1,通过 M、 N 点时的速率分别是 v1、 v2,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a2.当某次飞船通过 N 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 340 km 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 T2,这时飞船的速率为 v3,加速度大小为 a3.比较飞船在 M、 N、 P 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段)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及在两个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v1 v3 B v2 v1 C a3a2 D T2 T1
6、8一质量为 0.2 kg 的 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它的两个正交分速度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开始 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16mB开始 4 s 内物体的位移为 8 m2C从开始至 6 s 末 物体一直做曲线运动D开始 4 s 内物体做曲线运动,接着 2 s 内物体做直线运动- 3 -.打点计时器小车钩码xn/ c mt / 0 . 1 s011234567.2 3 4 56图甲图丙甲9某星球质量约为地球的 9 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 h 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 60m,则在该星球上,从 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一物体,射程为多少?运动时间为原来的几倍( )A10m B3
7、60m C6 D1/6第卷(非选择题,共 69 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 10 题、第 11 题)和选做题(第 12 题)两部分。共 42 分。10(6 分)( 1) 在 “探 究 小 车 的 速 度 随 时 间 变 化 规 律 ”的 实 验 中 某 同 学 采 用 如 图 甲所 示 的 实 验 装 置 进 行 试 验 , ( 选 填 “需 要 ”或 “不 需 要 ”) 平 衡 摩 擦 力 ( 2) 若 用图甲所示装置再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 M(含车中的钩码)不变,平衡摩擦力后,用在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总重力 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
8、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通过增加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F,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数据,画出 aF(a 为纵轴)图线后,发现当 F 较大时,图线发生了弯曲该同学经过思考后将实验方案改变为用小车中的钩码移到绳的下端来增加钩码的个数和外力那么关于该同学的修正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写选项字母)A. 该修正方案可以避免 aF 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B. 该修正方案要避免 aF 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条件是 MmC. 该修正方案画出的 aF 图线的斜率为 1/MD. 该修正方案画出的 aF 图线的斜率为 1/( M+ m)11(12 分) (1)如图甲所示为
9、某同学所安装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量,通常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砝码盘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调整砝码多少的过程中,要保证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m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以上哪一个措 施中有何重大错误?(说明错误点)_ _。如图是上述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 0.02 s,结合图乙给出的数据(单位:cm),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m/s 2,并求出纸带中 P 点瞬时-
10、 4 -OA BCDVT速度的大小为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a 和所受拉力 F 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 aF 图线,如图 b 所示。图线_(填“甲”或“乙”)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_。12.A. (选修模块 33) (12 分)封闭在气缸内一定质量的理 想气体由状态 A 变到状态 D,其体积 V 与热力学温度 T 关系如图,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状态 A
11、 的体积为 V0,温度为 T0,O、A、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1)(4 分)由状态 A 变到状态 D 过程中 (填序号)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C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气体的密度不变.(2)(4 分)在上述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 5J,内能增加 9J,则气体 (选“吸收”或“放出” )热量 J。(3)(4 分)在状态 D,该气体的密度为 ,体积为 2V0,则状态 D 的温度为多少?该气体的分子数为多少?C. (选修模块 35) (12 分)(1)(4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黑体
12、辐射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低的方向移动.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一定有质量亏损,并释放出能量.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2)(4 分)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当氢原子从 n=4 向 n=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照射在某金属上,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eV。现有一群处于 n=4 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 5 -率共有 种。(3)(4 分)静止的铀核( )发生 衰变转变成钍核(Th) ,已知放出的 粒子速度为2389Uv0=2.0106m/s假设铀核
13、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 粒子和钍核的动能试写出铀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以及钍核(Th)的反冲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7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5 分). 如图所示,倾角为 37,长为 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 v 10 m/s,动摩擦因数 0.5,在传送带顶端 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 m 0.5 kg 的物体已知 sin 370.6,c os 370.8。 g 10 m/s 2 .求:(1) 传送带顺时针转动
14、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时间;(2) 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摩擦力所做的功14. (16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 m1 kg 的凹形小滑块,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5。现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 v 从斜面底端上滑,同时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小球以速度 v0水平抛出,经过 0.4 s,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方向落入凹槽,此时,小滑块还在上滑过程中。(已知 sin 370.6,cos 370.8), g 取 10 m/s2,求:(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 v0;(2)小滑块的初速度 v。15.(16 分)如图所示,光滑直杆 AB 长为
15、 L,B 端固定一根劲 度系数为 k、原长为 L0的轻弹簧,质量为 m 的小 球套在光滑直杆上并与弹簧的上端连接OO为过 B 点的竖直轴,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始终为 (1) 杆保持静止状态,让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求小球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 及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 L 1;(2) 当小球随光滑直杆一起绕 OO轴匀速转动时,弹簧伸长量为 L 2,求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 6 -(3) 若 =30,移去弹簧,当杆绕 OO轴以角速度 0= 匀速转动时,小球恰好在Lg杆上某一位置随杆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求小球离 B 点的距离 L1.- 7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
16、月考物理答案一、 二选择题(15+16=31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C B B C D BD AD BD AD三、简答题(8+10+12+12=42 分)10 (6 分) (1)不需要(2 分) (2)AD(4 分) (漏选 2 分,错选 0 分)11(1)A 有错误,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悬挂砝码盘 4.0 2.6 (2)甲 0.5 0.212A选修 33 (12 分)(1)AB (4 分,漏选得 2 分,不选、错选得 0 分) (2)吸收;(2 分) 14J (2 分)(3)A D,由状态方程 ,得 (2 分) 分子数 (2 分)CTPV0TD MNVnA0C.选修
17、35 (12 分)(1)CD (4 分,漏选得 2 分,不选、错选得 0 分)(2)2.55 (2 分) 4 (2 分)(3)核反应方程式 23490Th + 42He (2 分)3892U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1v1 = m2v2 解得 v2 = =3.4104m/s (2 分)m1v1m2四、计算题:(15+16+16=47 分 )13 (15 分) 【解析】 (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向下运动,则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相对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 cos 37) ma ,则 a gsin 37 g cos 372 m/s 2,根据
18、l at2得 t4 s.12(2)Wf1=10J, Wf2= -22J ,所以 Wf= -12J.14. (16 分)解析:解析:(1)设小球落入凹槽时竖直速度为 vy,则vy gt100.4 m/s4 m/s(3 分) v0 vytan 373 m/s。 (3 分)(2)小球落入凹槽时的水平位移- 8 -x v0t30.4 m1.2 m (2 分)则滑块的位移为 s m1.5 m (2 分)1.2cos 37滑块上滑时, mgsin 37 mg cos 37 ma (2 分) 解得 a8 m/s 2 (1 分)根据公式 s vt at2 (2 分) 解得: v5.35 m/s。 (1 分)121 5. (16 分)解析:(1)小球从弹簧的原长位置静止释放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 解得 (1 分)小球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 为零,则: (2 分) 解得 (1 分)(2)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1 分)设弹簧伸长 l 2时,球受力如图所示,水平方向上有 (2 分)竖直方向上有 (2 分)解得 (2 分)(3) 当杆绕 OO轴以角速度 0匀速转动时,设小球距离 B 点 L1,此时有 mgtan = m 2L1cos (2 分) 解得 L1= (2 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