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夹河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2018.121. 本试卷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3. 请将客观题的答案准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答题栏内。第卷 客观题(共 7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1.宗祠是中国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怀想,这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三公九卿制2.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藉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
2、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藉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皇帝“亲耕”反映了中国古代( )A. 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 B. 家国一体的国家理念C. 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 笼络士子的文化政策3.右图是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这一发明用于 ( )A. 冶铁 B. 灌溉C. 耕作 D. 纺织4.海禁,系封建王朝禁止本国私人商船出海贸易并严格限制外国商船进口贸易的政策。“禁海”、“迁海”、“南洋贸易限令”、“一口通商”等政策对清代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 (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破坏了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A.
3、 B. C. D. 5.吴钩在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中写道,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他认为宋代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吴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 商业时空限制被打破 B. 政府监管较严格C. 城市兴起并逐渐繁荣 D. 金融服务业完备6.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了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 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 打击贵族势力C. 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
4、由 D. 加强中央集权7.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 ( )A. 选拔用人方面行之有效 B. 导致了官僚机构的臃肿- 2 -C. 严重束缚了士人思想 D. 保证了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9.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
5、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 ( )A. 行使军权 B. 审核政令 C. 跪受笔录 D. 协理奏章10. “上海由于地处入海口,已经成为西方渗透的大本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的标志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1.右图漫画中“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事件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12.下图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部分内容,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B. 照搬了美国政治体制C.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
6、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3.毛泽东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割据”理论形成于 ( )A. 中共创立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14.下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 ( )A. 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B. 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C. 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D. 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5.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 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粉
7、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平型关大捷16.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解放军要“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下列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史实是 ( )A. 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17.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大合唱”是指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3 -1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8、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 实现直接“三通”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践行“一国两制”构想19.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 ( )A. 加强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B. 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合作C. 和平解决朝鲜和
9、印度支那问题D. 完善“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20. 新时期我国政府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过程中,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下列属于这种努力的外交活动有 ( )参加日内瓦会议 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与美、日建立外交关系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 B. C. D. 21.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 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 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D. 首
10、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2.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 )(1) 一个联邦,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2) 以一部成文宪法作为政府的基础和对政府的牵制(3) 权力制衡原则(4) 立法者的选举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产生若干人中选出代表一名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23.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 ( )A. 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C.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24.著名学者金雁认
11、为:“对外战争冒险失利触发了社会危机后,全俄便急剧卷入革命漩涡。随着貌似强大的沙皇专制似乎完全出人意料地突然崩溃,君主立宪制的前景已不复存在。”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B. 二月革命的爆发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成功 D. “四月提纲”的颁布25. 1917年 11月 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发动起义,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史称“彼得格勒起义”。下列各项中对于该事件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提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A. B
12、. C. D. - 4 -26.二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的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 ( )A. 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C. 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 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27.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陆饱受战火的创伤,城乡一片废墟,人们衣食无着。共产党和工人组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欧洲各国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举措是 (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成立北约组织 D.
13、成立关贸总协定28. 1946年 9月 19日,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主导的、为此进行的较早实践是 ( )A. 成立世界银行 B. 成立欧共体 C. 组建欧盟 D. 成立华约29. 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通过政治妥协和变革,以议会立法的形式肯定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限制王权,二是议会权力至上。”他评价的是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C. 美国联邦共和制 D. 法国议会共和制30.右图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 )A. 美国的霸权地位基本终结B.
14、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大大加强C. 多极化格局取代“一超多强”局面D. 世界政治中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 A,错误的填 B,每题 2分,共 10分)31.西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32.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分散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 ( )33. 20世纪 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主要是想解决台湾问题,却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34. 1871年 3月,法国巴黎工人建立了巴黎公社,开始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马克思主义终于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 )35
15、. 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第卷 主观题(共 30分)三、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36. (10分)近年来,中日关系恶化与日本政坛的右倾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选自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5 -材料二 1937 年七七事
16、变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节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2014年 12
17、月 13日所立“国家公祭鼎”铭文(全文)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2 分)(2) 根据材料二、三,列举日寇自全面侵华以来“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的具体史实。(2分)(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对于抗战胜利有何重要意义?(2 分)(4) 依据上述材料,请谈谈为什么在 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中,中日双方认为彼此“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
18、关系”?(4 分)37. (10分)世界政治格局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和条件,以国际格局为视角,可以发现中国外交更为丰富的内涵,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极格局确立后,世界分裂为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从苏联方面看,南斯拉夫事件之后新中国只有作出公开的承诺,才能消除斯大林对中共所怀有的疑惑,才能得到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此外,中苏两国在具体问题上虽然有矛盾,但是苏联对中国革命基本上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中苏两国有着几千公里的共同边境,中苏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安全。刘德斌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20 世纪 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
19、本一直采取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在世界事务中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尼克松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使日本佐藤内阁十分被动成了“赶不上公共汽车的亚洲孤儿”。日本产经新闻撰文写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文章认为,这个新主角有可能由日本和联邦德国充当。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 我们对“冷战”后国际格局的探讨,“中心问题之一都是对冷战后美国世界地位做出基本分析”,“美国实力地位的变化,也是包括美国自己在内的各大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建立在 20世纪 90年代美国实力持续增长基础上的美国对外战略,一步步地走向单边主义,“这一时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国
20、家与其他国家力量的失衡状态”。王辑思主编高处不胜寒(1) 据材料一分析指出,面对两极格局,新中国当时是如何选择站位的?从材料这个可以看出中国作出这样选择的原因有哪些?(4 分)- 6 -(2) 据材料二指出,20 世纪 70年代国际格局出现了怎样新的情况?列出材料二中涉及的与中国相关的外交大事。(3 分)(3) 据材料三回答,“冷战”后美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这导致国际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面对国际格局的变化,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3 分)四、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 10分)38.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1) 1921年 7月,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此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什么成果?(3 分)(2)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势力,请举例说明。(2 分)(3)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什么?(4 分)(4) 综上所述,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有何认识?(1 分)